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

2022-02-07王洪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图书智能化智慧

王洪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图书馆,广东 茂名 525000)

1 何谓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智慧技术、智慧馆员、智慧协同的结合体。其服务平台将传感器、物联网融入图书馆管理体系,将图书馆管理作为可调控、可感知的运行系统,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透彻的感知,从而提供智慧化阅读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1]。

2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2.1 智慧图书馆的先进性

服务的创新性是智慧图书馆先进性的主要体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绝对不是图书馆对于新兴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对于图书馆从“里”到“外”的深刻变革,打破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三大系统之间的限制,从而建立全国范围的图书馆联盟[2]。在传统的图书馆中为师生提供的服务是被动性服务,而智慧图书馆加强了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服务理念融入智慧图书馆的智能系统中,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更多主动性服务,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更加多元化、智能化。

2.2 智慧图书馆的开放性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打破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限制,使大学生的图书借阅不再仅局限于图书馆馆内,还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因学校节假日休假与下班图书馆闭馆而影响大学生的图书借阅的问题。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所推出的线上借阅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知识信息的获取,真正建造了线上的全方位开放图书馆。

2.3 智慧图书馆的系统化

智慧图书馆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借助多元素而组成的综合性系统。若智慧系统摆脱系统化组织结构,个体间所提供的智慧服务的效率将大幅度降低。因此需要通过智能图书综合管理系统来完成对智慧图书馆的综合性管理,将智慧图书馆馆内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储存在数据中心,并利用系统管理将信息进行整合与信息内容推送,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用户分析,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3]。

2.4 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最主要特征,智慧图书馆首先体现在智能化管理,当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接入智慧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后,可以将繁琐的工作进行高效处理,对馆内所馆藏的资源进行综合性整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利用智慧化服务自动处理图书的借阅、浏览、保存等一系列工作,降低了单一性工作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更大价值。智慧图书馆的智能化还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智能化,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通过使用物联网与云计算,将各个项目独立的事物通过信息的交换与资源间的共享,构建完整的服务智慧体系。系统可以更精准地感知用户的知识需求内容,更主动地向读者提供相关的学习及研究需求,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加个性化、更具有针对性[4]。

3 如何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是加快图书馆服务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智慧图书馆也是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的重要建设部分。在建立智慧图书馆时要勇于发展理念创新,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智慧图书馆[5]。

3.1 建设智慧化环境

高校智慧图书馆应创造良好的空间学习环境。在传统空间环境上重新排列和布局,增加舒适度,如建立文化休闲空间、创客空间、信息共享空间、虚拟现实空间、学术研讨室、智慧教室等,大学生可以随时预约入馆,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带动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给图书馆读者在学习和科研中带来更多知识探索。

3.2 实施智慧化管理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以加快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对信息智能化多元化的管理,确保用户在使用智慧图书馆时可以更快地获取信息服务;可以完成对多种形式资源的共享,快乐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优化融合,满足信息社会发展时代下智慧图书馆对于智能化发展建设的推动作用;可以推动信息服务的资源数据化、全域化与系统智能化发展,真正地使图书馆成为数据信息的管理者与组织使用者[6]。

3.3 整合信息资源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对信息资源进行更科学合理地划分,将知识信息进行整理,更为精准凝练地提供给师生进行学习。例如与学科规划、科研、人事等主管部门联合建立学科信息门户,根据高校所设立的学科专业进行学科知识专业导航服务,同时需要重视各个学科的社会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跟踪数据分析,给出学科发展更科学、准确的方向。将社会中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核心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并将信息数据及时地提供给师生,提高高校学科的建设效率[7]。

在高校的办学工作中,教学科研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也满足了更多教学科研的需求。智慧图书馆在教师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帮助完成课题查新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参与到教师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帮助教师收集更多用户信息,整理文献资源、会议资料、研究报告等,加快资源信息收集整理工作的效率,并帮助建立好科研课题研究电子文档。智慧图书馆连接了各个学科的专业数据库,可以为在校教师提供更专业的信息数据查询,减少科研期间数据查询所消耗的时间。借助智慧图书馆信息平台,可以更及时地发布学术交流活动信息,满足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升要求,可以将各个学科领域的全新研究状态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推送,促进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高效发展。

3.4 提供智慧化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可以及时提醒读者图书的借阅失效时间,避免图书管理员的单一重复性繁琐工作;系统通过对大数据云计算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可以辨别读者的潜在的信息需求,在读者阅读时推送更多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数据,并提供更安全主动的个性化智慧服务。智慧图书馆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RFID管理系统的安装,实现了图书馆书籍的管理定位工作,使大学生可以进行书籍的自主借还,在图书馆内还可以完成自主打印,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服务;在图书馆的阅览学习室中装置自动选座系统,确保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动选座系统进行自习座位预约[8]。智慧图书馆的自主化建设,减少了图书馆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5 建设智慧型馆员队伍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对于馆员提出了更多专业技术要求。在传统模式的图书馆中,信息整理完全依靠于人工,工作内容较为繁琐、单一。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大量繁琐的信息工作且效率低下,工作也容易出现误差。而在智慧图书馆中馆员通过移动管理App等智能化操作系统,全方位监督图书的实际状况,同时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更高效的整理工作,将图书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读者的图书借还不再受时间段限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要求馆员既要掌握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也需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在新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高校要不断加强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来促进图书馆新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智能化智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