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公共投资审计转型发展思路

2022-02-05李腾荆门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新冠政府

◆李腾/荆门市审计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国,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百年来全球发生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当前境外疫情仍持续蔓延,并对供应链和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我国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胜利,中国经济在全球疫情下领跑复苏,步入后疫情时代。本文结合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投资审计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措施。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政府投资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国在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还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造成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主动应变,采取“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新格局,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政府投资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

一是政府将加大对公共卫生及交通水利的重大工程建设投资。疫情过后,针对在疫情中所暴露的问题,我国除调整加强公共卫生相关机构、建立高效运转的体制机制外,政府将加大传染病等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针对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抬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政府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主要体现在加大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能源安全、应急物资保障、生态环境治理、重大交通项目、重大水利项目及重大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政府将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资。一直以来,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资更为迫切。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主要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包括城市交通、城市生态设施、城市雨水设施、城市供热供气、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

三是政府将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政府适时增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成为我国对冲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拉动经济总产出和提升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个方面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第二个方面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第三个方面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二、政府投资变化对投资审计的影响

政府除加大对传统的交通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外,还加大对公共卫生、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些变化必将对政府投资审计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使现场审计工作相对受限。境外输入病例及国内零星本土病例,使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警钟长鸣,限制人员在中高风险地区流动,势必影响到现场审计工作,而投资审计需要踏勘现场的特点,使这一矛盾在实际工作中显现出来。

(二)基础设施科技化使审计人员现有知识无法满足投资审计的需求。新型基础设施是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以信息科技为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新型产业领域的拓展,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创新,处于应用科学的前沿,而投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基建投资类或工程造价类专业出身,对信息科技知之甚少,而大部分产品看不见、摸不着,与传统基建项目相比,投资审计人员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缺乏充分认识,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三)投资领域广泛化使审计重点难以确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突出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既包括5G、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产业,也包括工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和民生消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和投资,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鲜明的技术属性,与企业的关系更紧密,主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下,更多依靠专业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来实施,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有各级政府、国有企业、社会投资等,从而给政府投资审计在确定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重点时带来选择上的困难。

三、新形势下政府投资审计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立足实践培养投资审计专业人才。加强投资审计干部对新型基础设施知识学习,以审促学,鼓励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大胆实践新方法、新技术,提高学习效果和实战能力;同时,招录引进信息科技、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以专业人才引领投资审计转型发展,重视大数据人才培养,优化数据分析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团队的带动辐射作用,在“需要什么数据”“数据怎么来”“数据怎么用”“谁来用”“有哪些成效”等环节中取得实质性进步,在实践中补短板、提能力。

(二)主动作为开展大数据审计。各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部门应组建数据团队,采集政府投资项目交易平台、项目审批平台、重大项目库以及发改、财政、住建、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与投资项目相关数据,打破数据来源瓶颈制约,丰富投资审计数据资源,围绕审计目标和内容,整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精准打击,提升投资审计质效。同时,投资审计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航拍等图层叠加比对技术,核查土地变化(变性)、边界变化等真实性和相关工程量,在城市规划、空间利用、项目决策、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投资绩效等投资审计内容上深耕细作。

(三)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绩效审计。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审计项目顶层设计,上下联动、左右合作。现阶段工作重点,一是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投融资改革、放管服改革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尤其是要关注规划统筹衔接;二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的预算执行、决算和有关建设、运营情况进行审计;三是从国家规划中的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选取部分重点项目进行审计,对其建设目标、政策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的实现情况和投资绩效等重点审计,关注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高度警惕盲目投资新型基础设施造成大量不良资产情况,充分发挥投资审计职能作用。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新冠政府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