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青春引路人

2022-02-13厉飞

共产党员·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最美寝室辅导员

厉飞

由于刘巍在营口市的驻镇工作还未结束,只能约在周末进行采访。之前看过他的照片,印象是瘦高。采访结束后,感受更深的是“高”——境界高,这正是他能从全国众多高校辅导员中脱颖而出获评“最美”的重要底蕴。

“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学生有紧急情况,不论多晚,都可以打电话。”刘巍的这句话,饱含着对学生的爱意,而他的更多爱意,是用行动表达出来的。

使用“笨招”,住进寝室

帮学生戒网瘾

2005年,刘巍刚任辅导员不久,就遇到了难题。他发现一名学生上网成瘾,天天不上课,就想着去网吧打游戏,甚至产生了辍学念头。孩子家长尝试劝了几次未果,也不知所措,心灰意冷。

“我带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刘巍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想了几天,想出了一个现在看起来有些“笨”的主意:夹起铺盖卷,搬进学生寝室,和学生同吃同住,像带孩子一样把学生看得紧紧的。他会在查寝时关注是否有学生沉迷游戏,有时候还会去学校附近的网吧走一圈,而对这个有网瘾的孩子,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下班后,他会陪他一起上自习,有其他工作时,也会将他带在身边。一开始,学生也不适应,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但刘巍认准了要把这件事做好,继续用关爱感化着他。时间久了,这个学生理解了刘巍的良苦用心,戒掉了网瘾,学习成绩逐渐稳定,最终顺利毕业。离校时,他哭着对刘巍说:“是您,用如师如兄的陪伴和鼓励让我看到了希望。”

刘巍在学生寝室一住就是几年,直到成家。他看得这样紧,也曾经让一些学生不理解,但刘巍选择了坚持。他认为,学生不上网,用更多时间学习,对学风有好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那几年,考研率达到了40%以上。而一些学生在毕业后也发来短信,对他当时的严厉表示感谢,说理解了这种做法对他们成长的意义。

传承“师道”,让出婚房

做学生隔离病房

2009年,刘巍的一个举动激起了一些小波澜。因为这事,有人在背后说他是“傻子”,也有人背地里说他想“挣表现”。

原来,当年甲型流感疫情出现抬头迹象,为避免引起大范围交叉感染,出现发热症状的学生需要隔离治疗。偏巧,刘巍的一个青海籍学生出现了发热症状。得知这个情况后,刘巍便想让学生到自己家进行隔离观察。他带着试探的语气问爱人,为了学生隔离,他住办公室,她去亲戚家暂住一阵子可以不。他没期望立刻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但没想到爱人给了他一个惊喜,说既然家里有地方,就不要让学生在外隔离观察,既省钱又安全。就这样,刘巍的婚房先后伴随着七八名学生度过了温馨的隔离时光。

对于那些背后的议论,刘巍淡然地回应说:“我不傻,也不是想演给谁看,学生在外求学不易,我只是做了一个辅导员该做的事。我和我爱人都没觉得这个事情有多伟大,就感觉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当年的老师就是这么待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到老师家‘蹭饭。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师道的传承。”

寻找“答案”,踏上10万

公里家访路

多年来,刘巍坚持利用寒暑假期赴全国各地开展家访活动,云贵川、晋陕甘、辽吉黑……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家访是行走在路上的幸福!”对于13年时间里奔走10万公里,刘巍的自我评价是“幸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家访是“带着问题去,找到答案回”。在进课堂进寝室与学生交流时,刘巍发现有的孩子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厌学、社交能力差、抗压能力不强等。每个这样的学生就如同一把锁,需要找到对应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果在学校找不到,就需要去家访,通过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教育背景等信息,力求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10万公里的家访路,自然是留下了不少故事。2015年去贵州家访,临近春节买不到直接回沈阳的票,他只好搭乘一辆过路大巴。大年三十凌晨,当司机把他从睡梦中喊醒下车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在高速公路上,徒步走了一个小时才看见有人家。到家后,刘巍倒头就睡,醒来后已经是大年初二的上午。比起这次遭遇,2012年那次堪称惊险。去青藏高原家访时,他租用的车辆在途中刹车突然失灵,幸好前方有个缓冲坡,他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说起来,家访中遇到的困难虽然不少,但是,家访的收获带给刘巍更多的是幸福感。

有一次,他发现一名学生有轻生念头,但是交流几次,也没发现症结所在。他决定利用假期远赴边境乡村,利用家访亲身实地了解情况。果然不虚此行。原来,这个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带来的压力。经过制定合理方案,最终这个孩子不仅打消了不良念头,而且学业也大有长进。“要不是做家访,只是一味在学生身上分析问题,那就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刘巍的話语中,真能嗅到幸福感的味道。

刘巍提到,有些问题不是到学生家走一趟就一定能解决,但即使如此,家访还是有它的意义,因为有的学生不愿意透露的家庭隐私,通过家访能发现,而当学生发现老师不仅没说出去,反而对自己更好时,就会信任老师,这就为彻底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个学生自卑不自信,刘巍走访后才知道他是个孤儿,从小缺少家庭关爱。把这个信息埋在心底,刘巍通过带动学生做科研、参加竞赛等多种方式,用关爱慢慢打开了他封闭的心灵。最后,这名学生成为优秀毕业生。

只有深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想来,这正是刘巍16年来坚持关爱学生的原因。

刘巍曾获得“辽宁省人民好干部”“辽宁好人”等称号。对于在新起点上如何开展工作,刘巍说:“一个人走得快,但团队走得远。未来,我希望能带领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团队化道路,大家共同去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猜你喜欢

最美寝室辅导员
寝室闹鬼记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能把分内之事做好就是“最美”
从龙口到李沧:一座城市的“最美”标签
谈亚文:用镜头留住“最美”的瞬间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