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增强游客国家认同策略研究

2022-02-10张舒宜杨军辉

旅游纵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区革命

张舒宜 杨军辉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710128)

引言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旅游者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内涵是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的国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多次提到“传承红色基因”“振兴革命老区”等内容,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国各地都大力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全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实现了10倍增长[1]。目前,红色旅游急需加快推动融合发展,提升其在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本文研究红色旅游增强游客国家认同的策略,对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发挥其国家认同价值有实践意义。

一、红色旅游与国家认同

(一)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和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的性质,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旅游方式,其具有深远的政治、文化、社会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举措,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追忆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红色景区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加强旅游者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增强现代人对革命精神的学习,对培育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具有推动意义。

(二)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自己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在政治、文化、族群、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评价。本尼迪克特·德森站在主权国家民族意识归属感的角度研究了其对国家认同的程度[2]。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有学者从归属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分析,认为国家认同是“民族中的个体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3],强调人们对于国家本身及其影响物的情感态度[4],认同主体的爱国情感也体现了对其他国家的排他性[5]。姚文帅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人民对国家历史文化共同体的认同和对本国制度功能的认可,主要有文化和政治两个方面[6]。受到集体历史记忆和现代旅游情境的影响,游客会重新对历史的看法进行建构,产生新的民族认知感和国家认同情感。红色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既回溯了过去,又面对现在,并指向未来,持续提高国际认同程度。

(三)红色旅游与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

学者金鹏以敬畏情感为研究的中介变量,使用情绪扩散理论研究红色旅游中的国家认同感,研究表明红色旅游情境下敬畏情感的表现对旅游者产生的国家认同有显著的积极影响[7];刘欢从红色旅游的外体验和内体验角度分析游客对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情感,指出红色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对游客现实的生活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8]。左冰以井冈山为案例,通过对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及国家认同的关系分析,表明红色旅游能够积极地影响游客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情感[9]。红色旅游通过构建红色文化环境为游客营造强烈的家国情怀体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政治热情,进而影响游客对国家的认同。

研究红色旅游对游客国家认同的影响,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发挥红色旅游的思想教育功能。让游客在旅游中激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加深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的 认同。

二、红色旅游特有的价值

(一)红色旅游的主题性

红色旅游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旅游形式,具有体验性、教育性、纪念性的旅游特征。游客通过学习红色革命历史,感悟红色人物品质,获得深厚的文化感知,从而提升自身对革命精神的敬畏之情。游客选择不同红色目的地及游览方式,深入了解红色遗址、红色故事和红色人物,在休闲放松时感知红色文化,加深红色印象。

(二)红色旅游的教育性

红色旅游的核心是红色文化,我国提出文化自信政策,需要大力弘扬优秀红色文化,从而助推红色旅游的传承和发展。红色旅游景区基本是在革命旧址、纪念物、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的同时创设了教育性的游览氛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红色遗迹。部分红色旅游景区还增加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元素建设智慧景区,推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游客通过穿越的方式回到革命发生的时空,近距离触摸和感受革命故事,能够感同身受,体验曾经的红色历史,潜移默化地获得教育性的红色文化感知。导游在旅游和红色景区之间担任着文化传播的中介作用,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品牌建设起着重要的 影响。

(三)红色旅游的经济性

红色旅游区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不方便,当地经济发展缓慢。红色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振兴乡村的需要,带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农业、生活方式、红色文创产品相互融合,为游客带来更有意义的旅游体验。游客在红色文化的感知和革命精神的感染下,能够产生对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消费动机,实现红色精神财富向社会财富的转化。

三、红色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旅游企业对红色旅游不够重视

通过对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互联网平台的旅游应用软件(Application,App)进行搜索发现,主推红色旅游线路的内容较少,热榜前五位并没有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由于红色旅游受众人群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目前将红色旅游线路作为主打产品的旅游企业较少。旅游企业仅为满足部分党建单位、学生群体对红色旅游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以传统的革命老区为主的红色旅游线路受到关注的游客群体较少,能够创造的附加利益较少,旅游公司对于这类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的开发并不重视。部分导游缺乏对红色历史脉络的宏观构架,对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革命遗址的阐释力度不足,难以向游客真切地表达抵抗侵略、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二)红色景区的创新发展意识不强

红色景区主要以陈列革命时期的纪念物为主,通过解说历史发生的脉络和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游客怀着敬仰的情绪参观游览,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不易和对革命精神的崇敬。但红色景区受政策的影响,多采用陈旧的保守展览,而且年轻群体多受刻板印象的影响,使部分游客对红色旅游感觉乏味、无聊。年轻一代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仅通过参观和讲解,难以对革命往事感同身受。现阶段,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急需突破传统的限制,游客反映参观红色旅游景区没有太多期待、没兴趣,走马观花的较多。这些都使得游客难以产生深刻的国家认同感。

(三)红色旅游游客人群较为固定

红色旅游一直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限制了其活力和休闲性。通过调查发现,红色旅游的人群主要是以特定的单位、青少年人群为主,通过组织穿红军服、走长征路等方式进行红培教育。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红色旅游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化,急需设计多样化的休闲红色旅游活动,以满足家庭群体、学生群体、老年人群、自由行群体等不同群体的旅游需要。

四、红色旅游增强游客国家认同的策略

(一)政府出台政策完善红色旅游的发展

只有站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保护国家安全和保持党政合法性的高度,通过红色旅游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革命英雄人物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格,才可以确保人们对于红色记忆的认可和传播。

政府需要重视红色旅游智慧平台建设,传承革命英雄记忆,增强国家认同。2021年红色旅游景点预约平台上线,在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方便游客一键预约参观。红色旅游具有政治属性和政府权威性,政府应将红色旅游的市场监管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应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规章、落实责任,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监管,整治红色旅游景区以及周边环境。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红色旅游市场的监管,务必保持红色旅游神圣感和庄严性,真正发挥红色旅游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红色景区需引入智能化技术活化红色精神

红色旅游景区可以实行限量、预约、错峰入馆,有效避免拥挤等情况导致的不悦体验。红色沉浸式演出能够对革命历史故事进行活化,将旅游者带回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当游客参与到红色演出中,触摸和感受到有血有泪有温情的情景,极易激发其内心的感动和震撼。红色旅游景区应重视在游客群体中构建红色记忆,红色环境记忆是社会记忆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国家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红色景区需要深入挖掘和构建红色资源的环境适配要素,增强游客对红色文化的国家认同感知。

红色景区应该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邀请学者等对大众具有广泛影响力正向人物,组织并开展红色旅游相关的各种公益活动。也可以对接电视综艺节目,邀请明星团体等前往该地录制相应的红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景区参观。

(三)旅游公司应大力开发红培线路

旅游公司作为沟通游客和旅游景区的中介因素,应该关注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依托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丰富红色产品的内容设计,激发游客的出游欲望。游览结束后,通过照片、文字、视频等方法,将参观过程进行记录,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为游客提供感染性较强的红色解说服务,让游客体验到不同于其他旅游线路的红色文化内涵,通过参观游览,获得红色精神的洗礼,增强国家认同。

自媒体时代,旅游者的视听习惯逐渐改变。旅游企业及导游自身应该重视个人IP的打造,依托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红色旅游资源、革命故事、红色文化等内容,打造具有一定价值影响力的红色金牌导游IP形象。利用各类网络平台、自媒体和技术手段,进行自我包装,提升集体或者个人的魅力、影响力。导游词要以突出红色革命精神,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价值,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说员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幽默诙谐的解说方式、丰富的讲解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红色文化,吸引旅游者感受红色文化。

五、结语

红色旅游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革命先辈艰辛奋斗的精神,为谋求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更能感受到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目标与追求。红色旅游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传统旅游增添文化价值。在红色旅游中增强旅游者对国家认同的方式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应重视对红色文化及红色精神的传播,更好地开发和保护红色旅游资源。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景区革命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摘牌”
红色旅游
某景区留念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