APP下载

简析青花釉里红装饰特点的演变

2022-02-13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釉里红学院派青花瓷

余 乐

把拙堂 江西景德镇 333000

一、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特点

元代青花釉里红以青花钴料和铜红料在素胎瓷器上描绘纹饰,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1]。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所以元代创烧初期瓷器工匠对颜色把控不好,要不就是铜红不显示,要不就是釉里红变成黑红色了,成品率很低,所以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红以点状装饰居多,大幅纹饰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很少见,有的多呈暗红色。到了元代晚期青花釉里红呈色稳定,逐渐出现青花釉里红大器物。

元朝时期,主要也是元朝统治者更喜欢白底兰花的纯青花瓷。因为元朝人可以将青花瓷销往至波斯、中东、西亚等大部分国家,可以赚取大量的外汇[2]。而且,这些国家在产品定制过程中,也大部分是定制纯青花瓷,极少定制青花釉里红,几乎可以说不定制青花釉里红。这就使得釉里红在元朝时期虽然已经创烧,但由于统治者的倾向爱好独钟于青花瓷,因此釉里红的烧制极其稀少,所以它的发展也较为缓慢,直至元朝晚期才开始有所增加。[3]

二、明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特点

明代早期的釉里红发色不甚鲜艳,多为红中偏灰黑的色调,釉里红泛黑灰色、红色,不匀。从洪武釉里红瓷器就能看出来多为红中偏灰色,跟元代时期青花釉里红没有太大区别。到了明代成化之后青花釉里红瓷器开始成熟。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寿石花卉纹大瓷》,该作品盘高10.1厘米,口径58.3厘米,足径35 厘米,厚唇折沿,圈足大而整齐,平削,砂底,有明显红色胎浆刷痕,釉里红泛黑灰色、红色,不匀;盘里部饰纹三重,中心以寿石、牡丹、山茶、菊花、茗茶各一枝构成主题纹样,意为长命富贵,盘边饰一圈卷草纹,盘中饰一圈由牡丹、山茶、菊花、茗茶组成的装饰纹样,花卉均留白边,有的花卉呈1.2.2形,此盘具备洪武瓷的典型风格。自明朝成化年间之后,釉里红的烧制逐渐成熟,颜色开始稳定,发色也较为鲜艳,红色宛如牛血般红,红中泛着少许的绿色。这也是釉里红烧制最佳的效果,因明朝至成化年间后,国力开始强盛,经济恢复发展,景德镇窑口开始恢复青花釉里红陶瓷生产,在大量的烧制中,创造出优秀的青花瓷釉里红。[3]

釉里红的红色也是受到封建明王朝时期人民的喜爱而盛行,因为明王朝时期,全国人民开始喜欢大红大绿的颜色,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年号就为洪武。洪武中的“洪”也就是“红”字的谐音,所以在明朝人们是较为喜欢红色。还有明王朝是以朱姓统治的天下,朱也就是红色,是明朝的喜庆色,所以就大量烧制釉里红,虽然早期釉里红较为黯淡,但随着明朝政局的稳定,经济经济的发展,陶瓷就有了稳定的生产环境,在不断试烧中逐渐成熟。[4]

三、清朝青花釉里红瓷器特点

清代早期青花釉里红瓷器中的釉里红发色稍微不足,到了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比如作品青花釉里红《松竹梅纹瓶》,高26.5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11厘米。瓶敛口,短颈,丰肩,腹下渐收,圈足外撇。足内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此瓷器器型秀美,以岁寒三友图为饰。画面以翠蓝色的青花绘梅树枝干、松针、竹及山石,以色彩略暗的釉里红描绘苍老的松干和傲寒的梅花,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图中以竹叶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岁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以诗寓画,画中藏诗,匠心独运[5]。还有作品“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釉里红《花卉纹杯托》,口径6.5厘米,底径8.5厘米,高6.8厘米,高足盘,中心凸起,托圈中间无底,口沿无敛,盘足沿稍外撇。口沿饰一周回纹,腹部微倒石榴纹,托圈绘数枝小花。圈足沿内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四、近当代青花釉里红的装饰特点

近当代青花釉里红的装饰特点则一改以往的图案式装饰,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近当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文化、艺术方面交流不断,这就为各国的艺术交流产生了互动[6]。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师生群体开始接触外来艺术的熏陶,开始运用新型的装饰方法在青花釉里红陶瓷中进行创作,以师生为群体的学院派迅速创作出风格鲜明的作品。第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艺术家开始来到景德镇进行创作,尤其是江浙、京津等地区的中国画家,他们来到景德镇后运用青花釉里红创作自己的作品,因为他们已经有相当成熟的中国画功底和书法功底,因此只要稍微掌握青花釉里红的料性,则可以开始在泥坯上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第三,则是近些年外国留学艺术家开始增加。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为例,他们在景德镇学习,经过学院派的学习和景德镇当地民间派的学习,再加上他们本国自己的艺术特点和作者本身自己的感受,多方面的结合,这就创造了与整个中国都大不相同的青花釉里红装饰作品。[7]

学院派艺术家在创作青花釉里红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学院派风格,融入了高校艺术的特点。外来艺术家,这是一支重要的变革力量,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带来众多不同的装饰风格,都能大胆地进行青花釉里红创作,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与学院派和景德镇本土派都有很大的区别。[8]

景德镇有着上千年的制瓷工艺传统和优秀的艺术精华积淀,更有延绵千年不绝的窑火和制瓷艺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陶瓷传人。近当代赋予古老的瓷都以新的生命。笔者的作品让我们体会到艺术家个人有意的追求与探索[9]。其中蕴含着一种人生追求的个人情愫。粗矿的过火薪柴形成的肌理与传统青花瓷片的对比,是现代造型语言与传统造型语言的对比,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西方不同语言的冲突[10]。实质上也是作者内心的思索与冲突的自然流露,一个没有生命的瓷瓶,经过作者巧妙的描绘,运用自己的所感所想,再结合吴昌硕花鸟画的表现手法进行装饰,让这个没有生命的瓷瓶,顿时产生了跳动的气息[11]。将传统的青花釉里红工艺和装饰特点打散重构,跟随异形的造型协调这些面貌全新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作品[12]。尝试着将现代陶艺的观念与中国陶艺传统结合,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最简洁的[13]。同时,它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14]

猜你喜欢

釉里红学院派青花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叶建新与釉里红
刘 威作品精选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纯净的青花瓷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