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售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的质量分析

2022-01-27刘宇文邹耀华

中成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白花饮片药材

谌 宇, 刘宇文, 邹耀华, 伍 勋

(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2)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始载于《名医别录》,具有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等[1-3]。现代研究发现,白花前胡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4-5]。历版《中国药典》对于前胡均有收载,1963年版至2000年版收载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作为其来源;自2005年版起基于分类学、化学成分的差异及“一物一名”原则,将白花前胡与紫花前胡分列;现行2020年版测定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含量[6-8]。

前胡系浙江省新“浙八味”重点发展品种之一,通过企业调研和产地走访发现,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家种已占市场主流。据企业与经销商反映,当前市售前胡饮片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含量不稳定,特别是白花前胡乙素,常常在限度附近,较难保证市场的供应。本研究以前胡中香豆素类成分为指标,分析不同产地、生长环境、部位对其含量的影响,为药材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1 材料

1.1 仪器、试剂与药物 LC-20AD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XS105型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白花前胡甲素(批号111711-201703,纯度98.8%)、白花前胡乙素(批号111904-201804,纯度98.9%)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白花前胡E素(批号B-044-20 mg,纯度98%)对照品(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1.2 药材 共抽检市售前胡55批,均为切制饮片,覆盖了浙江省11个地市。其中,抽自生产单位的4批,使用单位的21批,经营单位(零售)的7批,经营单位(批发)的23批;涉及生产企业共21家,其中浙江省有16家(占比71.4%)、48批(占比87.3%),编号QH01~QH55。

为了使样品更有代表性,课题组还去了前胡主产区,采集不同产地、环境有效药材50批,经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刘宇文副主任中药师鉴定,均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具体见表1。

表1 药材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ACE Excel 5 C18-PFP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21 nm;进样量10 μL。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对照品适量,甲醇分别制成质量浓度为0.126 6、0.130 4、0.104 0 mg/mL的溶液,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药材(编号QH73),包括大小相等的30支,其中10支横向解剖分为根头、根中部、支根3部分,编号1~10;10支纵向解剖取皮层和木质部,编号11~20,洗净,60 ℃干燥后打粉,取粉末(过3号筛)各约0.5 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甲醇,密塞,称定质量,超声(250 W、33 kHz)处理10 min,放冷,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即得。

2.4 专属性试验 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发现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能得到较好分离,空白溶剂无干扰,见图1。

1.白花前胡甲素 2.白花前胡甲素 3.白花前胡E素图1 各成分HPLC色谱图

2.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白花前胡甲素对照品溶液1 mL,置于5、10、20、100 mL量瓶中;精密吸取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对照品溶液各1 mL,置于5、10、20、25、5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摇匀,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结果见表2,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表2 各成分线性关系

2.6 重复性试验 取药材(编号QH73)6份,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 mL甲醇,密塞,称定质量,超声(250 W、33 kHz)处理10 min,放冷,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扣除水分),测得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含量RSD分别为1.2%、0.6%、1.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药材(编号QH73),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于0、12、24、36、48、60、72 h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含量RSD分别为1.0%、0.9%、1.1%,表明溶液在72 h内稳定性良好。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药材(编号QH73)9份,每份约0.25 g,分为3组,每组3份,分别加入白花前胡甲素对照品溶液2、4、6 mL,白花前胡乙素对照品溶液3、6、10 mL,白花前胡E素对照品溶液1.5、3、4.5 mL,挥干溶剂,制成50%、100%、150%水平供试品溶液,在“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3。

2.9 整体检验情况 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按干燥品计算,前胡含白花前胡甲素(C21H22O7)不得低于0.90%,白花前胡乙素(C24H26O7)不得低于0.24%。本实验发现,药材总合格29批,其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合格40批,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合格34批,总合格率为58.0%;饮片总合格50批,其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合格52批,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合格50批,总合格率为90.9%。虽然前胡饮片合格率较高,但合格饮片中有30批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刚超过标准限度,见图2。

2.10 不同部位 图3~4显示,同一株前胡皮部、韧皮部与木质部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差异非常明显,皮部及韧皮部含量明显大于木质部;同一株前胡含量依次为根头部>支根>根中部,可能与其皮/木占比有关,皮部占比越大,含量越高;同一采集时间、同一地块不同植株间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含量变化较大,但白花前胡甲素、乙素、E素三者总量变化趋缓。

表3 各成分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9)

图2 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变化

3 结语

3.1 前胡药材及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与检验发现市场上所售前胡药材及饮片存在以下主要质量问题。①有混伪品的情况,有2批样品掺有白芷,导致含量极低;②有多批样品虽标示为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生产批号,但性状上有差异,存在大小货混批的情况,直径大小差异很大,含量差异也较大,直径大的含量反而较低,可能与皮/木占比有关;③抽检样品中有30批的样品白花前胡乙素刚好过规定限度。通过饮片性状观察发现其中有好几批存在家种前胡和野生前胡混批现象。前胡经过人工栽培,生长年限短,一般1~2年即采收,而野生前胡则可生长3年以上才被采挖,根头部横纹、木栓层、皮层颜色都有所不同[9]。前期产地样品研究也表明野生、山地白花前胡乙素明显高于大田种植,且大田种植的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往往不达标,根据上述数据推测商家会用野生或仿野生的前胡饮片掺入家种中增加其含量的做法;④产地调查时发现抽苔前胡,商品上称为“公前胡”,测其含量总量,为同批正常前胡的一半。同时对其显微构造进行研究,发现抽苔前胡木质部发达,不能作为药用。

3.2 讨论及建议

3.2.1 标准规定的建议 生长环境对白花前胡乙素有较大影响,随着种植前胡的普及率的提高,混掺是导致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测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市场上前胡含量不合格风险较高,难以维持市场的供应。针对现有的情况,建议对其标准进行完善,将现有药典白花前胡甲素和乙素分开计算改为合并,并增加白花前胡E素计算,即“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白花前胡甲素(C21H22O7)、白花前胡乙素(C24H2607)、白花前胡E素(C24H28O7)的总量不得少于1.14%”。理由如下,①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白花前胡甲素、乙素、E素的结构类似,同属于角型吡喃香豆素的凯林内酯类化合物,都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和抗病毒的作用,它们的结构差别主要集中在C-3′,C-4′上;②个体差异较大,总量相近。据上述不同植株间前胡研究表明白花前胡甲素的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相差10多倍,白花前胡乙素的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相差20多倍,个体差异较大,而两者总含量变化趋缓;③中药多成分功效协同的作用特点,着单一成分通常难以完全表征中药的质量[9-20]。

图3 前胡皮部、韧皮部、木质部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变化

图4 前胡根头、根中部、支根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变化

3.2.2 提取方法的建议 2020年版《中国药典》采用氯仿作为提取溶剂,氯仿毒性较大,且蒸干转移过程容易造成实验结果重复性降低,因此参照文献[10]考虑使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实验比较了氯仿和甲醇的提取效果,通过比较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甲醇和氯仿对于目标成分的提取效果基本一致,因此将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这样既简化了提取步骤,又提高实验效率。本研究推测前胡香豆素类成分可能与香气及分泌组织有关,后续会做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白花饮片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焦虑
题雾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