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制作技巧和人文意象
——以紫砂壶《秋海棠》为例

2022-02-03陶长辉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秋海棠筋纹器筋纹

陶长辉

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有着“中国陶都”的美誉,历史上几千年的陶瓷烧制史延续至今,孕育了悠久的陶瓷历史和灿烂的陶瓷文化,在今天随着茶文化的不断传播,紫砂作为陶瓷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已经成为了宜兴的标志性名片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我们了解紫砂艺术的唯一选择。宜兴的紫砂艺术独一无二,紫砂文化包罗万象,紫砂艺人们把手中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泥料,抟制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海棠壶》采用了筋纹的制作工艺,带我们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绚丽多姿。众所周知,紫砂筋纹器作为紫砂造型体系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主要聚焦于花卉果蔬的局部特征,把其中的细节和纹理采用筋囊的形式展示出来,体现出紫砂肌理的质感和层次的丰富性。此壶壶身采用了传统的半月形态,海棠花瓣则是用筋纹的肌理凸显出来,阴阳凹凸,筋囊扩张收缩有力,保持了一种收发自如的完美气度,壶底则是收拢,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壶嘴弯流婉约,出水自带弧度,与之相呼应的小飞把设计灵动自然,端握舒适,壶的颈部也是筋纹密布,和壶身一脉贯通,壶盖压合壶口,丝丝吻合,气密性良好,上面凸起的花瓣部分俯瞰更加的形象逼真,壶钮也是筋纹贯通到底,恰到好处地延续着整体的风格特征。在作者设计和制作筋纹器的过程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才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么细致的筋纹,也是一种对紫砂传统文化的考验和坚守。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海棠壶》,筋纹之美被青灰色的泥料展示得更加优雅动人、婉约多情,同时也能够把海棠在秋风狂扫之后却更加艳丽的优美之态和作者在制作筋纹器时候的那种淡定从容、收放自如的气度更好地展示给我们广大的壶友,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之中用心去体会。

“一夜狂风尽海棠,此花天遣殿群芳。”宋代诗人葛胜仲在描绘天气变化的时候,特意选取了海棠这一常见的植物,在一夜的狂风之后,海棠依旧傲然开放,宛如天上的仙女散花一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中,关于海棠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因为秋海棠还有着相思之情的美好蕴含,“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应该就是对海棠花最美的评价了吧。偷来梨花三分的白色,还有梅花那种幽幽暗香的精髓,由此可见古人对秋海棠的喜爱和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愫,所以在许多的艺术作品之中,海棠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文雅的形式之中可以看到作者潇洒的演绎,特别是用紫砂作为材质的话,配合器物本身的雅韵,将我们的思绪带入冷冷的秋风冷雨之中,面对无数的思量却不知从何说起,所以“一夜秋风尽海棠”的场景搭配凭窗独饮热茶,或许可以抚慰我们的心情。这件紫砂艺术作品《秋海棠壶》就是把我们紫砂筋纹器的特点和海棠花的抽象演绎融合起来,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和制作的技艺技巧,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特质,受到了广大文人雅士的喜欢和亲睐,特别是在今天紫砂艺术受到了高度重视的当下,紫砂筋纹器具有更高的艺术手法和视觉审美,在一种浓郁的人文情境之中饮茶品茗,更能够体会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 语

在所有的紫砂器型之中,筋纹器的成型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更加的长久,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参考也有限,只能够根据自己的不断观察和亲身实践去揣摩其中的奥妙,所以许多的筋纹高手往往只是专注于这一领域,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和沉淀之后,才能够为大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这也是紫砂世代传承、薪火不息的匠心守正,也是我们广大的紫砂爱好者们一直孜孜不倦地去探寻紫砂艺术的真谛之所在。

猜你喜欢

秋海棠筋纹器筋纹
贵州30种原生秋海棠属植物资源观赏性评价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香雾空蒙高海棠——浅析“高海棠壶”的筋纹器之美与花之韵
美丽的秋海棠
秋海棠:植物中的“大家族”
浅谈筋纹器的发展
紫砂茶壶筋纹器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