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2022-02-07查睿萌刘灿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解决对策

查睿萌 刘灿

摘 要: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系列指导意见以及相关政策,这些意见及其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提高国企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减轻企业经济压力,轻装前进,持续推进国企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我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约为1亿人左右,退休员工的管理问题更是国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能否得到提高,是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1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意义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从企业层面讲,将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突出做强主业,能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从政府治理和人民权益保障上看,能推动完善基本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能保障退休人员社会保障,促进弥补民生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如先行先试的上海市,市属企业退休人员已实现了养老金发放、医疗保险和就医、社区事务受理、社区为老服务、社会救助服务、社区党建等全覆盖,满足了退休人员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同时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对老龄事业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1]。

2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离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思想上认识不够

离退休人员对企业依赖性较强,又具有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单位工作几十年,对工作单位有强烈的归属感,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会第一时间找到单位寻求帮助;其在主观上不能站在企业发展减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简单地认为自己为企业奉献了一辈子,退休后将他们的各种关系及各类保障问题推向社会,对退休员工社会化的内涵了解不清晰,对属地管理有抵触情绪,给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推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2社区建设滞后

在实际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主要是交由地区内的各个社区负责,通过社区服务事项满足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县级市的社区养老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缺乏建设经费、工作人员、活动管理与管理制度,同时缺乏工作经验,促使这些社区的养老服务覆盖率较低,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对于退休人员而言,无法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主要是由于一些社区在社会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将主要工作重心放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忽略了这些人员的心理需求,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促使社区内的退休人员与社区人员交流较少,难以产生归属感[2]。

2.3属地接收工作中的服务能力不强

政府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财力、物力投入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不能及时地完成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同时,作为基层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的街道、社区服务管理能力也很薄弱, 人员编制不足,且工作人员大都是临时兼职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对相关政策理解不够充分,在业务能力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也没有建立健全系统的工作机制,不能很好地协调部门工作,在社会化接收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没有可行的工作方案加以及时解决。

3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不断建立和完善退休管理制度

首先,要考虑到退休人员与一般养老金领取人员的差异与不同, 考虑到其年龄较大、人数较多且分布广泛的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的政策制度,分别从养老管理制度、日常生活管理与保障制度、退休人员娱乐活动组织制度等,促使服务人员能有所依据地开展工作,落实服务工作,保证社会化管理能顺利推进;其次,还要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工作流程,实现规范化发展,从而提升社会化管理水平,为退休人员老年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建议结合退休人员队伍中存在一些党政工作人员的情况,建立社区基层党组织,实现退休人员的接转,鼓励退休人员能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与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力量,重新找到社会价值;还要加强对退休人员的党籍管理,将退休人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退休人员的党性效用,促使其成为社区中其他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榜样,起到模仿带头作用,促使国企退休人员能够配合工作人员管理服务[3]。

3.2实施退休人员活动阵地“惠民”工程

当前部分镇区(社区)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与文体中心、社区活动室“合署共用”,活动场所面积有大有小、功能配套参差不齐,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休人员活动的质量。建议建立全市统一规范、功能设置配套齐全的公益性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在场地面积上足够保障,可设活动区、学习培训区等,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退休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3.3实施退管工作“融合”工程

以“融合”的理念系統谋划设计推进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与镇区、社区以及老龄工作部门的沟通交流,集思广益。二是系统设计活动。在文体活动内容上要有新创意,在帮困慰问制度规范上有新举措,按照系统化、品牌化设计的思路,组织开展以主题活动为引领、子活动为支撑的系列活动。三是借力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人社、卫健、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突出“强化数据比对”这一核心,以便及时获取死亡、服刑等人员相关信息,为将“过去要退休人员来认证”向“现在部门主动来核查”的有效转变提供信息支撑,确保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更加便民,实现对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对象的动态管理和精准管理。

3.4国有企业是移交责任主体,统筹协调所属企业开展工作

各国有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统一协调落实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有效衔接、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人事档案整编移交、分类处理统筹外费用等内容;企业与政府要建立沟通对接工作机制,充分沟通,确认移交流程,拟定转移名册、档案自查报告,提交移交申请书和签订协议书等各类文书,实现实质性移交。同时要制定维稳风险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保障移交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对移交属地管理的退休人员,要继续关心关爱,积极配合属地做好走访慰问等工作[4]。

结束语:综上所述,立足退休人员法定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整合管理服务资源,创新管理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参考文献:

[1]洪小良,尹志刚,邱锐.推进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J].北京社会科学,2019(3):139-147.

[2]陈淑娇.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问题和对策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观察,2019(6):232-233.

[3]方毅.做好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 2019,(11):166-168.

[4]玄振山.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难点与措施[J].中国经贸,2019,(17):72-73.

猜你喜欢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解决对策
如何做好路桥企业退休人员在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做好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上海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调研分析报告
浅谈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返聘退休人员用工风险及方法措施分析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浅论如何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铁路治安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