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思想研究

2022-02-03张远向李华宾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作风党员干部

张远向,李华宾

(1.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2.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继承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基本思想,吸收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全面应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实践面临的新挑战,形成了丰富内容的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五大着力点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为更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工程向纵深发展,切实解决党内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历史眼光,前瞻的战略思维,重点在党的五大作风建设领域着力,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善的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

1.在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上着力,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反映党员党性的关键。一个人入党,首要的是思想上入党,不断锤炼坚强党性,才能对党忠诚、为民解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80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才不会缺“钙”,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能拥有无穷的动力。做到理想信念坚定,才能成为政治上的清醒人、理论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自觉者。

2.在党的工作作风建设上着力,展现作风建设的具体成效。工作作风检验的是共产党人的工作能力,更体现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地恪守和践行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便发布并实施了改进工作作风的中央八项规定,拉开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序幕,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2]307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党的十九大后又公布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习近平总书记崇尚实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号召党员干部 “撸起袖子加油干”,真真切切为人民干实事、谋福祉。针对脱离群众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心中时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3]的道理,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3.在党的领导作风建设上着力,擦亮作风建设的政治底色。“干部作风是人民群众观察评价党风的晴雨表。”[4]领导作风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为民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不可动摇性和不可改变性,但领导作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他不论在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格外强调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反复强调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作风,敢于较真碰硬,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勇于担当,发扬实干苦干的优良传统,善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坚决做到清正廉洁。

4.在党的学风建设上着力,提供作风建设的不竭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历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5]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学习什么、怎样学习,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问题。他号召党员干部在学习时要把握主流方向,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要重点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将之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自觉坚定不移跟党走。他多次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决不能搞理论学习的“空对空”,要坚持求真务实,将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良好成果自觉转化为推动工作、助力发展的动力,积极投身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新时代征程中。

5.在党的生活作风建设上着力,构建作风建设的生态屏障。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政风民风,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扎根基层,深知中国国情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他始终坚持并号召全党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党员干部在实际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生活上相互攀比,爱慕虚荣,迷恋低级趣味,甚至贪污腐化,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的作风出现了问题,根源在于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因此,加强思想教育是关键所在,同时,他格外强调制度和监督的作用,要求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威慑力。另外,党员干部要重视家庭的作用,注意涵养家风,用好的家庭风气推动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改善。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从作风建设的内容、方式、措施和对象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基本特征,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1.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来看,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具有全面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作风问题具有持久性和反复性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下大力气整饬作风建设方面的顽瘴痼疾,强化党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并出台了党的作风建设领域的多项制度措施,涵盖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突出体现了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全面性特征。同时,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还具有创新性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观点新论述,如 ,“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1]468;“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6]。

2.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方式来看,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具有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注重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发挥两者的各自优势和作用,相互促进,协同发力。一方面,强调“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通过道德的力量引导感化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好作风建设工作,“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2]321制定补充完善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如,颁布实施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力量严格约束广大党员干部,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

3.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措施来看,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具有长效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特征。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央即出台八项规定,从身边事抓起,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反对“四风”,逐步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构建长效机制的同时,广泛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陆续进行,对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起到了引导督促的作用。

4.从党的作风建设的对象来看,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具有全覆盖和抓关键相结合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一面旗帜,因此,要面向全党,实现全体党员作风建设的全覆盖。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实践中,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党中央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要求共产党员要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在惩治腐败问题时,既坚决查处涉及高级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又及时处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做到“打虎”和“拍蝇”共同发力。在对全体共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的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带头遵守党的作风和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全党和全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据国家统计局民意调查显示,95.7%的群众认为2020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卓有成效,比2013年提高14.4个百分点”[7]。坚定不移,驰而不息,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思想,并根据实践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将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为紧密联系群众、创造伟大胜利的政党,以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精神风范,继续开创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作风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