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演进与优化
——以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为例

2022-02-11陈汉能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湛江核心区海峡两岸

武 枫,陈汉能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2021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通过审议开始实施,其中明确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加强合作。此外,2021 年3 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台湾同胞和台资企业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在此基础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制定推进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粤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措施,在农地经营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涉台资金补助和两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给予重大支持。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对台合作窗口,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在经历10 多年的规划发展之后,已初具规模,且已呈现辐射带动作用,但也要与时俱进。本研究意图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宏观政策指引,掌握全国各试验区的设立及其演进,通过深入分析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的建设、发展及其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推动其优化发展。

1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及其演进

1997 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与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先后联合批准9 个省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表1)[1],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通过考察全国9 个试验区的发展情况,发现这些试验区都是在国家发展战略支持下,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特色和发展优势,融入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水平,呈现两岸农业合作新的发展模式[2]。

通过考察表1 所列的9 个合作试验区可以得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从1997 年发展至今,各试验区都从自身特色和优势开展探索,并朝着如下2个方向演进。一是园区建设和发展从模仿到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园区向纵深开拓。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和发展都是通过农产品加工技术、花卉、蔬菜、水果、渔业、物流等单个或者几个方面与台湾地区进行联接,通过多年探索发展以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可以将上述所有方面都涵盖在内,进行立体综合式运营。二是从单一发展向三产融合的演进方式逐渐优化试验区发展成效[3]。试验区的起步阶段基本都是探索与当地农业产业、农业发展特性相符合的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要经营方式,通过后续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休闲农业等技术和理念的发展,这些试验区都开展了一系列一二三产业都涉及的产业融合发展活动,将台湾的优秀种质资源、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成熟的农业生态旅游融入试验区,开始三产融合的农业发展路径探索[4]。

表1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汇总

2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建设、发展及问题

2.1 北核心区建设及发展特点

2.1.1 规划建设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有关精神,依据《广东省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建设方案》而设立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是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北核心区,它于2008 年开始筹划施工建设,目前首期约200 hm2试验区硬底化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成。试验区整体规划主要为“七大区域,一市场,两中心”,规划建设内容为盆栽花卉区、绿化苗木区、花鸟虫鱼根雕观赏区、名优花卉展销区、花卉物流及资材区、观光休闲游览区和配套服务区七大区域;一市场为花卉拍卖市场;两中心为花卉创新中心、花卉展览中心。以上诸多项目大部分已完成开发,并投入运营。

关于试验区的具体设施建设,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有花卉交易中心约15 000 m2,资材交易区约4 000 m2,富贵竹加工出口基地4.67 万m2,幌伞枫(幸福树)加工区33.4 万m2,精品盆栽种植区达4 万m2,绿化苗木假植、展示区达110 hm2,休闲观光区约40 hm2。拥有现代化智能科普温室3 600 m2,钢结构大棚达7 000 m2,薄膜温室达5 万m2,停车场近20 万 m2。

2.1.2 发展特点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依托良好的土地资源和光热条件,成功引进台湾巨扬园艺、台湾大玮园艺、台湾金都农业、湛江恒达园林研发有限公司、天运园艺、巧手园艺等150余家生产主体,同时还有花卉资材生产及物流运输企业作为配套,形成了从生产、加工、销售、种苗、资材、包装物流、进出口、电商服务等全配套产业链。目前,试验区内主要供应热带水果种苗、盆栽绿植和观赏苗木,品种涉及黄金百香果、新密雪芒果、菠萝释迦、嘉宝果、富贵竹、发财树、蝴蝶兰、君子兰、红掌、年桔、幌伞枫、散尾葵、大叶紫薇、小叶紫薇、东澳棕和花盖木等。

近年来,试验区结合台湾地区先进的种质资源和技术,现已建成“大世茂(台湾)水果种苗展销中心”“湛江花卉交易中心”“花卉展销中心”等,形成了粤西最大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和贸易集散中心,辐射带动周边花卉经济总量10 亿元,促进带动就业达3 万人。试验区结合台湾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成熟的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建成了“稻草人开心农场”“品胜天鹅湖”“丛林越野基地”“雏鹰基地”等10 余个休闲旅游项目(图1),累计接待游客130 万人次,已经形成集农耕教育、生态保育、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花卉园,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

图1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

2.2 北核心区发展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2.2.1 试验区统筹发展及协调不到位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为入驻生产主体提供了经营所必须的设施,但这是试验区为入驻企业提供的基本条件,考虑到试验区由众多生产主体组成,要给予适当的生产建设自由,但在试验区的调研中发现有部分生产主体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随意搭建各种建筑,建筑用材混乱不一,建筑造型也不尽相同,这些建筑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试验区整体形象建设,降低了整体的观赏性。在试验区类似于随意搭建房屋的现象还有生产主体的绿化、花卉文化建设等,这些情况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园区的整体管理都有阻碍作用。

2.2.2 试验区规划建设及配套不完善 通过了解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建设内容,可知其总体发展稍显缓慢,试验区整体的土地规划没有落地,试验区的总体面积没有达到规划目标,原规划建设总面积440 hm2,后扩大到666 hm2,而现有实际面积仅约200 hm2。此外,还有一些规划没有建设到位,如花卉拍卖市场、花卉创新中心等;休闲项目具体的配套设施没有补充完善,如游客的住宿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饮食方面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小、游玩项目多集中在户外、应对炎热夏季的室内项目较少、承接各种会议的场地建设也不到位等、园区的绿化和人文景观建设也较少,这些都会降低游客的体验感。

2.2.3 试验区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在调研试验区内相关生产主体中了解到花卉生产者都希望试验区能够进行有效且持续的公司及产品宣传活动。目前整个区域花卉公司的产品宣传力度相对不大,通过网络查找试验区获得的信息很少,如试验区内企业、主要的产品展示、休闲攻略等很少,也没有及时更新。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对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进行了很大的革新,水果苗木、花卉行业的市场价格和供求变化很快,但是园区对外界市场的供需等相关信息汇总较少,对产品的销售、运输造成一定困扰,如果不能及时与互联网进行密切连接,就会严重阻碍试验区内产品销售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甚至拖累试验区整体的规划与发展。

2.2.4 试验区发展资助得不到有效保障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主要以水果苗木和花卉等为发展核心。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2018—2020 年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没有将花卉作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对象,在《2021—2023年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险种(不含森林险)与养殖业险种实施方案》中,花卉苗木被列入保险对象,其具体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考究。在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帮扶上,政府从2018 年开始进行,其在湛江市农业农村局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中的比重变化较大且呈下降趋势。此外,试验区的生产主体对政府扶持资金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政府的扶持资金,部分企业并不能及时了解并提出申请,导致一些企业对政府的帮扶资金造成一定的误解。另一方面,政府的扶持资金申请报备资料多且繁杂,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众多的报备及审查。

2.2.5 试验区协同创新项目发展不充分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经过多年发展,对水果花卉等产品的新品种培育和研发依赖进口,其研发及创新能力较低,没有自己的科创平台,也没有规范的人才引进和花卉品种改良与培育,只在生产种植上进行一定的指导。此外,虽然部分生产主体与高校有交流合作,且亟需科研单位给予研发方面的帮助,但是通过实践合作发现共同研发新产品还有难度,主要体现在平台搭建困难、资金供给不足、研发效益低下等方面。总体来说,水果、花卉等苗木种质资源的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上技术人才的缺乏,创新的整体规划比较复杂,还要考虑到产品的研发成本和未来的市场前景等,这些都会降低区域内相关生产主体的发展进程。

3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优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2020 年,中国大陆的经济逆势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期,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打下坚实基础。根据全国和湛江市“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指引,结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广东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制定的支持台湾同胞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措施,总结出试验区未来发展4 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二是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三是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军事主题公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四是凭借政策帮扶,结合政府关于支持台资台企发展农业产业园的政策,以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发展目标,为试验区的持续高效发展增添助力。

3.1 在强化引导和组织中完善试验区统筹力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要强化对自身研发、生产、销售、运输、平台构建、休闲产业发展等项目的统筹管理。具体来说,试验区绿化建设统筹包含了试验区各生产主体的生产用房建设及各自生产区域的美观绿化建设。试验区要结合花卉产业的特殊性,尽快设计出协调、统一的建筑风格,包括厂房、办公场所、休闲旅游区用房等。对于试验区内各花卉生产主体区域内的美化,也要维护整个试验区一体化运营的发展基调。试验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整体,鉴于现有农业休闲旅游点是在试验区的指导下由个人进行开发建设运营的,所以更应该提高统筹能力,打造统一的花卉旅游文化,合理规划这些休闲旅游景点的发展。

3.2 在完善规划和服务中巩固试验区持久力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要加快二期土地的开发,继续推进花卉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各项市场功能及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具体来说,在硬件建设方面,试验区原规划建设的二期约200 hm2建设用地要尽快和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落到实处。规划的拍卖市场也要配合信息中心开始建设。花卉创新中心作为试验区长远发展的主要动能,要重点培育。在试验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中,可借鉴中国台湾精致农业发展道路,明确目前休闲旅游场所缺少的内容,完善各类饮食和住宿的提供,同时增加室内的娱乐活动,满足游客多方位的休闲旅游体验。为长远发展考虑,试验区对承接各类大型会议的设施建设也要提上日程,建设能够承办各种会议活动的多功能厅等配套设施。

3.3 在建设数字化信息平台中提高试验区影响力

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构建涵盖生产主体的交易供需信息、物流运输网、资材供应信息、批发和零售信息、政府政策调控及技术指导信息、行业协会的联络网、产品销售检疫信息等全产业数据库,建立网上花市,提供竞拍、预约下单等智能化服务。此外,试验区可以适当将花卉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宣传活动。一方面,开展花卉摄影大赛、举办花卉文化展览等,持续完善试验区之前的花海项目,将其打造成为类似洛阳牡丹的知名花卉观赏地。另一方面,试验区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之作,设计出试验区内的花卉风情旅游路线,提供完善的旅游攻略,让游客看到介绍就有去的欲望,还不被旅行的各种前期攻略所劳累。

3.4 在提高资金支持及落地中增强试验区爆发力

水果、花卉等苗木产业作为绿色经济,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政府需要大力支持。试验区要良性发展,需要财政资金保障和各项举措完美落地。在《2021—2023 年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种植业险种(不含森林险)与养殖业险种实施方案》中将花卉苗木列入省级财政补贴型种植险的保护对象之一,增加了对花卉苗木种植的保护,但花卉行业的发展缺少资金是一个普遍问题,需要政府加大财政、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保证花卉产业基建的资金支持,还有花卉研发等科研资金和花卉产品运费补贴的资金支持。此外,还要加强各项措施落地监督,确保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在相关理赔政策实施时,要注意理赔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与农户对接理赔时,要提高“人民公仆”的觉悟,耐心处理理赔,将政府政策贯彻到底。

3.5 在优化产学研结合效率中推进试验区创新力

创新涉及产品研发、种植保护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创新,这些也是现在试验区需要突破的方向。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可以通过民间渠道设立海峡两岸新产品展销交流会[5]。另一方面,要将试验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共同研发相关的花卉产品。同时邀请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及科研工作,让生产主体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人才,让相关专业的学生深入了解到生产主体的状况,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4 小结

自1997 年开始建设发展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对于两岸在农业方面开展优势互补合作有很大帮助,本研究对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北核心区的探索研究,深层次剖析了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在试验区的统筹力、持久力、影响力、爆发力、创新力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对各试验区的高质量发展和湛江市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此外,本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过访谈调研对试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对于数理方面的分析仍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湛江核心区海峡两岸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海峡两岸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