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12李杰祝丽玲周健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1期
关键词: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

李杰 祝丽玲 周健

摘    要:为提升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力,文章借助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有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条件,探索了适用于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多层次且相对系统的科研训练培养体系。实践结果表明:在该模式培养下,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在本科阶段所获科研成果总数较对照组有较大提高,该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预防医学;科研创新力;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3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提高人才创新力是新时代本科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这对高校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探索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以科研为导向,借助科研活动引导教学,多方面拓展新时代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是提升其创新意识及创新力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国内各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所显现的问题也相对明显。例如,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门槛要求设立较高、科研训练环节相互孤立、未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模式、系统性和完整性欠佳、科研训练平台相对单一、大部分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学生的训练要求等。以上问题均不利于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力的培养。因此,搭建丰富的科研训练平台,完善实践体系,是全面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力的必要环节。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使得公共卫生领域又一次进入到全球视野,也为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反思和契机。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专业,预防医学人才是当前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主要力量,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实践性的预防医学人才是当下预防医学本科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据此,文章以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详细探究了科研创新力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四阶段培养体系”并对成果进行了阐述。

一、“四阶段培养体系”的构建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以塑造学生基本科研思维为目标,以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遵循学生基本认知规律,將本科生科研创新力分为四个培养阶段,分别为基本科研能力训练、社会实践能力拓展、科研综合素质提升和开拓创新力应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科研能力训练

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探索精神,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考核和公共卫生实践技能训练。第一,为了强化本科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使其初步掌握实验安全技能,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大一春季学期举行实验室安全知识考核,最终成绩在90分以上(总分100分)的学生方可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可以参与科研实验。第二,在学生尚未接触科研之前,由专业的实验教师组成导师团队对本科生基本科研技能进行培训,除训练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外,导师还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造相对真实的公共卫生实践环境,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条件下公共卫生技能应用过程。其中开放性实验室所承担的实践培训项目创新点高、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起到了科研思维启蒙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能力拓展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如科研调查,每个学生会在导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进入各实践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研调查方案,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分工协作,定期撰写实习报告。此外,还可以以国内发生的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为契机,组织学生参与事件防控过程。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动员学生以志愿者身份进入医院和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利用所学、所识为新冠疫情的防控贡献力量。社会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科研综合素质提升

鼓励学生在大三至大四阶段进驻实验室,真正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强化其科研兴趣,培养科研逻辑思维,锻炼科研创新力。一方面,学生可自主联系导师,进入其课题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参与部分实验环节、整理实验数据、撰写报告。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以项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身份,结合自己所学以及兴趣方向进行自主选题。在撰写项目书到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极大提升。

(四)开拓创新力应用

在前期各项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科研素质也得到了提升。大四至大五阶段主要通过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实践平台,锻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着眼现今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的任务,挖掘思维创新点,开拓视野,提出有效方案解决现实问题。主要包括毕业实习、竞赛参与及毕业论文设计。首先,结合本科生个人意愿和兴趣将其分配到不同的相关专业实习地点,由专门的带教导师进行指导。为保证实习质量,该环节结束后教师会通过各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表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认定。其次,积极动员学生参加国内公共卫生领域举办的各类大赛,例如,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营养餐网络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其创新意识。最后,认真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包括师生互选、开题、中期、结题、论文评阅和答辩等。该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在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主拟定研究方向,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会对选题合理性、课题进展、完成效果以及论文质量等进行整体把控,确保高质量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育的关键部分,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力的最佳时机。

二、“四阶段培养体系”的实施效果

文章以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72人)为主要试验对象,自大一起即按照“四阶段培养体系”相应环节进行培训,将2015级预防医学本科生(59人)选定为对照组。以两个不同年级预防医学学生本科阶段所获科研成果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具体结果如下。

2015级预防医学本科生5年学习期间获批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获批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含国家级1项,省级2项。此外,与2015级相比,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还积极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拓展其科研视野,如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和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除此之外,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中有2名本科生以共同发明人身份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9名本科生在国内各项竞赛中表现出色,屡获佳绩。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均远高于2015级。

连贯系统的科研训练有效激发了201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性,而新路径中涵盖的多种科研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和自由,让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实验室作业,而是放眼于更多的科研实践活动中。科研成果除常规的发表论文外,获批专利及竞赛获奖的学生比例也有较大提高。总之,整个培养阶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技能,也让其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了创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时有发生,社会对预防医学人才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探索预防医学人才科研创新力培养体系,优化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成为当前预防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任务。文章结合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际情况所构建的以学生认知规律和需求为根本、以科研訓练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手段的预防医学人才“四阶段培养体系”,能够将学生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训练贯穿于本科生教育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的常态机制,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拥有一定的科研创新力,进一步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进而推进医学科学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比翼双飞”。

参考文献:

[1]张慧,周玲,赵壮红,等.本科生科研训练制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1.

[2]邴浩.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4(5).

[3]熊飞,刘红艳,王安,等.科研导向式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7,(11):155.

[4]李跃平,夏盈盈,杨素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视野下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11.

■ 编辑∕陈晶

收稿日期:2021-02-03                                                          修回日期:2021-03-15

作者简介:李杰(198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公共卫生实验室管理。

基金项目: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环境健康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融合与思考”(SZZX2020-12);2020年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研导向式—预防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2020JY2-50);2020年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应对与课程思政研究”(2020JY1-30);2019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健康中国战略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SJGY20190656)

猜你喜欢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MOOC优质教学资源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