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青瓷造型文化艺术初探

2022-02-03杨乐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青瓷精神艺术

杨乐平

龙泉市杨乐平青瓷工作室 浙江龙泉 323700

青瓷造型代表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蕴。青瓷作品造型是形态特征最为简洁的概括和描述,人们一眼看到的是造型,造型决定着青瓷作品的艺术形态,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青瓷艺术的本质是抽象造型。创作者通过青瓷造型赋予每一件作品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青瓷造型的外观形态往往比较抽象地表现一种气势、一种精神、一种韵味、一种感觉,给人以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1]。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龙泉青瓷造型成为表现国家民族精神的媒介,成为判断国家文化艺术和审美特征的可靠的试金石。

《莲 韵》杨乐平

《鱼 跃》杨乐平

点、线、面构建立体形态,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形指形状,主要涉及作品的空间尺度、比例、层次关系等。态是指依附外形而存在的直观视觉体态,是其外观情状和神态。传统青瓷造型立足于模仿,以仿生创造为基础,结合一定的实用功能。现代艺术造型则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常常创新运用夸张、神似、变形、拼接等手法来表现个性化精神理念和诉求,有的青瓷造型则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来表达理想和愿望。现代造型强调基本结构的合理与美观,是一种融入工艺美学的理性思考。在全面融合现代艺术的文化理念、造型风格中,展现系统性的美学特征,表达一定的文化内涵,赋予青瓷作品较具高度的美学价值。

一、传统青瓷造型文化艺术

古代青瓷造型尊重自然,讲究物我和谐,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对器物文化内涵的追求、对东方美学的诠释。青瓷造型器型浑朴,大巧若拙,师法自然,追求素朴纯美。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青瓷传统造型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是指强调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创作马的形象以马为观察对象,观马群,摄取马的动态情状,描摹其形态和神采。徐悲鸿是现代画马大师,他曾告诫青年:“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画马必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细察其状貌、动作、神态,务扼其药,不尚其细。”(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早期陶壶,以瓜蒌葫芦为形;早期盘碟皆以切开瓜蒌底端为状。这是我们至今仍然惊叹万年前上山文化时期以大口盆、平底盘、双耳罐为主的陶器类型的主要原因。上山遗址中筒状器、盆、罐、钵、杯等器物造型与万年后的今天相差不大。我们今天的钵碗、瓷盘、瓷盆、瓷罐,甚至双系器鋬,与万年前的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万年前上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形体较高大,胎质较粗糙松软而已。在裴李岗文化等遗址出土的圆底、呈半圆形陶器,有不少就是利用自然物形制略加改进的器皿造型,部分陶器就依据各种瓜果造型,取形会意改造。至仰韶文化时期,为了使器物放置平稳,一改圆底为小平底;为了取用便携,出现卷沿陶罐,这是摆脱自然物体原貌的开始。古人以功用为基础,以自然动植物中的形态为范本创作的造型,直至今天依然让人们受益。生活和大自然是青瓷造型的源泉,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文物衣冠都是造型的范本,只要中得心源。因此,青瓷艺术造型的渊源在于大自然,青瓷造型的灵魂是青瓷人外师造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心感悟和文化精神理念。

(二)天人合一,道器合一

天下惟器,充盈天地之间皆器。《易经·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道高于器。在几千年的传统造物思想发展历程中,我国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底蕴,从周代的《考工记》到明代的《天工开物》,都强调造物“器道合一”。“道”是抽象的精神因素,即青瓷器物传达的意蕴、造型的存在依据、造型创造法则和艺术的审美境界。青瓷造型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物或器的层面,而要能通过造型与道的联通,进入人们的精神领地。商代早期的陶鬲,其造型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方形或圆形,中空、下部为三个中空袋足,这是根据用途设计创作的,其中包含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和猜测,最早呈纵深式,演变发展后呈现横宽式,改变了原始的某种象征主义的意境,以壮硕的圆腹美和线条美表现造型之典雅与韵律和谐美,造型变化,寄托了对生命壮大健康的念想,同时通过轮廓线条表现了器物整体的生命力,体现了艺术的创新。鬲式炉的造型变化语言正传达和承载着精神寄托与美学情趣[2]。“道器合一”联结着中国造物“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识。因此青瓷简洁的造型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是单纯的技艺或技术,包含着通过技艺完善“道”,通达人的精神意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完美造型可以让人进入“天人合一”“道器合一”的境界。

二、现代青瓷造型文化艺术

现代青瓷艺术讲究做一件美好、永恒的事情,以青瓷创新来润泽生命。现代艺术青瓷把形式美感放在第一位。因而青瓷造型是完成自我的最高层次需求,在造型中传达艺术气韵和张力,传达青瓷器物的精气神。

(一)强调艺术个性

现代青瓷造型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区别于如实的描绘或者依形塑造,常常采用概括和抽象的方法,表现自然和现实生活中未见或少见的独特形态。即使一些造型是从自然形态转变而来,也力图摆脱自然形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创作。现代青瓷造型,则希望形成自己的系统造型方式,在不断创作中完善和丰富个性化作品,构建完美的自我造型体系。

(二)突出多元化发展

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哲学思潮和现代科技新发明的双重推动力下,现代青瓷造型艺术产生了多元化发展。以毕加索和勃拉克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融合了艺术与科学的界限,通过对形体的分解与重构消解了古典主义的形体观,创造性地建构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与形体概念。采用四维空间形式,将人体概括为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用立体主义的观察方式予以表现。而带着未来主义时空观的杜尚,希望通过运动使尚未发生的事件表现于眼前。而超现实主义作品则将神秘、想象、梦境等形象汇聚到一起,以创作高度幻觉梦境而闻名于世。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则以非精神领域的空间面积呈现,让时间变成一种意象中的时间。在后现代艺术中将时空表现搭建在新的道路上,让造型艺术更加强调主观表现,追求平面性和符号化,突显艺术个性的表达[3]。现代青瓷造型创作,尝试了透视、时空、变形、色彩等美学规范,现代青瓷造型艺术迥异于传统的美学特征,以不同层面的现代多重建构、创作造型的复杂交互关系,体现了现代艺术人的大胆尝试。

传统文化背景下青瓷造型创新是青瓷人艺术道路上的生命线,造型的美与青瓷人的成长阅历、生活环境、文化素养、思想观念、精神追求等因素密切相关。造型是青瓷人以手工技艺表达艺术感受,、承载华夏朴素哲学理念、体现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传达艺术审美文化的重要形态式样。现代青瓷造型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美好象征和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青瓷精神艺术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龙泉青瓷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青瓷出越窑
拿出精神
纸的艺术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