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国红豆”粤剧创新发展探索

2022-02-04范西莎冯婷

今古文创 2022年5期
关键词:白蛇传粤剧

范西莎 冯婷

【摘要】 粤剧作为有400多年历史的大剧种,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与广府地区的历史底蕴是分割不开的,它是凝聚在珠江流域中一颗闪耀的文化明珠,如何让其继续熠熠生辉,是文化领域各界人士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围绕粤剧的前世今生,探讨了这一剧种创新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 粤剧;文化转型;非遗创新;《白蛇传·情》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5-0071-03

基金项目:广东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项目编号:GD19CGL03)。

自古以来,农耕文明便离不开“戏”,戏曲的观念形态、信仰形态都跟农耕文化密切相关。人们在丰收的节庆盛典总是习惯用歌舞的方式来庆祝,不同于游牧民族围绕篝火的载歌载舞,农耕民族更倾向于在勾栏瓦舍里欣赏或吴侬软语或有板有眼的一出出戏。追溯历史长河,从中原顺流而下至岭南,戏曲在这里种下一颗南国红豆的种子——粤剧。

一、粤剧的来源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流行于广义的大广府文化地区,其中覆盖广东大部、广西大部、海南大部、港澳地区以及海外国家的华人社区。

粤剧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剧种,现学术界普遍赞同粤剧的雏形是宋元时期传入广东的南戏的观点。传统看法认为粤剧在明代受昆腔、弋阳腔影响;乾嘉年间,外江戏班南下入粤,使当时的粤剧吸收了梆子戏的成分。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建立“琼花会馆”,这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而粤剧的最终形成还是由二簧所奠基的,从清中叶起,粤剧逐渐形成以梆子和二簧声腔为主,昆腔弋阳腔为辅的戏曲形式。在五十年代粤剧改革之后,大量广东音乐进入粤剧,才有了如今听到跟粤曲差不多的粤剧。

二、粤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红极一时的粤剧明星红线女随粤剧团奔赴北京演出《搜书院》。周总理观看后称粤剧是一颗“南国红豆”,毛主席更是亲自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是的,粤剧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很强的生命力,这与广府基础文化“接地气”气质和广府人民的乐观精神有很大关系。粤剧作为一种广府精神载体,也如同广府人民一样,骨子里带着仪式感和幽默感。纵观广东、香港一带的粤语圈中,粤剧在各种影视剧中均有出现,可见文化地位一直很高。

这里便不得不提到当年风靡大陆的港剧港片,将香港影视史的时间轴再往前推一点,不难发现其实粤剧界就是半个娱乐圈,粤剧泰斗无一不是当时的巨星。毫不夸张地说,所谓港片风华,其实继承了粤剧浩浩荡荡的戏宝遗产,你可以从周星驰的《鹿鼎记》里听到韦小宝哼出粤剧《卧薪尝胆》里的唱词:“忧怀国恨心更伤,仇恨似海洋,最难忘……”也可以在关锦鹏的《胭脂扣》中闻得如花给客人唱着的《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港片式微,粤剧也一度到了濒危状态。針对粤剧如今不容乐观的状况,羊城晚报记者曾采访粤剧专家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有人认为粤剧正走向消亡,这种观点是否是一种伪命题?董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不能刻舟求剑地要求现在的戏曲一定要百分百地对应过去农耕文明的那种戏曲,有价值的艺术会转化、提升、沉淀,却不会消亡。

三、粤剧所面临的困境

粤剧现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受众面狭窄、剧作创新瓶颈和粤剧人才短缺的困难。

一、粤剧的受众群体主要由两低一高组成:收入低、学历低、年龄高。当一个剧种只随着历史长河停滞不前而没有与时俱进,它必定不能获得新鲜血液及良好推广。

二、粤剧故事大多老旧,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力,这其实是造成“一”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粤剧机构从不缺乏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更有像曾小敏一样火到年轻人当中的花旦,然而粤剧依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一大挑战。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年轻人对刻板老旧的剧本无法产生共鸣,且流行音乐、西方文化的冲击更是让粤剧生存空间缩小,作为社会人口大多数的中青年自然也缺乏兴趣。

三、粤剧人才短缺,面临后继无人的隐患。犹记由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粤剧艺人所建立粤剧仝人的八和会馆当年风头。这个会馆加强了戏行中人的团结,保障戏班营业正常开展,在清朝解禁粤剧后回复戏班事业。八和会馆成立不久,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任剑辉、白雪仙、罗品超、陈笑风、林小群等名伶华但都先后加入该馆,后称为“八和子弟”。俗话说“粤剧跨海容易跨江难”,如今八和会馆现存的分会遍布世界18个国家或地区,广东的八和会馆被海内外粤剧人士尊为“母会”,但国内的推广却少之又少,外省人甚至本地人对八和会馆都知之甚少。

如今的时代是快节奏时代,是科技化数字化时代,传统戏曲内容的受众面已是越来越小,而粤剧是一门集唱、念、做、打且节奏较慢的传统艺术,自然会被崇尚潮流的年轻人放弃,粤剧逐渐成了老年人专属的“娱乐方式”,但粤剧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及意义。董上德教授曾在采访中坚定地提及:“粤剧需努力调试自己跟时代的协调关系,找到与自身时代发展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是粤剧的生命线。”

四、粤剧的推广

2020年5月,红线女艺术中心首次尝试了多平台多渠道的线上直播。在“红派流芳 岁月留痕——红线女艺术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直播”活动中,通过央视移动网、光明网、触电新闻、羊城派、广州日报客户端、粤听、新花城和今日头条等8大媒体平台,一共吸引160.8万人次观看。该场直播邀请了红线女老师的两位得意弟子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欧凯明,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苏春梅,红线女老师的孙子马俊以及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卫视戏曲节目主持人周丽珊,四位嘉宾两两搭档,带领云端观众,一边参观,一边讲述红线女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故事,让一场博物馆直播充满了独特的粤剧艺术韵味。

除此之外,为加快实现“每年让大中小学学生至少欣赏一场戏曲演出”的目标,2019-2020年度佛山粤剧院将在佛山市中小学校中开展40场粤剧演出传统曲目,1个学校开展1场,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地方戏曲、喜爱地方戏曲。

如何挽救一项日渐式微的非遗文化?许多人想到的角度是大力推广。毫无疑问,160万人次的流量代表了这是一场圆满的直播,成功的推广;“粤剧进校园”也让更多年轻力量接触到、了解到粤剧的前世今生与基本知识。但直播更像是昙花一现,“粤剧进校园”也缺乏内容上的创新……种种推广的效果告诉大家,想要让粤剧东山再起,变成“在文化在生活在群众”的状态,必须从根源寻找解决方法。粤剧在淡出人们生活的这一现象不假,从哪些方面找?又如何让其转化、提升、沉淀?这便引出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

五、粤剧的转型与创新

(一)美学创新

近日《白蛇传·情》上映,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部电影采用戏曲+特效的方式,很好地以数字化为途径对其表演形式进行转化创新。粤剧不如昆曲细腻,也少了京剧中的大气,却留有一份独自的精美——精致而唯美,这一点在电影中有着完美的体现。它在画面中融入了宋代美学上所追求的简约、留白及气韵,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精髓,也注入了东方美学意境。且电影版补足了许多舞台剧不能灵活变动场景这一缺陷,影院音响收音也十分专业,清亮饱满,让观众有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这一作品不仅让粤剧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也唤醒了沉睡在广府年轻人心底的粤剧魂。正如主创团队所说,《白蛇传·情》从创作之初,就是一部面向电影观众的戏曲电影。主创团队希望能够通过这部影片,与年轻人的审美接轨。

粤剧不仅可牢牢抓住美学这一方面进行衍生创作,与电影、文创产品等产业合作,更可以向故宫博物院看齐,与当地粤剧博物馆出品符合青年大众审美的文创产品。如今年中秋,粤剧艺术博物馆就推出了一款好吃又好看的文创月饼,扫描其包装上的二维码便会弹出一段精美的粤剧视频,除了有名伶们倾情演出的戏曲还介绍了经典的羊城八景。试想这样一副美好的画面——与家人团聚之时,头顶夜空清辉月圆,口中月饼香甜软糯,耳边戏曲余音袅袅,过一个纯正老广的中秋佳节岂不美哉!

提起粤剧艺术博物馆,不得不提起它的建筑布局,那设计也是与粤剧美学密不可分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筑汲取了岭南庭院“连房广厦”式布局的精髓。南岸园林建筑总体布局沿“十”字轴骨架排布,环绕中心晚沙湖,边界上的建筑采用合院式布局,错落分布着“别院声歌、普天叹曲、梨园种声、銮舆载乐、吉庆别馆、琼花畅曲”六组院落空间。院院相连又相对独立,以传统建筑工艺、技法的“三雕二塑一嵌”(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为装饰亮点。中心庭园引荔湾涌水进入场地,占总用地面积12.8%。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主要用作博物馆库房、展厅及剧院,周边布置亭台楼阁等建筑及约1500平方米的湖面;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它不仅仅有着科普演出等常规功能,更在视觉艺术上给予参观者极大的精神愉悦。

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戏曲的内容受众面越来越小,尽管不能与千百年前生活在农耕社会的先祖共情,但人们欣赏美的基因是代代流传的。不拘泥于形式,如何在美学创新方面做出多元丰富的内容,也是粤剧转型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旅游资源

说到江南必说到苏州,说到苏州必说到评弹。去苏州,除了看园林,去茶馆听书评弹也几乎是游客必做的体验项目了,评弹俨然已成为苏州的一个文化符号。类比而言,粤剧也是广府地区的文化符号,它可以作为很好的旅游资源。在政府和民间粤剧爱好者的支持下,近几年“粤剧博物馆”“粤剧街区”等粤剧文化发扬据点逐步建立,然而在许多外地游客甚至本地人眼中,粤剧仍是神秘的,也没有便捷的途径让大众知晓哪里可以观看粤剧,摆在玻璃展柜中的历史终究是枯燥无味的,大众更希望看到“活着”的粤剧。因此珠江红船应运而生。

如果说珠江夜游是广府旅游环节里的掌上明珠,那么珠江红船就是这颗明珠上散发出的最亮星芒。“红船”就是早期粤剧的戏班来往于珠江三角洲进行演出,使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居所,外部漆上红色。当时的戏班亦称“红船班”,粤剧艺人则称为“红船子弟”。以“天艇”“地艇”为一组,船头装有“木人桩”供艺人练武。船上的“大舱”“柜台”“棚面”分别供演员、职员、乐师住宿,不论身份、名气的大小,一律抽签分配床位。然而此红船非彼“红船”,如今的红船已成为广州旅游必去的景点。作为无数夜游船中的一只,游客可以在红船上欣赏到由说书人讲述形式展演的有关粤剧的情景体验剧。所谓船中有船,戏中有戏,坐一回便能梦回百年南岭,看一出由西关小姐、小生秋哥、粤剧花旦、红船弟子粉墨登场的一部荡气回肠的励志故事。

同时,粤语也与粤剧密不可分,许多广府方言中的俗语就来源于粤剧,如形容做事出错或碰壁,广东人称之为“撞板”,这个“板”正是指粤剧音乐里的“叮板”。如今说粤语会粤语的人越来越少,粤语作为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之中国方言,作为唯一没有正式文字系统的大语种,亦是日渐式微。然而随着近年来复古风潮涌起和从前港片打下的市场基础,港曲粤歌在中国大陆深受欢迎,不少游客到廣府便是为了感受粤语文化。我认为粤剧发扬可与粤语发扬结合,在学粤语中欣赏粤剧,在欣赏粤剧中学粤语。

上文提到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的旅游价值自然不必多说。该馆融合了岭南文化生活的精髓,也坐落在广州城市发展历史中最古老的地区之一,是岭南文化、西关文化传承聚集地。周边保存着广州市完整的旧城空间格局,分布着包括红线女、白雪仙、白玉荣、罗品超等多位粤剧名伶故居。游客到此可以进行“一条龙”式的参观。

综上所述,粤剧应发挥其旅游价值,巩固其文化符号的地位,加深塑造广府精神形象,当人们来到广府地区,便想到粤剧,便想看粤剧。

(三)内容转型

要想做好内容转型,必须先保留好、研究好经典的“旧戏”,这个环节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自2015年起,政府开始组织开展粤剧普查并编纂出版普查报告。保存了上百个粤剧演出影音珍品、近500个经典剧本及一批做工精美的历届戏服、头饰珍品;建立了粤剧音像档案及多媒体数据库,数字化处理图片上万张、视频近300套、粤剧剧目剧本2000多个;拍摄《粤剧传统古腔、大调及牌子示范教材》及古腔例戏《玉皇登殿》《香花山大贺寿》等;开展“粤剧往事——名人名家口述粤剧历史”“粤剧老艺人口述史”“佛山粤剧六十年口述历史工程”“红线女艺术工程”等项目。

从传统曲目上讲,一出戏要常演不衰有几个要素:1.该剧本的题旨击中了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容易引起观众共鸣;2.舞台效果呈现与剧本浑然一体,甚至无懈可击;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能应时代的变化做出适当或微妙的调整。

而从新曲目方面讲,编剧仍需提高从生活中提取舞台艺术的水平,摸透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时代感悟融入粤剧中。粤剧本身就是市井程度较高的剧种,所以更应深入到人民中去,让观众“看粤剧便是在看广府,便是在看广府人民”。同时,表演者的水平也十分重要。前文中提到前有粤剧人才聚集地的八和会馆,那么如今的“八和会馆”便是广东粤剧院。广东粤剧院的历史悠久,艺术力量雄厚,是粤剧界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表演艺术团体。该院以“出人出戏出效益”为立院之本,数十年来造就了几代著名艺术家,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白驹荣等众多老一辈著名表演艺术家以精湛的表演享誉海内外;丁凡、曹秀琴、梁耀安、吴国华、姚志强、梁淑卿、蒋文端、麦玉清、曾小敏等九位艺术家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全国拥有“梅花奖”演员最多的艺术院团之一。

除此之外,粤剧还可以与其他地区甚至国家的剧种跨区联动。如2016年粤剧便与印度梵剧合作,出演了一出《璎珞传》。然而创意虽好,其本土化过程中的剧本改编还是稍有瑕疵。这也再次印证了编剧须深入生活的观点。

六、结语

粤剧历史悠久,不应就此成为历史长河中蒙灰的遺珠。本文通过介绍粤剧、对粤剧现状、粤剧推广做铺垫,从美学创新、文化资源、内容转型三个方面上探讨粤剧这颗“南国红豆”的创新发展之路。

粤剧自身的独特价值除了是广府等地的文化符号,更蕴含着这片土地上乐观而勤奋的人民的精神,是为广府之灵魂。作为广府后人,期待这颗“南国红豆”发芽!传承粤剧、发扬粤剧是我辈青年不可推脱的责任,因为它不单是岭南的瑰宝,更是中国的文化园林中独领风骚的一枝鲜花。

作者简介:

范西莎,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冯婷,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广州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新媒体营销。

猜你喜欢

白蛇传粤剧
“白蛇传”故事中“白蛇”形象的历史演变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浅析戏曲中丫鬟形象与小姐形象的关系
浅析早期日本东宝与香港邵氏合作电影《白蛇传》的美术设计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
从青春版《白蛇传》看川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
白蛇传
今年第12个“粤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