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里归途》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022-02-04史燚燃张晋辉

环球飞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侠片侠义大伟

文/ 史燚燃 张晋辉

电影《万里归途》以2011年利比亚撤侨的真实事件为原型进行改编,讲述了外交官宗大伟等人前往努比亚组织撤侨的故事。影片以写实的影像风格、感人的情节线索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成为2022年国庆档炙手可热的影片。

侠义精神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现代社会,且主要环境空间远在本土之外,“侠义”二字似乎与本片距离极远,然而本片的主人公宗大伟身上却蕴藏着这种精神。

“侠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向往的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在中国传统的诗词篇章中多有体现。“侠义”注重的不是武力的高下,而是品格的贵贱。我国的武侠片与西方的动作片不同,除了武打外形上拳拳到肉与潇洒恣肆的区别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的不同。

我国早期的一部武侠片《少林寺》曾风靡全国,少林寺成为国内无数观众向往的武功圣地。然而这部影片之所以广受追捧、影响至今,原因在于传达了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主题。武打不是目的,更要清楚为何而“打”。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内敛、谦和,不能将“武功”简单地理解为肢体上的肉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正义,方能称之为“侠”。如同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其中就思考了“什么是‘侠’”的问题。

在本片中,张译扮演的宗大伟显然不是传统侠客的形象,不具有俊朗的外表,也没有矫健的身姿。然而在影片开头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宗大伟这一角色传达出的某种精神,在其后的情节中得以逐步揭示。宗大伟自信地迈着步伐走向我国侨民,以沉稳却昂扬的语气向人们喊道:“举起你们手中的护照、国旗,我带你们回家!”话音刚落,观众们便与影片中的角色情感同时迸发,感受到了安稳与振奋。宗大伟并没有用严谨的话语告诉人们下一步的撤侨行动,而是用了简单的一句“我带你们回家”。对于受困的侨民而言,这句话可能更让人感到安心。简单、有力、不拖泥带水,直指心中的渴望。而对于宗大伟而言,他的语言也体现出了其不拘一格、敢于承担的性格,侠义精神在此处已有显露。

随后,在撤侨任务起波澜之时,宗大伟主动选择了留下。其坚毅的面容、果决的言辞,使其身上具有的侠义精神明显展现。撤侨途中,宗大伟为了营救脱离队伍的刘明辉而不幸被穆夫塔抓走。穆夫塔逼迫宗大伟在视频中承认其建立的反动政府的合法性,否则就杀掉他。在生死的困境中,畏惧是难免的,然而宗大伟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毅然选择了拒绝。不屈身于邪恶,不低头于死亡,在敌人的枪口下,宗大伟痛斥了穆夫塔的丑恶行径。正义与无畏的侠义精神在宗大伟身上显露无遗。正如李白《侠客行》中所写:“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正因为他的勇气震慑了敌人,也才能获得新生,宗大伟诠释了什么是向死而生。不放弃同伴,不屈服敌人,侠义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彰显。

家国情怀

我国文化中的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是相连的,侠义不仅是个人精神的体现,更是国家意志的贯彻。我们对一个侠客最高的评价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哪怕武艺再高超,无法施展也是一场空,这个施展之处正是为国家、为人民。我们常说“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与“国”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家也就没有国,有了国也才能有家,所以我们向来的夙愿便是“齐家治国”。

以往我国的多数主旋律影片惯常从宏观角度入手,全局性地进行表现,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影片虽从描述普通民众着手,但同样角色繁杂多样,而本片却全力刻画了一个核心人物— 宗大伟。这种方式使得宗大伟这一角色从整体影像中脱颖而出,更多地带有了武侠人物的气质。当然最终指向的,仍是传统的家国情怀。我国的武侠片中,侠义最终的归宿是家国。李小龙的《精武门》彰显了民族力量,李连杰的《霍元甲》捍卫了民族尊严,最高的侠义精神指向的是国家与人民。

在影片中,宗大伟的孩子即将出生,家庭的责任背负在了宗大伟身上。宗大伟也多次表示任务完成后就专心于家庭,然而当任务出现时,宗大伟依然走向了前线。宗大伟经历过了生死,该知道安然陪伴家庭有多么重要,可他还是选择了再完成一次任务,也许这就是曹植所说的“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只要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就会义无反顾地走向前线。

宗大伟放弃了回家的机会,决定赤手空拳保护一批被困同胞撤离。作为一名经历丰富的外交官,他也必然知晓前路充满了多少凶险与坎坷,但在他做这个决定时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时刻来临的炮火与枪弹也不退却,面对时刻侵袭的危机也不在意,可谓“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影片最让人感慨之处在末尾段落,穆夫塔带领人马再次杀来,要带走白婳与她女儿,除非与他进行一场生死的游戏— 两人用装了一颗子弹的左轮手枪轮流向自己开枪。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与死神较量,一旦输掉比赛不仅仅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毁掉的更是整个家庭。然而宗大伟却决定玩这场游戏,为了哪怕仅仅一个人,这也是职责所在。将所有同胞带回国,不差一人。最后时刻,只剩下一颗子弹,轮到了宗大伟,死亡对宗大伟来说也许是必然的了。

我们无法想象此刻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拿得起枪,亲手终结自己的生命谈何容易?舍生取义不是一个遥远的词语,我们有无数先烈为国家、为人民前仆后继地倒在前进的路上。宗大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向自己的头颅扣下了扳机。宗大伟在那一刻将自己的所有奉献了出去,我们今日的安宁与美好正是由这样伟大的人们用生命换来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宗大伟却依然站立着。邪不胜正,宗大伟的精神让喧闹的敌人彻底陷入沉寂,同伴的安全、国家的尊严被宗大伟用生命得以守护。

我们可以从《万里归途》中看到一种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 不顾一切,以身许国。我国的传统美好品德与精神境界始终延续,并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中获得新生,不断得到新的诠释。

猜你喜欢

武侠片侠义大伟
张大伟作品
Investigat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materials by analyz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diamond anvils cell under high pressure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道义与中和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城郭烽烟又起武侠死灰复燃?《绣春刀2》能不能给武侠电影带来出路?
第三十一个蛋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
侠客与牛仔——对武侠片与西部片的审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