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新时期地名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022-02-10陈世清郭自恒

档案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普查河北

■陈世清 郭自恒 蔺 森

地名是人类文明足迹的标识,承载着特定地域的沧桑历史和厚重文化,也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成长历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中村的改造快速推进,大量的老地名不断消失,新地名层出不穷。如何与时俱进把地名档案传承下去、利用起来,是摆在地名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传承地名文化为突破,丰富地名档案工作内容

地名,是人类历史征途上留下的足迹,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使用一次地名,就唤醒一次历史变迁的文化记忆。地名文化遗产,既需要发掘传承,更需要弘扬光大。地名档案是河北省地名区划档案馆的主体,根据地名档案编纂《河北省志·地名志》,历经21载,该书全面记述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114个县、36个市辖区、233个街道办事处、1968个乡镇的面积、人口、辖区等基本情况,以及其驻地名称的由来含义,记载了河北省主要自然地理实体和名胜古迹的基本信息,可以说,它是了解河北省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的百科全书。充分利用馆藏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第一次地名普查档案,参考近年来的史志资料,编纂《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该书共收录政区和聚落地名49942个,其中政区地名2652个,聚落地名47290个,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地名起源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为发展建设中的河北城乡地名的命名更名提供可资借鉴的史料和实例,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地名标准化建设,是各级领导了解河北,专家学者研究河北必备的工具书,受到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孙继民副院长的充分肯定。

丰富完善地名档案资料,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越:一是从地名的来历、含义及演变上充实。根据现存地名档案资料记载,发现一些地名档案资料的来历、含义缺乏充分考证,如有的地名名称来历,没有年代记载,仅记录了“年代不详”字样,有的含义模糊,难以表述清楚, 这无疑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起不到正确、可靠的信息作用。二是从区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上充实。随着社会的变革,区域内各种发展状况都在相应改变,如经济、人口、土地的增长比例,工农业生产结构,文化教育及旅游景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此,应重新进行考证、核实。三是从城乡建设变化状况进行充实。近年来,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新城区、老城区的大型建筑物与日俱增,加之市区街道的拓展已形成巨大规模,这些变化已构成大批地名的产生,因此,必须重新补查、加以充实。

二、以地名普查为抓手,全面夯实地名档案管理基础

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要求,我们及时制定了《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方案》,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以“多渠道、接地气、广传播”为目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为确保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质量,采取“三查三审”的办法,严把质量关,确保地名普查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查”:主要由地名普查承接方即技术服务公司完成。“一查”,即由外业采集工作人员对地名普查作业情况进行自查。“二查”,即外业采集工作组长、技术单位经理对地名普查成果进行抽查。“三查”,即地名普查质量保障组对地名普查成果进行再次检查。 “三审”:主要由地名普查委托方即村(居)、各镇(区、街道)地名普查办以及专家评审组完成。“一审”,即以村(居)作为地名普查基本单元开展地名普查一审,技术服务公司将收集到各类表格进行初查和修改后,将表格重新发回各村(居)进行审核。“二审”,即各镇(区、街道)地名普查办组织人员进行二审,主要将村(居)审核完成的表格进行整理,并打印、装订、盖章、签字,制作成地名普查成果初表,由各镇(区、街道)地名普查办以异地交换的方式进行二审确认。“三审”,即专家评审组进行三审。

地名普查结束后,扎实推进地名普查资料立卷归档工作,以档案整理组织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质控化为目标,确保地名普查档案的完整、规范、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一是审核材料求“慎”。严格按照《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严格遵循归档范围,对收集到的各类档案资料,仔细归档分类。 二是收集材料求“全”。多方收集,力求档案资料齐全。全面完整收集相关志书、文献、专业书籍和普查过程资料档案。收集整理专家修改过程资料3600余份;具有重要地名意义的手稿100余份;收集整理各类史料、志书和一普材料4000余份;打印、复印和扫描各类档案资料1万余份。三是整档管理求“严”。在档案整理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岗位责任、交接等各项制度。对档案材料严格执行出入库签字负责制度,逐份登记,出库、入库都要对每份材料核对清点,确保档案资料出入库安全和完整。四是整理成卷求“细”。在装订阶段,以“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理念,力求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裱糊得体、装订整齐,对档案整理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作出明确规定,制定细致的标准。全程对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建设进行质量控制的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归档质量。

三、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积极开发地名档案信息资源

为民政事业立传,为民政业绩放歌,近年来,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认真贯彻落实厅领导作出的“认真研究档案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制度化问题,真正建设成为智能馆、效率馆、服务馆、创新发展馆”的重要批示精神,依托档案、放眼全局、服务民生,不断探索创新,利用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编纂出版了二十多部有关地名方面的图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及地名命名、更名变化较为频繁,为持续推进河北的地名规范化建设,省地名区划档案资料馆编辑出版了《河北政区沿革志》《河北政区聚落地名由来大典》《河北省沿革图稿增补》《河北地名故事与传说》《红色地名故事》等书籍,以上都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编研成果,旨在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本地地名的由来,了解河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身份认同,让群众守护共同的记忆,延续城市的根和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规范地名档案管理是我国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地名管理条例》的修订出台,必将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为今后加强城市地名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法规依据,使地名档案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强化地名文化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的地名成为展示燕赵文化的瑰丽奇葩,更好地为河北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普查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