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德生:地理新发现
——新发现三座海拔八千米以上山峰

2022-02-12

冰川冻土 2022年6期
关键词:米德山峰高程

米德生(1938—2022),男,安徽定远人,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共甘肃省第五届委员会候补委员。1959 年5月毕业于原南京地质学校航测专业5606 班,同年分配到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员(正教授级)。在工作的40 多年中,参加多项重大科考和珠峰测绘工作,取得一系列可喜可歌的业绩。米德生先生三上珠峰,编制了1∶50 000 珠穆朗玛峰地区图(中英两种文版),此成果由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图名《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图》。米德生先生将此成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得到国内外专家高度赞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此外,他还绘制了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山—慕士塔格等一系列中国雪山地图,该图集荣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甘肃省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1 年,米德生先生绘制的《世界海拔八千米以上雪山地图集》中、英文版出版,历时33 年,新发现3 座海拔8 000 m 以上雪山,因此,世界海拔8 000 m 以上雪山数量更新为17 座。此时米先生已83 岁高龄,且身患顽疾。在地图集出版后,米先生完成了《发现三座海拔八千米以上山峰之回顾》一文,这篇文章保留着原始测图的过程。由于现代出版技术的发展,米先生手稿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出版了。米先生邀请上官冬辉研究员,对手稿进行修改。为保证手稿内容原貌,上官冬辉研究员仅对手稿格式和结构进行了完善和修改。万分遗憾的是,米先生于2022年2月10日凌晨仙逝。

《冰川冻土》收到米先生的稿件后,立即组织行业内知名外审专家审稿,并提出系列修改意见。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米先生已为耄耋之年,且此文为回顾性文章,他人代笔修改将难以准确表述作者原意,《冰川冻土》组织召开编委会主任会议,最终决定采用米先生遗作原文,外审意见附于文后,以供读者参阅。

《冰川冻土》编辑部作此简介向米德生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外审意见1:

从技术角度存在以下几处疑问:1、没有定义坐标和投影系统,特别是测量基线达50 km的情况下。也没有定义高程系统,上次国家测绘局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是建立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于2015 年提出的全球高程基准上的,而我国目前很多测绘成果是建立在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上的,论文中提及的几个二级国家测绘控制点,高程基准很可能是后者;2、在高程基准上,建议增加局地重力异常值的说明,特别是所测山峰高程超过8 000 m仅~10 m的背景下,可能更要申明重力异常值;3、建议公式参数添加或说明单位,例如球气改正公式,一般定义为f=(1-0.14)×D2/(2R),其中f为mm,测量距离D和地球半径R单位均为km,论文直接定义成f=D2×659×10-10,距离D的单位应该是m。天文测量部分,得查询下资料。至于三座山峰的官方认定,问了下搞测绘的几个同事,他们说没有听说过政府方面的认定,可能不同协会有认定,这个可能还需做更多查询。

外审意见2:

米德生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南京地质学校航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高山测绘工作,从早期的冰川测量,到后来的八千米以上高山的制图,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冰冻圈科学事业。这篇文章从1964 年的野外测量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58年,足以看出米教授的严谨工作态度。

这篇文章介绍了在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脉发现三座八千米高峰的过程,从在1964年在希夏邦马峰的大地测量,到后来的制作八千米山峰地图集,不断深入完善、核对和核算相关测量数据,终于在最后确定了新的三座八千米的新独立山峰,使得世界上的八千米山峰从14座增加到17座,丰富了世界八千米以上山峰的知识宝库。

其实从这三个山峰发现过程可以看到,早期的测量工作是以大地和天文等测量为主要野外作业,但这对高山区的测量有很大的限制,测量工作包括山峰高程测定及控制测量,天文测量和地形测量三个部分,使用的仪器有WildT3,T2 经纬仪及101 平板仪等。但测绘工作对平差要求非常严格,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就对野外作业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作为专业测绘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误差,保证测量精度。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工作都在高海拔的冰雪区域,米德生教授以不怕苦、不怕累的野外作业的态度,克服高山缺氧和冰雪危险环境,保持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终于完成了野外和内业任务。

随着社会进步,到后期航测技术的发展,在高山区可以进行航测测图,整个测量和制图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比例尺制图范围扩大,为进一步追寻高山山峰提供了有利基础条件。所以,在调研了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已知测量山脉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科研工作,进一步发现了两个八千米山峰。

论文根据作者几十年的测绘实践,从测绘专业方面论述了新的三个八千米山峰的发现,这些数据资料有非常高的测绘和地理价值。目前,已经很少有去野外进行实地测量的工作,米德生教授的工作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虽然目前的这些数据资料和科学发现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另外对于八千米山峰的发现需要权威部门的认可和发布,但本文的整个科学发现过程和精度是经得起历史和科学考验的。希望在未来,该成果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使得米教授新发现的山峰成为真正的地理大发现。

猜你喜欢

米德山峰高程
刀削山峰危石立 谁栽松树直亦奇
其米德策耶:《论语》属于全世界
8848.86m珠峰新高程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基于二次曲面函数的高程拟合研究
拥抱
SDCORS高程代替等级水准测量的研究
回归支持向量机在区域高程异常拟合中的应用
《安宁史》和《伊米德史》比勘
察合台维文文献《伊米德史》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