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2-02-07苏日格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蒙古族习惯图书馆

秀 梅,苏日格,朱 娜

(1.内蒙古医科大学 图书馆;2.内蒙古医科大学 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2022年3月,全民阅读第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以说明阅读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安全稳定,对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阅读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应采取各种措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必要的贡献。

1 调查设计

本研究从阅读意识、阅读障碍、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等方面着手,设计了25项问题,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几所大学本科不同年级的蒙古族学生及研究生共500名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82份,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内314份,内蒙古自治区外168份。大一277份,大二95份,大三40份,大四30份,研究生40份。随后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 蒙古族大学生阅读现状

2.1 蒙古族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及阅读障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蒙古族大学生对于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认可的。95.64%的蒙古族大学生认为阅读书籍或文章能调节心情。他们认为阅读可以解决心理、生活、学习、情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其中心理76.97%、学习69.29%、生活50.41%),认为阅读的主要意义有视野的开阔、情商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专业学习及科研、理想信念的树立、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发展、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的提升、职业生涯规划(其中视野的开阔84.23%、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61.2%、情商发展42.95%)。37.97%的蒙古族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阅读阶段是小学及幼儿阶段。将近70%的蒙古族大学生喜欢或希望参加各种阅读相关的活动或讲座。

阅读的主要障碍有学业压力大、时间不充足,懒惰、没有读书的习惯、主观意愿不足,迷茫、选书无目的,缺乏读书氛围,缺乏专业指导、读懂弄通存在困难,其中选择结果排前三的分别是学业压力大、时间不充足56.22%,缺乏读书氛围46.47%,懒惰、没有养成读书习惯、主观意愿不足45.02%。

2.2 蒙古族大学生阅读的内容、习惯、方式

在比较喜欢的书籍方面,小说、散文、历史排在前三名,占比分别为86.31%、55.81%、40.87%。阅读内容主要有小说、文学名著、杂志,可见爱好与实际阅读的内容完全一致。在阅读习惯方面,51.45%的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习惯形成于中学阶段,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中选择最多的是1 h以内,占比56.22%。平均每月阅读选项中不到1本的选择最多,占比47.3%。每年买100元~200元的书,占比31.95%为最高。关于是否有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的习惯的问题,超过一半的选择为没有。在纸质阅读、网络阅读、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相结合的3种阅读方式选项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选择了纸质阅读,占比55.81%。其中认为纸质阅读的优点前三为纸质触感,方便做笔记、做批注,有效地陶冶情操。认为网络阅读的优点前三位为成本较低、方便快捷,涉猎面广、内容丰富,选择性强。阅读的主要语言种类排第一的是汉语,占比68.26%,蒙古语占比29.46%。

2.3 蒙古族大学生对图书馆的认识

在最喜欢的阅读空间方面,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家里、书店5个选项中最喜欢的阅读空间为图书馆,随后为家里、宿舍、自习室、书店。

对于是否经常去图书馆问题,选择最多的是“较少去”,占比41.29%。关于每年从图书馆平均借书量方面选择最多的是“一本”,占比45.02%。对于是否经常阅读图书馆馆藏的电子资源问题,52.9%的蒙古族大学生选择了“偶尔”。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认为通过微信与学校网站方式得到图书馆有关最新消息更方便。

3 蒙古族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3.1 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肯定了阅读的重要意义,也认同阅读可以解决生活、学习、情感、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但在阅读障碍的选项中非常多的学生都选择了学业压力大,时间不够,缺乏读书氛围,懒惰、没有读书的习惯,主观意愿不足选项。可见虽然认可了阅读在各方面的作用,但种种问题形成了阅读路上的绊脚石。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阅读意识不强,理念不先进,思想认识水平较低是他们阅读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

3.2 阅读习惯形成较晚

众所周知,阅读习惯越早形成越好。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养成越早会越巩固,不然随时可能会反弹。阅读习惯亦是如此。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习惯形成于中学阶段。还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基本没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好习惯。在大学里,在学院及图书馆的带领下,才慢慢有了阅读的意识,形成了最基本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形成的早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阅读的深度、宽度、厚度以及其他方方面面。

3.3 阅读氛围不浓厚

在阅读时间、数量、投入度方面,对于蒙古族大学生的调研结果均不理想,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为1 h以内,平均每月阅读不到1本书,每年在购买书籍上的花费为100元~200元。在宿舍、教室,没有形成阅读环境。在同学和朋友之间,没有相关阅读交流与沟通。只有在图书馆形成基本的阅读氛围,但利用率较小。图书馆举办的读书班、阅读推广活动等虽每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只有一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无法做到全员覆盖,这也是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3.4 阅读引领不到位

在最喜欢的阅读空间的选项中,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图书馆,可见在大学生的心目当中图书馆拥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对于图书馆这个阅读空间非常认可,但是大多数蒙古族大学生还是选择了较少去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阅读也甚少,图书馆平均借书量方面也不高。可见图书馆作为最受欢迎的阅读场所,在阅读引领或阅读指导方面不到位,在资源推荐、资源建设、对外宣传、活动举办、空间再造、营造阅读氛围、创新服务等方面不够吸引师生读者,导致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

4 建议与对策

4.1 提高阅读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有目的和计划性的,又有主观创造性,能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不仅对人的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还有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首先应从意识等方面入手,使其阅读能力培养得更扎实牢固,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提供意志和动力源泉,使打造出来的能力更具有发展潜力,更适应社会需要,以期终身受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阅读的意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全民阅读等国家政策和政治方向,大学生才能自然地、主动地去阅读,拓展知识,自主学习、自我完善。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检索课程的思政嵌入点设置上下功夫,在世界读书与版权日、学雷锋日等节假日活动举办上下功夫,在勤工俭学及志愿者活动中做好思想工作,在空间再造、荧屏宣传、墙壁贴画中巧妙设置,耳濡目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加强大学生的阅读意识而做出努力。

4.2 培养阅读习惯

习惯是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阅读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大学一年级是大学期间阅读习惯形成的重要时间段。高校图书馆应举办每日阅读打卡活动、新生入馆教育,为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提供有利条件。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大学生的紧密联系,采取走进宿舍、走进班级、走进社团等实际行动,引导教育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阅读打卡等有益于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尤其多举办竞赛类的阅读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其阅读习惯,为其人生重要的大学学习、未来延伸学习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营造阅读氛围

阅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阅读习惯,达到一定效果。不管是家庭氛围还是学校氛围,都需要主动营造。家人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自然能发挥良好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最重要文化阵地,是大学生第二课堂,在学校的阅读氛围营造上,必须格外重视。高校图书馆把调查研究大学生读者真正需求作为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扎扎实实做好需求调研及采购资源,尽量满足最广大读者的真实需求。新进资源宣传工作方面应及时、主动,且保证吸引力。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打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大学生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4.4 加强阅读引领

高校图书馆应与学校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图书馆与各学院联合组织讲座、发放宣传单、真人图书馆、宣传片播放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大学生兴趣,让他们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当中,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各科老师与辅导员,在课间及日常班级会议中向同学们传达阅读的重要性,做好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引领指导工作。举办“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邀请学校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导、教授及老师,共同阅读一本书,交流心得体会,不仅能加强教职工与学生的密切联系,还能为大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最好的引领作用。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朱永新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共同阅读决定着它的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的培育作用。他认为,阅读虽然是个体行为,但每个个体行为汇聚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国家行为,成为一个民族行为,继而造就一个国家的精神世界。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记忆的宝库,传承着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领大学生阅读,营造其氛围,培养其习惯,提升其水平,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贡献。

猜你喜欢

蒙古族习惯图书馆
上课好习惯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图书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去图书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