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为例

2022-02-11

广东蚕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旅游生态

黄 文

“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为例

黄 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山东济南 250100)

多年来,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传承“房干房干贵在实干,艰苦奋斗大干大变”的房干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房干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房干村还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探讨“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分析房干村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对房干村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案。

“两山”理论;乡村振兴;房干村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两山”理论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这一科学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恪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还有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房干村传承“房干房干贵在实干,艰苦奋斗大干大变”的房干精神,从“进村无路、山上无树、沟里无水、家里无粮、住的无房”贫困落后村变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并依托房干旅游景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康养基地,开展生态农业采摘、研学旅游、红色旅游,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房干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2021年,房干村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房干村还要继续依托自身优势,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

1 “两山”理论的深刻内涵

“两山”理论是以中国实践为依据,以尊重人民群众伟大创造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指导的思维创新与理论创新。“两山”理论蕴含的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等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

1.1 绿水青山是重要的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在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中,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奠定自然基础。“两山”理论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经济系统中,把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本看成经济增长的内生资源和重要因素,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高质量生态系统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因此,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产力[2]。

1.2 绿水青山蕴含无穷的价值

绿水青山带来的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还有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绿水青山”所代表的结构和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提供有形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生态产品,还能提供无形的生态服务,主要体现为生产性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这些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生态服务蕴含着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要探索这些价值的路实现径,让更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3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包括基本的生存需要,也包括较高层次的安全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人们越来越追求美好的自然家园、社会家园与精神家园。绿水青山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可以满足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高层次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2 房干村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房干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享有“中华生态第一村”的美誉。房干生态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区。房干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被国际环保专家称为“绿色天堂”“山区明珠”。2020年12月,济南市莱芜区房干村获得山东省第一批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2021年,房干村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1 区位优势

房干村地处“五岳之首”的泰山东麓,南部紧邻华山村,东临老虎岭、黑山,西靠官正村,北接富家庄村、安子湾村。

房干村通过进村道路与外界连通,宽度为15 m,路面沥青材质。通过省道244,向北至胡家庄村,向南至大王庄镇。沿省道327向东雪野收费站济青高速出入口约7.5 km,向北至济南市,向南至青岛市,交通便利。通过省道327、省道242向东与莱芜区雪野街道相连,直线距离莱芜区雪野街道约11.2 km,通过省道242,向北至章丘区,向南至莱芜区。

2.2 生态资源优势

房干村生态资源丰富。房干村村域总面积370.65 hm2,非建设用地326.99 hm2,其中,水域10.6 hm2,农林用地316.39 hm2。

村域内建有水库、水坝45座,总蓄水量460万m3,水量充沛,山上有山泉水,水质较好,水量充沛。境内年均光照时数为2 629.2 h,光照率59%,年平均气温为11 ℃~13 ℃,年均降水量731.2 mm,多集中在6月至8月。

房干村地处鲁中山区,区内为火山岩山地,基岩以麻岩、花岗岩类为主,成土母质疏松,土壤为山地棕壤。周边山地起伏,境域内地势呈高低起伏状。植被种类丰富,乔木树种有侧柏、松树、刺槐、杨树、柳树、法桐、栎类等。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

房干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区主要有九龙大峡谷、金泰山、石云山、天门峡、桃花源、万寿崖、日观峰、梦幻情人谷、农业观光园等。

3 房干村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3.1 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1)实施美丽乡村绿化工程,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房干村应抓好重要河道两岸绿化,充分挖掘村庄、庭院等绿化潜力。完善村庄主大街与健身活动广场、宅前空地的景观空间绿化工作,栽植农民习惯种植的乔灌木类,保持生态多样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搭配种植。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推进美丽乡村绿化工程。

(2)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

加强村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农村饮水工程质量,对生活饮用水水井建设进行严格监管,安装护栏,增设指示牌,完善给水系统,加大供水管网管径,保证供水安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规划排水管网和雨水边沟,修葺和新建雨水排水管网,采用雨污分流制,局部实施污水管线铺设。

(3)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巩固土壤污染防治基础。

进一步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切实加大污染源头管控力度。加强未利用地的保护与监管。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防止土壤污染。

(4)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全面改善生活环境。

进一步强化房干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确保村庄周边环境美丽整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3.2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1)优化村庄产业布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第一产业,展现本地产业特色。依托原有生姜种植基础,引进科学种植技术,打造片区化生姜种植基地。发挥合作社优势,打通产销通道。实施果树改造项目,引进山地适合种植的果树品种,如苹果果林、山楂果林等,丰富植被类型,开展林下种植业,并逐步扩大规模,解决单一果林带来的淡旺季问题,进一步促进村庄产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升级第二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依托山东房干帅旗集团有限公司对生姜及其他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研发极具地方特色的姜酒等品牌,提升村庄品牌影响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宣传,疏通市场渠道,最终形成品牌特色。依托房干村一、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山村风貌及自然景观为依托,改善村庄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塑造文化形象,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开发房干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结合娱乐、休闲体验项目,举办各类节事活动,还可引导游客参观体验果脯加工流程,进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升级与发展[3]。

(2)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构建现代化旅游产业。

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完成门票系统升级换代,景点、公共场所等推进免费WiFi、通信信号,实现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引进手机电子支付、二维码商品物流追踪与管理、畅游“无线”服务等,搭建云数据管理平台,提升核心景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旅游区内标识系统、视野控制、重要景观节点、绿化美化等方面的标准。与旅行社、专业设计团队合作,设计多种特色旅游线路,推出针对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创建连接村内各景区、景点的慢行交通系统,打造“快慢皆宜,亦步亦景”的交通网络,慢行系统与村内交通高效互联,自由切换。在主干道上树立景区风景照和指示牌,为游客提供目标、距离、方向等智慧化交通信息。在原有路基的基础上新建、扩建主干线道路。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布置宅间路,街道环境较好处路面以水泥硬化为主,乡村风貌浓厚处以铺设青石板等石材碎拼路面为主。确保通往景区的路线宽阔通畅,形成景乡相连、畅通高效、安全便捷的旅游风景道。

(3)打造房干康养胜地,延伸旅游产业链。

加快推进房干康养旅游胜地建设,让绿色“本金”不断释放生态“红利”,换来民生福祉。依托房干生态旅游区,挖掘山水人文资源,协调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以健康养生、智慧医疗、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森林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

丰富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工业、农业、生态、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产业相融合,加强旅游服务和产品创新,延伸旅游产业链。

3.3 打造“两山”文化品牌,丰富乡村绿色文化

(1)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传承红色基因。

深入挖掘房干村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深化房干精神内涵研究,发掘红色资源,将房干精神传承下去。以房干精神展馆为依托,加强革命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与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深度融合,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传播房干村的革命文化,逐步完善红色文化要素,加快红色旅游配套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打造高水准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弘扬和活化利用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特色文化等,针对现代年轻人的文化消费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房干别具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在年轻群体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2)推进“出彩人家”创建,擦亮生态发展新名片。

持续推进“出彩人家”创建,协同促进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巩固创建成果,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实践。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注重个人卫生,净化居室庭院以“庭院美”促“家乡美”。为村民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帮助村民链接资源,宣传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家政服务技巧、电商微商知识,提升村民增收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3)打造房干旅游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探索新时代旅游发展新路径,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具有房干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俗活动和精品农业体验活动,以旅游产品为载体,实现文化传承,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4]。

3.4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探索长效保障机制

(1)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探索多样化模式和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提高,要更多依托于房干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引进专业设计和运营团队,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为原则,依托房干村的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对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业运营方式和路径,进行合理规划。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同时,要保障参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的村民利益,鼓励农民入股分红。

(2)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保障能力建设。

全面实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维护河库健康生命,保障河库功能得以永续利用。

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使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探索建立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将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与村规民约深度融合,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3.5 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

(1)推进农村党建数字化。

着力推动房干村党建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升级,持续加大房干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党建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推动村级党务、宣传等工作的系统整合,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推进农村党建数字化。

(2)村务管理智慧化。

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创新村民自治形式,借助“互联网+村务”“三化体系”日常监管系统,实现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持续提高基层自治能力。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力度,加快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有序推进。

(3)搭建“两山”转化数字平台,创新“两山”转化模式。

引进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合力开发资源,为构建“两山”转化新格局搭建平台。探索“互联网+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发展路径,畅通山货出山、网货下山双向通道。加强与京东、淘宝、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合作,加快农产品深度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发展步伐。顺应社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激活消费,借助互联网将优质农产品输送给消费者,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其科技优势,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和科研基地,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创新“两山”转化模式[5]。

4 结语

“两山”理论指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不悖的新路径。房干村要立足于济南市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这一大背景,继续依托自身优势,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打造“两山”文化品牌,丰富乡村绿色文化,以“两山”理论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李一.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价值意蕴和实践指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73-80.

[3]高宏存,陈小娟.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新机遇[J].政策瞭望,2018(10):50-51.

[4]本报评论员.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N].人民日报,2020-04-26(1).

[5]罗小燕,曾新华.“两山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导向[J].中国集体经济,2022(12):54-57.

F323

A

2095-1205(2022)12-135-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12.40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2022年度校级计划项目“‘两山’理论视角下济南市推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黄文(1985-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旅游生态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绿水青山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