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12史娜吕倩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期
关键词:瀑布趣味性动画

史娜 吕倩

如今,数字化、信息化已经融入各行各业,教育信息化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们利用教育云平台或数字化软件实现了线上教学,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听课学习,与教师交流互动,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因为疫情而延误,及时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线上教学极大地检验了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更从中深切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性、简洁性、直观性和形象性。

下面以小学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一下具体的应用体会。

一、动画演示性教学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不需要过多的理解性,初入校园的学生欠缺对学习的认知、理解能力,但他们具有最直观的感知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简单的动画片的原因。基于以上原因,授课中对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们常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展现知识点,让学生易于接受。

例如,讲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间”一课时,由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走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钟表指针、刻度画在黑板上,或者是拿一个实物钟表进行展示。这两种方式是最为简便而又原始的有效手段,但显得过于古板,因为它们都是静态式的教学,即使教师手动调控钟表,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演示情景的代入感。所以,在课程开始之前,事先做好关于钟表教学的PPT,并在教学中予以应用。播放PPT的过程可以慢一些,可以随时暂停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着秒针数数,同时注意分针的变化。每过几秒后暂停一下,提问:“过了多长时间?”当数到60秒后,让学生们观看分针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这样,学生就会知道秒针走60小格,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钟有60秒。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省时省力,还很直观,能以动态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最适合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但同时它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在数字加减法演示的时候,以往的教学中是不运用动画演示的。因为消耗过多的课堂时间,所以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把控课堂时间的能力。

再如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故事虽只有短短一百多字,但对八九岁的学生来说,理解其字面意思相对有一些难度,更别提成语背后的寓意了。想更快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派上了用场。设计教学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熟读《刻舟求剑》这篇课文,牢记内容,了解刻舟求剑的过程并提出为什么已经把记号刻在船上,在船靠岸后却不能把宝剑捞上来?

第二步,提前制作好动画或者视频短片,演示刻舟求剑的全部过程。教师在视频播放时随时暂停讲解,指出船在动,而剑落入水中后是静止不动的。甚至可以在屏幕上标记出落剑的位置,展示出船和落剑位置是有一定距离的,等船靠了岸,自然是捞不上来剑的,而这个人固执地认为在船上刻了记号就能捞起剑。这样形象的展示,学生瞬间就会明白刻舟求剑的意思了。

第三步,要让学生明白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在寓意和启示。“刻舟求剑”一词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是战国末期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这个故事是其中的一段,它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处理。它的寓意是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规,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目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相信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教学,学生会明白这则成语的真正含義。

二、情境代入式教学

教学情境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良好的听课情境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氛围的渲染,也是情感的表述。

例如,二年级《望庐山瀑布》一诗,讲述的是作者身在庐山,由远及近观看瀑布的变化,诗辞清新自然,浅显生动。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能不能在教室中布置场景,模拟演示,以信息化手段来完成教学呢?

根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诗意,由于瀑布飞泻,水汽蒸腾而上,阳光照射到香炉峰上,生起团团紫烟。从远处看瀑布像一条白练挂在悬崖上,其中这个“挂”字用得非常巧妙,变动为静,仿佛停止流动一般,瀑布从高处奔流而下,势不可挡,像是银河凌空而落。而后两句诗必然是作者在近处观察所得,因为只有在近处才能尽显瀑布大气磅礴,根据这些搜集到的资源制作了瀑布场景动画来展示。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背诵这首古诗;之后讲解这首诗的意思,提出问题:“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最后播放动画。动画场景真实,瀑布自上而下流动,紫气氤氲,配以瀑布流淌的声音。教师让每个学生联想自己站在庐山瀑布脚下感受这一盛景,看瀑布好似静止一样挂在崖壁上,由远及近感受瀑布越来越高大,声音也越来越响亮,走到近处向高处眺望,瀑布气势磅礴,让人感到震撼,惊为九天银河直落而下。

三、游戏趣味性教学

新事物、新技术的出现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但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机械性地重复一项工作,就可能会对这项工作失去兴趣。这些情况在学校也会发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能对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对很多老教师而言,随意拿出一篇文章,他们都能按照常规经验地进行全面的讲解,但课堂氛围往往会失去活力。

学生厌学也时有发生,学生厌学有多方面原因,但这里只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趣味性不够。因此,营造教学趣味性就成了教师必做的课业。那么,如何营造趣味性?运用信息技术就是很好的途径。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新的学习环境很陌生,有些学生不能很快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他们行为腼腆,不敢开口表达,导致焦虑,对学习不能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用信息化手段就是很好的办法。教师们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辟以游戏提升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1—5、6—10、11—20的数字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打地鼠游戏,教师手持鼠标,敲打一下,让学生跟着数数,以打到地鼠为准,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操作。这一过程看似是游戏,其实是在学习。它的操作简单,学生还很感兴趣,课堂中不时响起师生们的笑声,学生在愉快中就把知识点学到了。

教育从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一种适恰的方式,现今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并以开放的眼光,紧跟事物发展变化的步伐,与时俱进,千万不能“刻舟求剑”。

猜你喜欢

瀑布趣味性动画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一起看瀑布
以画之名
瀑布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趣味几何
动画迷,变身
瀑布
动画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