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与习得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小学语文三年级复习教学为例

2022-02-09金塑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教会教学方式小学生

金塑斐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秀水校区 浙江杭州 310000)

引言

汉语语言的知识面很广,要求很高,这就导致了我们在日常语文课堂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参悟课本知识,从中提取精华,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障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效果。“教会”的双方是“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的传输者,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让小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发现语文学科的魅力,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1]。

一、教会与习得的概述

1.“教会”的概述

(1)“教会”的基础

为了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不能只是“提出”所有的知识内容,而是要将其“教会”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从而获取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修养便可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学习也会变得轻松、有趣,便能够在学习中享受到语文带来的快乐。小学生本身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尚且处于启蒙时期,因此,“教会”中的“教”要以教师的“示范”为基础,其中包括了汉语发音、阅读习惯、书写规范等。也就是说,“教”要有“准”,以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标准,学生可以通过“眼、耳、口”进行模仿和训练。

(2)“教会”的重点

“教会”已经成了目前汉语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感受,就需要改变教授的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探究。如果仅仅以教师的角度是无法全面发现问题的,需要以小学生的目光去体会语文学科的内容,将“授业”作为一项光荣且伟大的责任。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同样,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认知和理解程度上都有所差异,所以,语文教学任重道远,绝非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期间,需要语文教师在探索中吸取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3)“教会”的宗旨

从“学习语文”到“学习做人”,从“语文课堂”到“日常生活”,坚守“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本质。在小学阶段,教师既要注重和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个性。教师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2]。

2.“习得”的概述

(1)“习得”的方式

语言基础的词汇和其他基础的语言学习是由学生自己掌握的,而老师则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小学阶段的词汇、语句等基础知识,主要是从生字、发音、组词、字形、词义、修辞技巧开始的,很多教师都只是根据教材内容,一课一课来教。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小学生对于汉字的掌握和应用。这是因为许多汉字是有其演变规律的,小学生只有了解其中的结构与组成规律,才能加深记忆。

(2)“习得”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也是根据教材内容展开的。很多时候,教师所布置的语文作业主要是以复习为主,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一遍一遍地重复书写,加强记忆和理解。但是一段时间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仍然无法学会,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习得”指的并不是大量的作业习题,而是通过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然后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但是,很多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说明了小学生并没有熟练地掌握“习得”,不明白如何去“习得”。

(3)“习得”的意义

一旦教师没有认知到问题的存在,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失去意义,小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因为这样的语文教学一点都没有吸引力。就拿汉字组词来说,学生在课堂上都在努力地学习,教师也会不定期展开听写活动等,但是学生仍然会有不明白的地方,甚至本身在脑海中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体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却忽略了“会”,一遍遍让学生“习”,却没有重视“得”,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偏差。

3.二者之间的关系

(1)教会是习得的前提条件

要想有效地提升语言学习效果,就必须正确对待“教会”和“习得”的联系。语文老师就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不断地使用中“习得”。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学”中的“教”,而“学”比“教”的作用更大。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老师应灵活应用多种技术,将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领悟力,使其融入学习的氛围中。

(2)习得是教会的最终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除了传授特定的知识外,应重视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还要使同学们认识到,课堂上的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于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投入到了课堂中,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教”与“得”二者永远是并存关系,并且还要在教师的探索和努力下,成为因果关系。“有教无类”,只有把教学和学习活动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3]。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缺乏对于“教会”的正确认知,认为教师的任务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教材里面的内容,过于重视教学的表面形式,并不了解每一个小学生的文化水平。

(1)教学视角受到限制

部分教师总是以自身的视角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内心真实的想法,以“成绩”为重,忽略了基础学情问题,也没有重视“教会”与“习得”的过程,往往对于教学结果比较在意,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这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填鸭式教学的压力,失去了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导致语文教学的成效不佳,从而使学生很难参与到集体教学中。

(2)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会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看作是相同的,没有注重在教学中能教会学生些什么,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讲授,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上的培养。为此,必须在实践中对其进行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弹性教学,给每一个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空间,要合理地设立教学的目标。

(3)课后复习时间有限

每一阶段学习结束以后,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复习时间,并且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处理,引导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4]。

2.小学生本身的问题

尤其是那些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还不知道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并且,低年龄的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还没有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式。

(1)心智发育没有成熟

对于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开始接受正统的学习,但是,仍然有部分小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心理和生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无法理解学习的作用,也由于活泼、好动、贪玩的天性难以在课堂中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师都需要反复地强调纪律问题,不利于展开教学活动。

(2)成长规律存在差异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对于语文课本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同样的教学课时,同样的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却不相同,这就是由于学生的成长规律造成的差异化。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都是特别的,教师需要认清学生之间的参差,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任务设计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本与教材的内容来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对于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进行规划的时候,往往依照自身的主观意识来展开,而所制定的教学任务过于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质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内容。

(1)任务设计千篇一律

教学任务设计的前提就是要合理地制定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学活动才能够有导向作为依据。但是,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时候,过于千篇一律,几乎所有的课程安排都是要熟悉课文、书写汉字、背诵段落等。每一篇课文,每一个教学模块,大同小异。长此以往,对于小学生来说毫无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

(2)忽略任务达成情况

所谓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作为一种书面形式,教师还需要将其落实,并且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符合小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贴合实际。在小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要加以重视,及时检查和验收,而不是将教学任务作为一种口头表达,要真正地跟进整个任务开展的过程,重视每一个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活动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只有全方位解读教材,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打破固有教学思维

教师要抛开对于一篇课文的固定思维模式,真正地把自己当成是一名阅读者,不要以教师的身份和教学任务进行阅读课文,要完全地融入课文中去和作者用心灵去交谈,就能从中发现作者写作时的真正用意,从中提取隐藏的知识重点和关键点,结合着教材的特点和特色在课堂上就能轻松地组织教学活动。

(2)全面解读教材文本

在备课时,教师不用着急去参考相关的资料,而是要先把自己融入课文中去,可以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从中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去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构建创新性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的目标。

(3)站在学生立场思考

小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偏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思考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5]。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本中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不懂就要问》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紧紧扣住一个“问”字,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多次引导学生以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进行批注,写出阅读时的想法,深入地去感受和思考课文,给学生多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内涵,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中进行“圈圈点点”对于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标注,对于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圈出来”。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这些知识点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在学生的眼里,可能一个字,一句话,都会存在大大的疑惑。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于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表达,不能存在畏惧心理。有部分学生由于个人性格问题,比较内向,不敢在课堂中大声发言。老师就要观察入微,可以让这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将不理解的句子或者生字自行标注,然后在课堂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展开细致的讲解。比如,文中的“鸦雀无声”,小学生肯定会想“为什么乌鸦和麻雀没有声音呢?”。老师就可以在现场和学生进行互动,做出“嘘”的手势,班级内马上就会很安静,这种情况就是“鸦雀无声”并且还能够为学生举一反三,解释“欢呼雀跃”的意思,“乌鸦、麻雀和鸟儿们都飞回来了,有的唱歌,有的在说话,叽叽喳喳,非常吵闹。”使用同一个主体对象,演绎不同的两种效果,并且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这些词语的含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去发现童真的世界,融入小朋友的世界中,才能良好的展开教学活动。

2.合理设定目标,有序展开教学

(1)考虑受教年龄层面

在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超出标准规定的学年教育要求。以小学三年级阅读目标为例子,在进行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知识理解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识字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2)科学合理设定目标

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理解生字在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并能够大概理解重要的字、词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二,能够让学生大概了解字或词语潜在的意思,使小学生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上下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达成评估难字、词的目标。第三,能够认识生字、词汇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猜测表达的价值。这些目标都是以小学三年级年龄段储备的字、词认知的特点设定的目标,具有从容易到困难、逐步提升的特点。

(3)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在制定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采用螺旋式教学方法。以小学语文教学三年级默读目标为例,这一阶段教学目标,需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分段进行。首先,要学会默读字、词语,不发出声音,然后在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默读,对于文章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其次,在默读的时候有节奏感,用稳定的速度进行阅读。最后,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只有把教学的目标明确了,才能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把德育、教会习得等方面的内容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让小学生默读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杜甫《绝句》,在默读诗词中,首先要大概理解诗词中的生字大概的意思,对于词汇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认识这些生字词后,能够明白这首诗词是表达怎样一种情感。学生有了自己对诗词的大概理解,教师再深入讲授诗词中的情感和内涵,不仅能让小学生增加对于词汇的储备量,还能明白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句中所描绘的“美好春光”,教师还可以在课外休息的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自然,感受春光。在展开课文的单元学习时,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的方式,将语文内容联系到生活实际,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体验,让他们在成长和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闪闪发亮”。

3.紧抓教学重点,遵循发展规律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抓住知识的重点内容才能找突破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能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把所有内容都和考试的题目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消耗了过多的时间讲解一些和考试相关的题目,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深化语文课堂改革

随着我国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重视,课程标准也在逐渐进行改革。阅读已然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生词、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教学内容,还能把一些优美的词汇学以致用,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默读去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标记出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词汇或句子,并在默读后思考本篇课文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容,再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然后按照学习目标进行讲授知识内容,在讲课过程中着重以教会小学生理解本篇课文中所运用到的语法、句子,使小学生能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按照文章中小兴安岭不同的季节风景,进行小组的讨论并总结。语文教师要正确地做出指导,让小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每个季节的知识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小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模块规划,并针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创新的学习和小组之间的互相探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外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创建情境化的语文阅读环境,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通过多种的方式,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完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字中,储存积累文字、语句等内容,为今后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优化教材入手,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会”任务的布置,让小学生可以掌握“习得”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一课一学,一学一得,读写结合。因材施教,使学生从“我学”向“我想学”转变为“我要学”,最后到“我会学”。

猜你喜欢

教会教学方式小学生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我是小学生
初恋教会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