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家大行年底个贷不良忙“甩卖”!

2022-02-03非也

金融理财 2022年1期
关键词:对公本金不良贷款

非也

年底各家银行又开始个人不良贷“大甩卖”。

12月,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披露信息显示,该月已有5家大行售卖至少15个不良资产包,即转让个人不良贷款。其中,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银行”)该月已发布9条转让公告。另外,本月还有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分别进行个人不良贷转让。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平安银行已经发布21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全年登记转让的个人不良贷款涉及未偿还本金约为11.9亿,未偿还利息27.41亿,借款人户数合计为5052个。从该行发布的转让公告来看,借款人多以中年群体为主。

2021年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批准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打开了银行降低不良贷风险的另一条渠道。

截至发稿前,已有534家机构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较此前有明显增长。其中,有179家国有大行及分支机构、193家股份制银行及分支机构、109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分支机构、48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据《金融理财》不完全统计,12月已有至少包括5家大型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发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其中平安银行发布最多达到9条。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这可能是临近年底,银行等金融机构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包袱”。另一方面,经过9个多月的实践,整个市场已经基本渡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个贷不良转让估值定价、交易转让等流程更加成熟完善,试点红利将加速释放。

而平安银行无疑是个人不良贷款“解放”得最充分的一家银行。从银登中心来披露数据来看,平安银行今年全年登记转让的个人不良贷款涉及未偿还本金约为11.9亿,未偿还利息27.41亿,借款人户数合计为5052个。事实上,年初银保监会发布《通知》之后,平安银行便在2021年2月8日发布第一期个人经营类信用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成为首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

第一期平安银行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信息显示,当时涉及的本金618.66万,利息1154.79万,本息合计1773.45万,均为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涉及借款人户数20个,最后东方资产竞价成功。

随后,该行副行长郭世邦在今年3月出席银登中心举办的首批不良贷款转让公开竞价现场提到,他认为试点不良个贷转让能让平安银行对个贷不良进行批量出清,快速收回被长期占用的无效资金,“不能再拘泥于‘打包、打折、打官司’的传统手段。”

个人不良贷借款人多为中年人,成交价格打2-5折

根据平安银行2021年转让的个人不良贷情况分析,该行的借款人以中年人为主。

综合来看12月平安银行发布的不良个人贷款转让公告,可以发现借款人主要以平均年龄为42-46岁中年群体为主,或许与此年龄段人群的借贷质量较为优良有关:有较强的还款能力。除此之外,为吸引更多人购买不良资产,平安银行还将房产、北京户口和车牌列到了“项目亮点”中,增加还款的可能性。

另外,平安银行在行业内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成交价相对较低。来看最近的该行第21期个贷不良贷款转让公告,该资产包将于2021年12月29日在银登中心平台进行公开竞价,起拍价为260万元,将近占不良贷款本金余额的5%;而在此前,首批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成交价对应本金折扣率大多落在20%~50%左右。

对比2021年平安银行第一期转让金额可以发现,东方资产以289万元价格成交,对比618.66万元的本金折扣率为46.76%,几乎达到了债权本金5折的水平,比起拍价格100万元则溢价189%。

针对此交易价格下降的现象,业内相关人士表述主要是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参与个贷业务的AMC(资产管理公司)家数减少;二是目前AMC公司主要是做通道业务,但通道费用并不低,基本在1%及以上,而催收机构资金相对有限,这就导致其购买力降低,进而影响了交易价格降低;三是市场上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包并不多。

不过,平安银行结构化金融管理团队总监唐海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批转让的不良资产包的成交价并不具有代表性,由于当时个贷不良市场刚“开闸”,属于卖方市场,因此价格稍高了些,而且资产包的销售也存在一定偶然性;但如今,随着参与者增加,市场交易正逐步回归理性。

回看近两年的数据不难发现,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呈下降趋势。

2019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5%,较2018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19%。2020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较2019年下降0.4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13%。

该行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05%,并未透露个人贷款不良率,但在11月29日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平安银行在各定期报告披露了个人贷款中“其他”项目的资产质量情况本行其他类个人贷款主要包括针对小企业客户发放的经营性贷款以及个人小额消费贷款。

而平安银行如此“大方”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似乎也有迹可循。2021年10月21日,谢永林在2021年对公暨风险开放日上再次表示,随着全行零售战略转型进入第二阶段,对公业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全行负债业务、流动性管理等基本盘上,对公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强调,平安银行要趁着全行稳健发展的时间窗口,借着對公重启的势头,合理配置资源,将对公业务做强做大。

翻看平安银行2021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该行对公业务营业收入331.93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交易银行营业收入增长28.5%。截至9月末,企业存款余额21800.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

猜你喜欢

对公本金不良贷款
关于提升商业银行网点对公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浮世绘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实现银行对公业务发现转型的方式
为您省钱
——买房还息的小技巧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对公押品评估报告贷前审核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