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审计的几点建议

2022-02-05陈祥武汉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分包环境治理投标

◆陈祥/武汉市审计局

武汉市作为全国水域面积最大的特大城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围绕“长江大保护”要求,全面推进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的“四水共治”、“两江四岸”生态堤防、江滩综合整治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为助力城市水环境治理,武汉市审计局围绕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益三条主线,从项目的规划、立项、招投标、项目建设、项目成本、项目资金的管理分配和使用等关键点入手,持续对“四水共治”、海绵城市等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开展审计。本文结合审计实践,针对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提升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审计质效提出相关思路和建议。

一、水环境治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批复(计划)执行方面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不同于城市中一般的房建、道路、桥梁等其他项目,其技术要求高,设备工艺较为复杂,而且其输送管线一般都比较长,跨越多个行政区,受征地拆迁、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很容易出现批复的工作内容不按要求完成,相关功能作用未发挥,或者工程进度不按相关计划要求执行的情况,影响投资效益,存在安全维护隐患。

(二)成本控制方面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涉及专业多,项目成本控制难度大,问题往往也比较多,主要是工程量虚报、费用定额及消耗量定额套用不合理、材料调差计取不合理、新增项目单价取定不合理、变更签证计取不合理,以及规划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竣工管线测量费等计取不合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

(三)质量安全方面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专业性强、质量要求高、社会影响大,质量安全是项目建设的首要前提。但是在部分项目中依然存在设备管线安装等工作内容的数量、规格、长度等实施情况与施工图设计要求不符,道路及防洪工程的石材尺寸及厚度不符合施工图要求,绿化工程现场种植的植物与施工图设计中要求种植的植物种类、规格、数量均不一致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情况,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四)招投标及从业人员管理方面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划分的标段也多,招投标及从业人员管理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往往存在应招标的项目未招标、肢解项目规避招标、先从事工程相关工作后补招投标程序,评标过程不合规、评分不公正,围标串标、伪造虚假业绩骗取中标,施工、监理单位随意变更投标配备人员以及违法转分包等情况,对招投标的公平公正造成不良影响。

(五)征地拆迁方面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征地拆迁量通常很大,建设项目中往往会存在补偿依据不充分,不同时期对被拆除物进行重复补偿,违规支付拆迁代办费、拆迁工作经费,评估公司评估确定的补偿价格不当,伪造资料、虚增房屋面积、抢建违建房屋骗取拆迁补偿款,红线外多征地或者对红线外的建筑物进行违规补偿等问题,影响征地拆迁的公平公正,腐败现象容易滋生。

二、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审计思路

(一)加强对项目前期研究的了解掌握,严格项目概算执行。

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民生和环保,有着全局性、战略性的特殊功能要求,这就需要审计人员特别是主审对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前期研究情况要有整体的把握和充分的了解,明确项目实施的初衷和目标,对项目有宏观的认识,有利于把握项目的关键和重点。同时要深入分析批复概算明细,了解概算编制规定和办法,弄清项目在批复范围内应实施的具体内容。这样就可以比较清晰地辨别是否存在概算批复内容不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初衷未能实现或者部分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概算外建设项目或者概算外费用挤占项目建设资金等情况。

(二)加强对重点环节的复核分析,严格项目成本审查。

水环境治理项目成本涉及的专业领域往往比较新颖,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由于对新领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这方面的成本控制问题比较多,这也是成本控制审计应关注的重点。可采取查看项目资料、研究学习专业知识和计费标准文件、现场踏勘等形式,对工程造价、二类费用的结算情况进行排查。针对排查发现的疑点问题,通过对结算资料分析、定额分析、工料分析、市场询价、类似工程对比,进行深入的查证核实。重点强化对变更签证的审核,坚持以合同为依据,在审核签证工作量的同时,更要分析签证的必要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合规性。

(三)加强对关键内容的深入比对,严格项目质量把控。

针对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某些工程内容及设备埋在地下不易复核的特点,可采取工料分析和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核查。一方面,对施工单位财务资料中反映实际购买的主要工程材料的规格、型号、用量进行统计,然后与工程图纸要求及工程结算中反映的相应材料的规格、型号、用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不按图纸要求施工、偷工减料等质量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站场的池体、管理用房、地面设备、道路、绿化等位于地面上或者容易直接观察到的工程内容,可以在现场踏勘过程中与图纸要求进行对比复核,同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现场存在的破损、维修或者构件尺寸离谱等异常情况。

(四)加强传统方法与信息化手段的结合运用,严格项目招投标及违反转分包问题查证。

对招投标资料比较齐全的标段,可就重点标段的投标文件从技术标、商务标、投标函、投标保证金等方面进行抽查,查找是否存在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等串通投标的情形;对能收集到电子版投标文件的标段,可以通过电子文档的属性资料,判断是否存在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的串通投标的情形;对难以从投标文件找到确凿的串标证据或者投标资料不齐全的标段,可以借助工商信息、社保信息等大数据平台对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查询,判断是否存在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的串通投标的情形。通过勘察设计成果文件、施工及监理的过程资料、变更签证、会议纪要、分包合同、工程款支付等资料,判断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的有关工作记录时间是否在开标时间之前,从而判断是否存在先进场、再招标的问题。

针对转分包问题,应对重点施工单位的分包合同进行审核,查看其中是否存在将工程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资质的单位实施、分包再分包、将主体或者主要工作内容肢解发包等情况,同时可以借助工商信息、社保信息查询平台、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等大数据网络平台对相关单位的业务范围及资质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资格及从业情况进行查询。

(五)加强新兴技术的合理运用,严格征地拆迁问题的落实。

面对大量的拆迁档案资料,可以先对拆迁档案资料进行重点抽查,针对难以落实的疑点,通过询问走访调查、查看历史卫星地图、街景地图、航拍图以及进行实地考察等手段,进一步落实疑点情况。有些项目中的无证房,仅凭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的说明就进行了补偿,无任何房屋测量及现场照片等依据,这种情况下被补偿房屋常常是虚构的或者房屋面积虚增,这就需要调阅历史影像资料来佐证。违规给予红线外的房屋补偿以及将违建、抢建房屋作为合法建筑补偿等问题的查证,需要对项目的拆迁红线图、房屋调查测量资料、补偿办法规定等相关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历史影像资料来佐证。重复补偿问题的查证,需要查阅不同项目针对该补偿物的补偿合同以及相关资料,到现场进行落实,并就该问题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结合多方面的反馈信息来进行判断。

三、深化水环境治理建设项目审计的思考

(一)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水环境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单位和部门较多,往往会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建设单位无法独自解决,从而导致部分建设内容无法按期完成,项目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积极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难点堵点的症结,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用审计专报的形式向党委政府反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推动工程建设中相关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促进提高投资效益。

(二)做好审计宣传和方法总结,加强与审计同仁的交流。

水环境治理项目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项目审计过程中以及审计结束后,可以就项目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效果等内容展开撰写相关审计信息,进行适当的审计宣传,扩大审计影响力,也可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类型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然后以理论研究文章等形式,与审计同仁进行经验交流,为后期的审计项目提供借鉴和启发,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审计能力和水平。

水环境治理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新,为防止知识本领不足导致工作中的被动,审计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审计对象学习。既要学习建设工程、资源环境、财经审计、法律法规、大数据审计等方面的知识,缺什么补什么,与时俱进,着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理论素养,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碰到不熟悉的新领域、新技术、新问题要虚心请教,同时自己也要勤于思考钻研,真正学懂弄通,这样才有助于将发现的疑点问题落实解决。

猜你喜欢

分包环境治理投标
海洋石油陆地工程建造的分包管理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浅析建设工程分包合同在工程审计中的分类、地位及作用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建设工程指定分包法律风险防范及立法建议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