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

2022-02-02王思玥

南方论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变局世界发展

王思玥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9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发展总体态势作出的全新、准确论述,这一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准确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格局深入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论述,有着其深厚的理论渊源。

(一)“大变局”思想的词源追溯

“大变局”一词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清代史学家赵翼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1]此时的“大变局”是指汉初刘邦在选拔人才时,任用了很多出身平民的人,这打破了古代世侯、世卿专政的局面,是前朝从未出现过的情形,所以用“天地一大变局”形容。

回望我国历史进程,曾发生过很多的重大变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深水火热的局面中,面对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李鸿章曾多次强调,中外之局势“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历史的演进中,将李鸿章对当时中国局势的判断演变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社会大变局、大动荡局面生动且有力的表达,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至今人们仍用这个词语来描述重大的国际政局变动。

(二)历代中共领导人关于“大变局”的重要论述

1945年,在中共七大召开之时,毛泽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度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看到一场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变”即将发生,并指出“中国在这一次有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之可能性,为近百年来、五四以来、有党以来所仅有。”[2]毛泽东把“准备应付大事变”作为基本方针,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共七大的路线、纲领,为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着眼于即将到来的变局,提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在面对变局时,有着高超的破局智慧。在改革开放面临深刻复杂的局面时,邓小平统筹兼顾,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提出到“两个大局”观再到正确处理美苏关系等,都带领中国从危局中实现了突破;在世纪交替的大变局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看到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这一时期的基本国际形势,并指出这种世情背景下,我国要积极发展同周边大国的友好关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要维护世界和平,让世界各国、各民族得到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同志总揽全局,从容地应对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全球政经局势变化的关键节点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临危不乱,不但没有回避国际责任,反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任,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充分运用多边外交手段,提出关于全球治理问题的主张,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们对世界变局的深入观察和精辟阐述,对我们应对当前大变局有着重要指导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世界变局作出的重大判断,正是对历代领导人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二、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指世界格局的变化、发展模式观念的变化、生产力布局的变化以及全球问题的变化,即新国际格局、新制度、新工业革命、新全球问题,这四个“新”构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内容。

(一)新国际格局正在形成,国际格局从西方主导走向东西方平衡

所谓国际格局,就是一段时期之内各国间较为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状态和局势。一种国际格局的重构是指维持各国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的打破。冷战结束后,美国就曾试图构建单极世界,但世界各国抓住了时代机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当今时代,世界的力量中心正在逐渐向东方转移,世界多极化更是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

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仍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这种国际形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的力量逐渐崛起,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向东方转移,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国际格局: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格局由西方主导向东西方平衡转变。我们要深刻把握并推动这一国际格局的发展,让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取得优势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打破了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两种社会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者在既斗争又合作的关系中共同发展着。随着现代化不断发展,西方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各国贫富差距的加大、人民失业率的增加、资源的过度消耗等问题的出现,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受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甚至沦为资本控制下的附庸。西方模式所导致的各种复杂问题,阻碍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与发展,这表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仅仅寄希望于西方模式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已不切实际。

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着资源和财富的共有、共享,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对调动人们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近年来经济上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大变局的背景下得以进一步彰显。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迫切需要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和道路选择,而不断为世界发展贡献着智慧与方案并逐渐彰显制度优势的中国,打破了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模式”的初步成功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三)新工业革命的到来,根本上改变西方过去遥遥领先的局面

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将极大加快世界格局的重塑。近代以来出现的大变局均与三次科技革命息息相关;在之前的每一次科技革命中,哪些国家抓住了革命的机遇,哪些国家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没能充分把握住前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导致在这期间,中国的综合国力与西方相比较,始终相对落后。

在当今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人工智能、5G、AI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发,预示着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人们即将进入“智能时代”。第四次科技革命将重新变革国际产业结构与布局,各个国家已陆续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来争夺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这次革命中,各国将处于更加平等的竞争态势,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也增加了我国在这次革命取得优势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借这次“大变局”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四)新全球问题的产生,人类面临着新挑战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也逐渐增强,这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全球问题。例如,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加速了人员的全球性流动,也加速了疾病传播的速度与范围。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政治、经济和国家治理能力上的挑战。这次疫情中,美欧等国应对危机的领导力明显下降,而中国不仅最快地控制住了国内疫情,还承担国际责任,向许多国家的疫情防控提供援助,贡献出中国力量。时至今日,全球疫情仍不乐观,美国将疫情政治化而推行的所谓的西方民主观,更是将全球疫情推向更为严峻的局面。中国则在中共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高效地组织开展抗疫工作并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让大变局下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治理能力、综合国力形成鲜明对比,让社会主义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除此之外,大变局下还存在着虚拟经济过于膨胀、超级资本以及科技陷阱等全球治理问题,这些问题,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国携手,共同面对。

三、习近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具有重大时代性、战略性的判断,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要主动适应大变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更加明确了中国在大变局中的角色定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提出并阐释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深刻判断。

政治的稳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前提,恐怖主义愈演愈烈、难民问题越发严重等社会问题,让西方社会不满情绪日益增加,严重威胁了西方社会的和平和稳定发展。而当今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地走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让中国避免了西方式的系统性危机,并在近些年保持着政治稳定。政治的稳定让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明朗的未来。

在经济方面,中国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积极的因素;中国新经济的优势突出表现在胡润独角兽榜的数量上面。2020年全世界共586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美国233家,中国227家;2021年中国共有301家企业上榜,中国母公司孵化独角兽数量居世界首位;这充分表明中国在近些年来的快速崛起,中美差距的不断缩小。加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还将具有后发优势、人口红利及工程师红利等优势,都将保障我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间中高速增长的保持。[6]此外,中国的军事、科技力量都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中国已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政治、经济、科技及军事等因素的稳定发展,都得以让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保持着上升的态势。这让我们更加明确大变局中中国所处的位置,并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未来的国际环境不断被重塑,中国要抓住大变局带给我们的机遇,准确地认识变局,科学地应对变局,努力实现更大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它适应大变局背景下的挑战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应对大变局所要作出的必然选择。经济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部分,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制度,以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让中国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新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充分及金融领域潜在的风险等结构性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7]实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着力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领域的发展,这让中国可以更好地面对新时代下的战略机遇期,也让中国在全球竞争赢得更大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有利于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治理层面迫切需要革新、区域治理层面也需要深化,在这种迫切需求下,大国应随着全球治理发生的变化采取相对应的政策,以提升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为应对大变局,中国积极贡献着中国力量,展现出了大国担当,并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而不断努力着。当前,中国已经提出了新的全球发展理念并开创出新的合作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为全球治理提供的新方案。

2015年,习近平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指出世界各国应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等几个维度,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9]这是中国在大变局中应对全球问题提出的全新发展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为解决现实的全球性治理问题,培育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体精神而提出的,为大变局下全球性治理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切实可行之策,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已得到显著提升。[10]

四、结语

习近平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对新时代、新历史起点的积极回应。我们既要立足国内,加快发展;又要放眼世界,积极进取。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大变局世界发展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