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022-02-13铎印

共产党员·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事好事办实事

铎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各地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困难和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有提升。但个别地方为民办事依然存在“搞表演”“走秀场”“装样子”“假把式”等现象,值得重视和警惕。

据媒体报道,某地开展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务活动,但由于方案设计不周全、流程把控不到位,导致一个社区一天要接待七八个单位的扎堆服务的情况,为让上级机关干部来到社区“有事做”,社区干部专门为每个单位量身策划活动,导致变相给基层增加了负担。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水电管网设施破损、健身娱乐设施不足等问题却乏人问津、久拖不决,这些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迟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推进“我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突出问题导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到群众家中走访调研、体察民情、多听民声,心系群众安危冷暖,把握群众所思所盼,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在啃“硬骨头”上下功夫,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还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切实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把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作为帮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着力点,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多做为民谋福利的“民心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压紧压实责任,明确问题认领机制、问题责任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对做样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要严肃问责,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提升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找准查实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瞄准“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把为民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实事好事办实事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党建业务相结合 为民服务办实事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办实事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做“好事”
当好参谋办实事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一九六二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