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珍菇营养利用规律探索及出菇特性研究

2022-01-26刘宏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碳源菌丝菌株

刘宏宇,丁 野

(1.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0100;3.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100)

秀珍菇(),又称肺形侧耳,又称凤尾菇、印度鲍鱼菇,属木腐型真菌,隶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蘑菇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主要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针叶林的硬木上,其菌肉肥嫩、味鲜爽口,且营养丰富。秀珍菇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征,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秀珍菇富含β-D-葡聚糖,有良好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其多糖对肝脏具有良好的抗炎症和抗氧化作用,是具有开发为护肝产品潜力的真菌。据相关研究发现,秀珍菇的水提产物、醇提产物不仅具备良好的抑制、延迟癌细胞扩散作用,还具有抑制组胺释放治疗花粉过敏的作用。

秀珍菇是一种兼食用和药用功能的的真菌。但因其在国内的栽培品种较少,对于多品种的适应性和营养利用规律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针对广泛收集到的菌种进行了营养利用规律及出菇特性研究,明确了其适应性和最适配方,为生产者选择合适的菌种及配方提供了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本试验中11个秀珍菇菌株来源见表1。

1.2 试验培养基

试验材料及pH、温度设置见表2。

菌丝的复壮及扩繁(PDA):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20 g/L。

温度试验培养基(CPDA):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20 g/L、硫酸镁1.5 g/L、磷酸二氢钾3 g/L。

碳源试验培养基:马铃薯200 g/L、碳源20 g/L、琼脂粉20 g/L、硫酸镁1.5 g/L、磷酸二氢钾3 g/L。

氮源试验培养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氮源3 g/L、琼脂粉20 g/L、硫酸镁1.5 g/L 、磷酸二氢钾3 g/L。

pH试验培养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20 g/L、硫酸铵1.5 g/L、磷酸二氢钾3 g/L,用1 mol/L的盐酸及固体氢氧化钠调节pH值。

1.3 试验方法

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的测定:将15 mL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φ=90 mm)中,接种直径为8 mm的接种块,置于25 ℃恒温培养箱(温度试验时将培养皿分别放入15 ℃、20 ℃、25 ℃、30 ℃、35 ℃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接种后24 h开始采用十字交叉划线法测量菌丝生长速度,每隔24 h测量菌丝生长量,连续测量直至菌丝直径长至6.5~7 cm,每个处理4个重复。计算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观察拍照记录菌丝长势。

表1 供试菌株Tab.1 The source of test strains

表2 试验材料Tab.2 Experimental material

1.4 栽培试验

按照木腐菌常规栽培料中的“782011”原则,确定培养料配方:78%木屑、20%麦麸、1%石灰、1%石膏。

1.5 培养条件

将灭菌后的菌袋于超净工作台中接种,将培养皿中菌株用直径8 mm打孔器于菌丝边缘打孔20~25个,每个菌袋接入10粒菌种,每个菌株10个重复。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26~28 ℃的培养室内黑暗条件发菌,待菌丝长满菌袋,将菌袋移入温度26~28 ℃、湿度80%~90%、自然光条件下出菇。记录菌丝满袋时间、第一个子实体到最后一个子实体采收间隔、子实体颜色。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菌株鉴定

对收集的12个菌株的ITS区段进行PCR扩增,获得DNA片段,将获得的序列与NCBI (http://www.ncbi.nlm.nih.gov/)核酸数据库进行比对,其中11株与秀珍菇序列相似度高达99%;1株与糙皮侧耳相似度高达99%;下载序列AY696300.1: 秀珍菇()、AY540332.1: 糙皮侧耳()和AY540321.1: 泡囊侧耳泡囊侧耳()作为标准序列,使用MEGA7软件以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其中11个菌株与肺型侧耳聚为一支,另有1个菌株与糙皮侧耳聚为一支,后续将以其中的11个菌株为试验材料继续试验(图1)。

2.2 不同碳源对秀珍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所有秀珍菇菌株的菌丝在所有供试碳源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菌丝整体洁白浓密,但11个菌株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秀珍菇对供试碳源的偏好性为:葡萄糖>糊精>蔗糖>可溶性淀粉>无糖>D-果糖(表3;图2);4号和11号菌株对不同碳源的适应性均较好,生长速度较快活力较高,11号菌株据有最好的碳源适应性,在各碳源上长势均表现良好(表3;图3)。添加D-果糖的培养基,11株秀珍菇菌株除1和5外,其余9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均明显低于无糖或与无糖的无差异,表明D果糖的添加对秀珍菇菌丝生长不仅无促进作用反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葡萄糖在秀珍菇菌株菌丝培养过程中,除菌株10低于蔗糖、菌株11略低于其他部分碳源培养基外,其余9株菌株均明显或略高于其他碳源培养基(表3),由此建议在选择秀珍菇菌种培养基制作中应首选葡萄糖为主要碳源,尽量避免含D-果糖碳源物质的加入。

图1 ML法构建的基于肺型侧耳和其他侧耳属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Fig.1 The phylogenetic dendrogram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and other Pleurotus spp.constructed by using Maximum likehood (ML) method based on the ITS sequences

表3 不同碳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mycelia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2 不同碳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mycelium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3 不同秀珍菇菌株对碳源的适应性Fig.3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to carbon source

2.3 不同氮源对秀珍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所有菌株的菌丝在所有的供试氮源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11个菌株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生长态势并不一致,存在显著差异,秀珍菇对供试氮源的偏好性顺序为:豆粉>硝酸钠>牛肉膏>麦麸>硫酸铵>蛋白胨>硝酸铵>氯化铵>硝酸钙>尿素(表4;图4));9号和11号菌株具较广的氮源适应性,在不同氮源上长势均较好,活力较高;2号、11号菌株不能在尿素培养基上萌发;2号不能在氯化铵培养基上萌发;硫酸铵适合大部分菌株生长,且长势良好,6号菌株的氮源适应性处在所有菌株中游,适应性较好,硫酸铵对6号菌株抑制,使其未能萌发(表4;图5)。综上所述,9号秀珍菇菌株为氮源适应性最好的菌株;豆粉、硝酸钠为秀珍菇菌株广范适应的氮源;尿素、氯化铵不适合作为秀珍菇培养基氮素的来源。

表4 不同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mycelia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4 不同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the mycelium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5 不同秀珍菇菌株对氮源的适应性Fig.5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to nitrogen source

2.4 不同pH对秀珍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所有菌株在供试pH范围内菌丝均能正常萌发生长,11个菌株在不同初始pH培养基上长势不一致,存在显著差异。秀珍菇对pH的适应性为:秀珍菇生长的最适pH值为9(表5;图6);而菌株4号、7号和11号菌株具较好的pH适应性,在不同pH条件下均能较好的生长(表5;图7)。

图6 不同pH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different pH on the mycelium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7 不同秀珍菇菌株对pH的适应性Fig.7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to pH

表5 不同pH值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5 Effect of different initial pH on the mycelia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2.5 不同温度对秀珍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所有菌株在20~30 ℃之间均能良好生长,15 ℃下菌株菌丝生长缓慢,35 ℃下11号菌株可正常萌发生长,但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表6);35 ℃下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号菌株菌丝未萌发生长,35 ℃下10 d后将平板重新置于25 ℃下48 h后菌丝可重新萌发生长,表明35 ℃并未使1号、2号、3号、4号、5号、6号、8号菌株秀珍菇菌株死亡,仅是温度过高,抑制其萌发生长。25~30 ℃条件下秀珍菇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但其极差值较大,不具有稳定性(图8),得知其不稳定性有菌株差异导致,其对单一菌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25~30 ℃为秀珍菇发菌最好的温度范围(表6);10号、11号菌株具较高的生长速度,但11号菌株极差值低于10号菌株,既11号菌株的稳定性优于10号菌株,通过表6可知11号菌株在不同温度的平均生长速度显著优于10号菌株,因此,11号菌株为温度范围适应性最好的菌株(图9)。

2.6 不同秀珍菇菌株的栽培

11个菌株在统一的栽培条件下均能正常出菇,但萌发时间、发菌时间和采收间隔各不相同。其中菌株6号、10号、11号萌发时间、发菌时间较短,采收间隔期较短,生育期比较一致,菌盖颜色均为浅灰白色,为秀珍菇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颜色(表7)。

图8 不同温度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Fig.8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the mycelium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图9 不同秀珍菇菌株温度的适应性Fig.9 Adaptability of different strains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to temperatures

表6 不同温度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6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he mycelia growth of Pleurotus pulmonarius

表7 不同秀珍菇菌株栽培出菇特性Tab.7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growth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的食用菌菌株有不同的营养偏好,且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广泛培养可选择通用的PDA培养基进行培养,单一品种培养时应选择对其菌株最适的培养基进行专一培养。

通过对碳源、氮源、pH、温度、农艺性状测定试验表明,秀珍菇菌株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与郭炜等对秀珍菇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一致;在秀珍菇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中,单糖效果优于二糖和多糖,与多数大型真菌碳源选择上一致,醛糖优于酮糖,可能是由于葡萄糖和果糖在秀珍菇中的代谢方式不一样导致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秀珍菇的最适氮源为豆粉和硝酸钠,郭炜等研究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在本研究中蛋白胨在5、8、10三个菌株中与其试验结果一致,表明蛋白胨为部分秀珍菇菌株的最适氮源,但其在不同的秀珍菇菌株的适应性不同,在不考虑硝酸钠和尿素的情况下,有机氮明显优于无机氮,与前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有机氮源中含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对菌丝生长具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看出秀珍菇最适为pH值为9,故秀珍菇菌丝在偏碱性条件下生长较好。

以往类似的研究多为单一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明确得出单一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本研究同时比较同一菌株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明确了11个品种最适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成,同时探明了广适性的培养基组成。在不明确其最适培养基的情况下,可选择葡萄糖作为最适碳源,豆粉作为最适氮源,初始pH值为9的培养基来培养不同品种的秀珍菇。本研究得到11号菌株在碳源、氮源、pH、温度的适应型上均属良好,其生物活性好,出菇产量稳定,可作为广适性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下一步将以11号菌株为主要推广对象进行小试和中试,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栽培和管理技术。

本研究通过11株不同的秀珍菇菌株验证了不同的菌株最适培养条件具有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同一食用菌物种的不同品种具明显生物学特性差异,且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每一个生产用品种,为使其发菌阶段良好、具有较好的活性,筛选其最适培养条件及培养基是必要的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碳源菌丝菌株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水稻土Fe2+氧化耦合硝酸根异化还原成铵(DNRA)及其对氧气存在和碳源添加的响应*
环境中抗药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甘肃省南瓜白粉病菌对己唑醇抗性诱导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菌丝发菌差咋回事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从进水碳源角度分析改良A2O工艺生物除磷作用
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协同致病菌
适量添加稻壳有利于灵芝菌丝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