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健康生产的环境与营养调控

2022-01-25张敏红

北方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子代氨气饲粮

张敏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00)

1 现代肉鸡产业与健康

1.1 现代肉鸡饲养特点和追求目标

饲养特点:全封闭、大规模、高密度(尤其立体笼养)和长光照;

追求目标:健康生产、效益最大化:多元效益(经济、生态和社会);

四个统筹(“双碳” 时代):产量、健康、环境、品质和安全;

健康+生产性能实际上就是生长+品质。

1.2 影响肉鸡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

一是遗传因素,包括基因、初生重等;二是营养,包括动态营养;三是环境,包括适宜范围、反应范围、疾病范围。 可以概括为一个内在基因潜力,两项外部保障。

1.3 健康与现代肉鸡养殖

1.3.1 概念: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群体关系上都处于完好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1.3.2 生产性能与健康: 动物无明显病状或生产性能正常也不代表动物一定处于最佳健康状况。

1.3.3 亚健康: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诊断。

1.3.4 肠道健康

肠道是动物健康的基石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发动机。 肠道健康要素:组织结构上,完整的肠道黏膜组织形态和平衡的肠道菌群; 功能上,高效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效的肠道屏障功能,良好的免疫功能;情绪上,食欲、行为正常。 新生1 周雏鸡消化系统重量、大小和组织形态发育都非常快,肠道菌群定居繁殖快速。

2 肉鸡健康的环境调控

舍内主要饲养环境因子:一是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等;二是群体环境:饲养密度、群体规模;三是气体环境: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四是光环境:光照颜色、强度和周期等;五是空气微粒和微生物:粉尘、可吸入颗粒、病毒、细菌等。 畜禽环境评价是个复杂的过程,存在非线性、时变性、多变量相互耦合(温热环境、密度与氨气)。

2.1 热环境

概念:温、湿和风的综合效应。

热分区:中性区、舒适区、体温恒定区、应激区。

2.1.1 根据修饰行为判定肉鸡热不舒适的方法

测定偏热刺激2 小时肉鸡修饰行为谱及其时间分配的变化,根据其进行判定肉鸡偏热不舒适。

2.1.2 根据侵扰行为时间分配判定肉鸡偏冷不舒适的方法

测定偏冷刺激2 小时肉鸡侵扰行为及其时间分配的变化, 并根据其进行提早判定肉鸡偏冷不舒适。

2.1.3 根据休息行为谱判定肉鸡偏热不舒适的方法

测定偏热刺激2 小时肉鸡休息行为谱及其时间分配的变化,根据其进行判定肉鸡偏热不舒适。

2.2 群体环境

2.3 光环境

光照通过骨骼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肉鸡生长的分子机制及参数研究:2 勒克斯和5 勒克斯光照强度改善前期肉鸡生长性能。 低光照强度促进肉鸡胫骨生长板发育,骨强度较低。 2 勒克斯光照强度肉鸡生长板较宽, 且肥大区与光照强度成正相关。低光照强度肉鸡血液IGF-1 和生长激素含量高且稳定。 总之,2 勒克斯和5 勒克斯光照强度使肉鸡维持较高生长激素水平,提高骨组织相关基因表达,促进骨组织纵向生长,在不影响采食量的情况下,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2.4 气体环境

氨气对肉鸡健康生产的影响: 氨气刺激肉鸡眼睛,诱发炎症;气管和肺部黏膜纤毛脱落,组织损伤,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氨气可以引起大脑缺氧,抑制采食中枢,降低采食量,甚至出现神经症状;高血氨导致肝脏负荷加重,造成肝脏疲劳及衰竭,增生肥大;肠道绒毛变短或缺失,隐窝加深,pH 值增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

饲料无抗时氨暴露也影响肠道菌群失衡。在呼吸道内增加或减少的31 个属在回肠中也增加或减少。 重要的是,大肠埃希菌、志贺氏杆菌、费氏细菌和肠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都大量增加。

肉鸡舍二氧化碳限值, 评价指标有血常规指标、脏器指数、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 3000ppm 二氧化碳显著升高42 日龄肉鸡血小板数目。 在3000ppm 时出现亚健康,对肺产生一定影响, 不利于鸡的健康养殖。 建议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00ppm。

3 肉鸡健康的营养调控

营养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 “营养学”古代朴素直观思维阶段(起源阶段):公元前3000 年, 我国就有推荐甲状腺肿患者食用海带的记录,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朴素的平衡膳食观点。其次是营养学分析思维阶段: 绝对“缺乏症”和“过量或中毒症”。 最后是营养学系统思维阶段:失衡症。营养学从最初营养缺乏或过量对机体的危害及其机制研究发展到营养对免疫功能、肠道健康和抗病基因表达的研究,再到目前维护免疫功能稳态、促进肠道健康和抗病基因表达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

亚健康产生的重要机制: 氧化稳态失衡导致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应激轴反应。现代肉鸡养殖健康营养干预点主要是防止氧化稳态失衡。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都与营养有关。 早期营养策略:关注胚胎期和出壳后1 周这段时间营养的策略。胚胎期和出壳后1 周雏鸡是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 母鸡和新生雏鸡营养在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3.1 肉种母鸡饲粮锌营养对子代鸡胚发育的表观遗传影响机制

发现母代饲粮添加锌可显著提高种蛋孵化性能和子代鸡胚肝脏金属硫蛋白(MT4) mRNA表达,且与其启动子区DNA 低甲基化和组蛋白AcH3K9 高乙酰化有关,提示母代饲粮添加锌可通过提高子代鸡胚表观遗传激活的抗氧化能力, 以缓解母代热应激引起的子代鸡胚氧化应激损伤。

3.2 肉种母鸡饲粮锰营养对子代鸡胚发育的表观遗传影响机制

发现母代饲粮添加锰, 特别是中等螯合强度有机锰, 可缓解母代热应激引起的种蛋孵化率下降和子代鸡胚死亡率升高; 提高子代鸡胚心肌总SOD 和MnSOD 活性、MnSOD mRNA 表达及抗凋亡基因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且其心肌MnSOD 的mRNA 表达与其启动子区DNA低甲基化和组蛋白AcH3K9 高乙酰化调控有关, 提示母代饲粮添加锰尤其是中等螯合强度有机锰, 可通过提高表观遗传激活的子代鸡胚抗氧化及抗凋亡能力, 以减少母代热应激引起的子代鸡胚发育异常。

当前营养描述为分阶段、静态的,而肉鸡生命和生长是动态的, 这就需要动物营养研究要进入“由静转动”和“由粗转精”阶段。

4 肉鸡健康的环境和营养综合调控

在肉鸡健康的环境和营养综合调控上,现在采取的措施有:饲料添加、基于行为的分级通风等措施优化温热环境; 鸡舍小气候模型和空气有害因子多元控制优化技术;饲料添加、空气喷雾和基于最低目标温度的通风等措施优化空气有害因子技术。

猜你喜欢

子代氨气饲粮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代谢能水平对3~8周龄如皋黄鸡生长发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材用樟树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长期低剂量金雀异黄素导致雄性子代大鼠肥胖及其机制研究
不同种源文冠果优良子代测定
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