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中和目标下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趋势

2022-02-07全新蕊

上海商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金融业务银行业

全新蕊

一、引言

面对全球气候的急速转变,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一些措施,欧洲、美洲的国家也相继提出“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面对此种现象也采取了一定的调整措施,在“十四五”的规划中将绿色发展当作重点实施内容,旨在推进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的进度。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很多国家都在实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将环境治理、社会治理当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碳中和目标的最早出现期是在2015年,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中175个国家共同商讨,通过《巴黎协定》提出希望在未来的49 年间能够达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在2020 年9 月的第75 届联合国会议中总书记也明确提出“中国碳排放计划”,此次计划预计在2030 年会达到“碳达峰”,期望在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的英文表示为Carbon Neutral,其主要是指通过采取树木或者其他技术工程手段中和消耗大气中存在的碳温室气体,进而使的碳排放量可以得到完全消耗,实现碳排放量出清状态。碳中和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在实际的实行时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碳达峰”,为尽早实现达到2050 年的“碳中和”,这些国家在更加努力地延续以往的减排斜率。而我国的总碳排放量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需要经历2030 年之前的“碳达峰”,这样才能逐渐走向预期的2060 年前的“碳中和”。

三、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

在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银行业迎来了一定的机遇,但是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银行业应该把握好此次机遇,助力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的形式进行转变,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进程。因此我国银行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低碳号召,开启绿色金融的业务,此业务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具体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在绿色金融业务中建立债券方面的业务,截止到2019 年为止,已经有大约32 家金融企业发行了商业银行的37 只绿色金融债券。而在2021 年的3 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发行“碳中和”主题的绿色金融债券,这种做法足以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拥有足够的决心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②建立了碳金融业务,现阶段商业银行正在大力发展碳金融主题的产品,以中兴银行为例,截至目前为止,中兴银行已经与多个碳交易点达成合作。

③在绿色金融业务中建立绿色信贷业务,根据数据显示,到2020 年的年末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业里的绿色信贷业务大概在11 万亿元,存量规模在世界的排名中位居前列,是银行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例如:以工商银行为例,在2017 年商业银行进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据企业贷款的6.97%,在2018 年余额占比为8.80%,2019 年余额占比是8.06%。从以上数据来看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正在不断提高,但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只是占据贷款总金额的一小部分,所以银行业在绿色金融业务上还需不断提升。

四、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建议

银行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时需注意以下三点。

①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但绿色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是比较短,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还处于比较稀缺的现象。现阶段很多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都会因为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而导致业务开展时处理不当增加了风险出现的概率。所以银行业应该针对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时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并培养具有专业性的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内部人员探讨国外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情况,从中学习一定经验,提高银行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性,以此降低金融业务发展中的风险,提高金融业务进行时的监管质量。除此之外,监管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整合商业银行内部的结构,需要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以此保证各工作岗位的人员在进行绿色金融业务时可以更加规范,减少其中的风险现象。

②银行业的发展中,需要积极对绿色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以保证绿色金融产品具备多样化特点。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金融产品类型还是比较单一化,缺乏新型的金融产品,银行业针对此种现象,应该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分析当今市场的实际情况,找到市场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对产品进行创新,争取打造出更加新型的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吸引市场中的多数投资者参与到绿色领域,助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尽早实现。

③银行业在进行绿色金融发展时,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的银行业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可以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发展绿色金融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意义。银行业在发展绿色金融时可以针对性地建立法律法规,例如:针对绿色的金融产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绿色金融产品加上一定的安全保护,这样不仅可以推进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与融资者的安全性。

五、发展趋势分析

①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速度

我国银行业在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拥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明确的发展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讲起到重要的作用。银行业在拥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后,需要严格把控自身的发展导向,明确自身的科学目标,对业务的开展重视,加速业务开展速度的同时还需要对业务进行深入全面的创新与优化,这样银行业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绿色金融发展的平稳性、安全性、可靠性,并从根本上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碳中和目标下,银行业中的绿色金融信贷业务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与完善。同时,银行业中的绿色金融业务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这表现得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气候融资将成为主要的开展方向与领域。银行业之所以做出绿色融资扩张的行动,不仅表明了在未来的时间里金融业务发展的实践将成为推动银行业向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还表明银行业的金融发展始终以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而努力,旨在切实有效地提高我国绿色事业的发展成效。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过程中,银行业做出的贡献十分明显,银行业的绿色金发展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快速完成。但是站在银行业的角度来看,积极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不断扩大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与体量,在信贷业务方面给予绿色业务全力的支持,也是抓住碳中和目标下银行业机遇的有效举措。

其二,银行业在进行绿色发展的实践中,对信贷业务的领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分析情况精准的确认了信贷业务实施方向,那就是气候融资将是我国绿色金融业务中信贷的重点开展领域。银行业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因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会伴随着碳达峰进行,所以很多企业都进入了转型的行列。银行业在实际的实践发展中,会注重调整和控制业务的发展方向与方式,通过不断转变发展思路与方向,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速度。

银行业绿色金融在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推动对自身业务的创新与转变进程,实现部分业务的优化与调整,并将绿色信贷业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此为核心,进行科学化的布局。据相关数据表明,2020 年年底,我国有21家银行进行绿色信贷,这21 家全国性的银行占据我国总信贷额的90%,其中排名位于前端的银行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等。由此可以看出,在碳中和目标下的银行业绿色金融在不断地向持续发展努力,做出来诸多措施,可以从发展源头来进行全社会行业的转型提升,使全社会的行业进行绿色低碳的发展,切实的为碳中和目标实现做出来巨大贡献。

②我国银行业在碳中和目标下提升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

在碳中和目标下银行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质量。我国的银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性较强,所以借助银行业的金融发展可以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对银行投资业务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优化与完善,从各个行业的投入环节入手,降低其中的排放量,可以助力碳中和目标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国际中很多大型银行在发展时都将自身的发展重点放在整体调控与气候变化领域等方面,并在实际的发展中根据重点发展内容和自身实际情况发布了新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我国银行业也都选择以战略导向为发展基础点,力求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做到供应链净零排放。根据我国的发展部署,计划“碳中和”目标在21 世纪中实现。然后这一计划的提出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银行业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在金融战略上下足功夫,保证金融领域的整合可以更加高效化与科学化,这样银行业的资源才可以实现全面调配与科学掌控,进而为绿色金融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国际银行业绿色金融的发展

目前阶段的社会中,经济在高效快速的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在逐渐增加,随着迎来的将是温室效应的现象明显,为应对这种现象全球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后,银行业也做出相应举措,逐渐产生了绿色金融银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银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中已经做出重要表率,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21 年6月,国际上已经有37 个国家宣布运用赤道原则,其中涉及了118 家金融机构。

六、结语

碳中和是我国目前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在碳中和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推进了银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银行业在碳中和的目标下应该时刻把握好机遇,充分利用碳中和目标的需求,行之有效地进行绿色金融发展,快速地提升以及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银行业绿色金融在未来会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金融业务银行业
绿色金融回顾与展望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