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

2022-02-0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3期
关键词:资料馆林区馆员

马 博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2)

林区图书资料馆作为自然保护林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构成部分,间接影响着林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随着林区图书资料馆应用范围和影响的逐步扩大,广大读者群体对图书资料馆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林区图书资料馆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激发图书资料馆馆员工作潜能和积极性成为林区图书资料馆建设的重点内容。

1 提高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林区图书资料馆是林农接触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图书资料馆工作人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提高林区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有利于方便在广大读者人群使用图书资料馆进行书籍阅读浏览时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图书检索借阅效率,有助于帮助读者享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林区图书资料馆的使用频率,助推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林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林地区文化建设与林区其他领域建设差距较大,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林区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区在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水平的提高为充分发挥林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了文化保障,消除了以往发展模式下自然保护林地区着重提升生态建设水平的片面性,有利于实现自然保护林地区的全面发展。

2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需具备的能力

2.1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应具备图书资料检索和整理能力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藏资源丰富、图书种类繁多,读者在面对各类图书信息时往往难以准确定位自身和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图书资料馆馆员应具备在大量的图书资源中快速准确过滤掉不符合读者阅读要求的信息,保留有用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图书资料名称、作者及关键字等检索基础专业知识,进一步缩短文件检索耗费时间,同时图书资料馆馆员应提高对图书资源的分类归纳整理能力,在固定区域设置同类书籍标签,提高图书资源的关联程度。

2.2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应具备服务读者的能力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的主要职能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源,从而起到文化引导的作用,因此林区图书资料馆的主要受众群体是读者群体,馆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都是围绕读者需求展开的,简单的图书借阅和归还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阅读需要,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应针对读者的实际需求转变自身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与质量,开展一对一的针对性服务,同时要针对林区发展实际状况为读者提供与林业发展有关的实用性图书信息[1]。

2.3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应具备数字媒体基础功能使用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型数字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在林区图书资料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各自然保护林地区图书资料馆纷纷设立了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账号,图书资料馆员在熟练掌握线下纸质图书管理技术的同时,更要具备数字媒体应用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会网站、公众号等相关图书信息和活动开展官方发布渠道的日常维护运营技能,进一步提高林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检索和借阅手段。

3 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区图书资料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当代青年人在选择专业方向时更加青睐发展前景好、未来薪资水平高的专业领域,图书管理相关专业逐渐成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的冷门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资金的短缺使得图书管理专业处于低迷的状态,向社会输送的相关专业人才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现有的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队伍缺乏新鲜力量的注入。社会的进步使得林区图书资料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其馆员的工作能力也面临着更加重大的挑战,然而林区图书资料馆定期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起到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效果,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原有的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图书资料馆发展的现实需要。

3.2 林区图书资料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

由于林区图书资料馆是事业单位性质,在长期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来自工作的压力,逐渐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丧失了主动学习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相比发达的城市地区,自然保护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林区图书馆馆员工资待遇水平较低,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导致林区图书资料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其在职工作人员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失去了对图书管理工作的热情和信念[2]。

3.3 林区管理人员对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

自然保护林的工作重点在于林区生态环境的日常管护,林区管理部门对于林区图书资料馆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地认为图书资料馆对于林区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没有针对馆员的能力建设做出进一步的要求,甚至存在不闻不问的心理,因此我国大部分林区图书资料馆专业知识素养与服务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馆员无法发挥其在林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3.4 林区图书资料馆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部分林区仍未设立专门的图书资料阅览室,其馆藏资源长时间未得到更新换代,图书资源陈旧,无法为当代林区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专业图书资料。林区图书资料馆的设备配置较低,只能满足读者简单的图书检索功能,无法根据读者的专业领域和兴趣爱好提供相匹配的图书资料,图书资料馆员在简陋的场所和设备环境中,没有形成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紧迫感,更无法针对特定人群提供专业的管理服务。

4 提升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4.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实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队伍建设

自然保护林地区图书资料馆应针对图书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设置相应的岗位招聘要求,并提高其工作待遇水平,逐步缩小与城市地区的薪酬差距,广泛吸纳新时代图书管理专业人才加入林区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我国各高等院校应增设林区图书资料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设置,同时进一步扩大图书管理专业优秀师资队伍力量,加大对教学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图书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并探索大学生服务林区图书资料馆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专业大学生主动参与林区图书资料馆建设,为林区图书资料馆建设注入新的观念与管理方式[3]。

4.2 加强对在职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培训

针对当前我国部分林区图书馆在职工作人员年龄层次偏高,专业理论水平不过硬的现状,林区图书资料馆应通过邀请图书管理专家开展讲座、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为在职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提供专业的指导。林区图书资料馆可以通过选派有责任心、进取心的在职工作人员赴图书资料馆建设水平较高的林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4.3 完善林区图书资料馆工作管理机制

林区图书资料馆应进一步完善内部考核机制,畅通在职工作人员的职称晋升渠道,结合日常工作表现对工作人员进行年底最终考核,实行工资与考核结果双挂钩的工资构成方式,从而改变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懈怠的工作心理状态,同时探索建立奖先惩后的激励体系,对于工作态度积极、作出杰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态度消极、对林区图书资料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的工作人员予以通报批评。转变林区图书资料馆内部工作人员懒散、不作为的工作作风,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

4.4 林区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的扶持

由于林区图书资料馆的事业单位性质,其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付,因此林区管理部分应进一步提高对林区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应的政策、设置专门的财政资金扶持图书资料馆的建设,丰富馆藏图书资源,采购林业相关专业类书籍,满足林区读者借阅读书的实用性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林区管理部门应鼓励林区数字图书馆建设,帮助林区图书资料馆及时更新电子设备,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为图书资料馆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持[4]。

5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发展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林区图书资料馆馆员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自然保护林地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林区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林区图书资料馆应加大对图书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图书资料馆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完善内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落实相关工作待遇,探索建立工作激励制度,充分激发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图书资料馆建设的积极性,并组织在职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图书管理专业素养。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林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设立专门的财政资金负责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和馆员能力建设提升工作,进一步提高林区文化软实力,促进林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资料馆林区馆员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柳林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技术分析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2012年北京国资联年会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