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合作的区域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开发

2022-01-21梁慧灵

科学咨询 2021年50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区域资源

梁慧灵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725)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院校提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要求。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强调职业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在多方面开展合作。方案的出台,对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契机。大湾区背景下,区域将以“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为目标,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目前辖区内共有外资企业3000多家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50多家。因此,区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黄埔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将成为各国投资者和来访者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但是,目前区旅游景点英文解说比较欠缺,只有南海神庙及玉岩书院配有零散的介绍。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宣传黄埔区的旅游风貌,更好地推广黄埔区的旅游资源及传承区域文化,笔者所在的学校与区文广局合作,共同开发区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开展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

二、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等数据平台关于“政校合作”研究的记录最早出现在1999年,当时主要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在技术转化方面的合作。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校企合作”的提出促使校企合作研究增多,从而政校合作的研究也逐步增多,研究重点逐步向政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的探讨方面转变。与政府合作的学校也从原来的以高校为主,逐步扩大到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乃至中小学。到目前为止,相关数据平台已有将近900条相关研究记录。而关于“景点英语”的相关研究最早记录在2005年,基本上以跨文化意识及翻译技巧的研究为主,而且相关研究较少,只有80多项,没有关于景点英语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相关研究记录。

(二)理论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我校与区文广局合作,既开发课程及区旅游英语资源,又培养一批区旅游英语志愿者,双方在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方面密切合作。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

教育部2020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把坚定文化自信写进了课程任务,并指出:“各地区与各学校可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教师特长、专业需要及学生实际等,自主确定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我校英语社团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满足学生课外英语需要,还通过英语社团推广区旅游文化,通过学生向国外友人宣传区旅游文化尤其是历史景点文化,帮助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自信。

3.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强调学校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社团活动时,教师通过向学生发布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真实情境的相关知识、尝试自主用英语进行简单介绍的形式开展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到相关的词汇、句型与语篇,掌握旅游景点介绍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掌握了区旅游景点知识,体现了“从做中学”的理念。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政校合作”实质是一种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一般是指“学校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与各级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协作联动。”[1]本研究中的“政校合作”是指在本合作项目中政校双方作为合作主体参与合作项目的全过程——学校与区文广局确立了共同建设区域旅游景点资源、共同培养区域服务人才的目标,通过政校合作协议与方案框定了实施方式、过程与保障机制,政校双方共同进行资源建设与活动实施。“区域旅游景点”指区内主要历史景点、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以及工业旅游景点等共十个区重点建设景点。“英语资源”指根据区文广局的要求,在公众号及相关宣传资料等与区旅游景点相关的英语文本、音频与视频等资源。

三、研究思路与方式

(一)研究整体思路

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政校合作,在获取与区域旅游相关的文字介绍、图片、声像相关资源的同时,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建立政校合作有效机制;通过对英语教师与学生志愿者进行系统的旅游知识与专业英语知识培训及旅游讲解业务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知识水平与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学校英语社团外出采风、景点英语稿件撰写、文本翻译等常规活动的开展进行区域旅游英语资源包括学校学习资源库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学校课程特色建设之路;通过区域英语旅游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师生参与社会服务,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具有区域服务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图1)。

图1 整体研究思路

(二)资源形式与开发路径

区域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建设既是项目目标,也是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部门在落实大湾区背景下区域旅游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素。资源涵盖了供旅游者使用的公众资源与供资源建设者使用的学习资源。由政府部门、英语教师团队、社团学生与技术团队共同开发,所有资源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资源的使用者,他们参与资源建设、管理与使用的全过程,形成了政校共用共管的资源建设与应用体系(图2)。

图2 政校合作的区域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开发路径

学习资源包括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两部分。线上学习资源具有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的功能,也是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2]本项目通过社团活动而非常规教学开展,因此线上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限制,提高学习效率。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学校官网发布,包括区域旅游景点的媒体素材、文献资料、学习手册、稿件及测试等,供项目建设者学习使用。线上资源库实行多层分布式管理,采用“景区——景点——景物”的顺序排列,提供资源上传、资源检索、资源下载、资源使用及资源请求等功能。线下资源以文字材料为主,包括文献资料、学习手册和师生稿件等。学习资源通过政府部门提供、政校共同编制、教师与学生增补、技术团队制作等途径获得。教师指导社团活动、学生学习与实践活动、外出采风与撰稿、志愿旅游讲解服务等都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有效方式。

公众资源指通过政府部门发放或者官方平台发布的区域旅游景点相关的英语资源,也是分为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两部分。包括区域旅游手册(英文版)、公众号景点介绍(英文版)及公众号推文(英文版)。这部分资源是政府需求导向的,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完成,经专家团队及政府部门审核后录用发布。

四、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半的研究,项目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形成了稳定的政校合作模式及合作机制,完成了相关资源建设、公开发表论文两篇,目前正在利用相关资源进行第二课堂特色课程开发。

(一)目标达成情况

区文广局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旅游发展国际化与智慧化,而学校则需要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人才。根据双方需求确定本课题研究目标(图3)——通过英语社团活动,开发系统化的黄埔区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培养一批了解黄埔区旅游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志愿者,提供区域景点英文解说服务,以及通过英语社团的辐射作用,形成可推广的黄埔旅游英语特色项目的目标。目前已经按计划完成了10个景点解说的英语文本、建设了学校网站学习资源库、27名志愿者队伍进行了16次模拟实战活动。 学校社团特色以及课程特色正在形成。

图3 研究目标与达成情况

(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政校合作模式

一般意义上的政校合作中,尤其是在政企校合作中,政府是主导与推手,发挥着统筹资源、战略引领的作用。而本项目的政校双方则是项目建设的两个主体,双方“全程合作”与“全方位参与”,双方是平等互联的关系。鉴于政校双方在项目中的作用与关系,参考保山学院校政合作模式[3],政校双方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双联动、三结合、四进阶、五融通”的合作模式。

图4 区域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建设的政校合作模式

“双联动”是指实施项目的政府部门与学校两个主体共同进行项目策划、实施与监督,在人才培养、学校特色打造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实施动态管理。两个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全面合作、相互制约,实现共建基地、共育人才、共享资源、共促发展。“联动”一词生动地反映了政校合作双方在合作中的双主体地位与共生关系。“地方政校合作过程实际上是地方学校与当地政府共同确立一定目标和组织实施这一目标的过程。”[4]

“三结合”是指学校教育职能与政府职能结合,育人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以及教育资源与政府资源的融合。

“四进阶”是指项目建设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修改、增补、完善等方式完成区域景点的基础资源建设,包括英语文本、音频与视频等。第二阶段是对基础资源进行筛选、专家审核与综合提升,建成符合政府需求的区域旅游平台资源。第三阶段是进一步实施及完善项目,依托与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凝练提升,打造学校旅游英语活动特色。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指导与参与作用。第四阶段则是将本项目的合作成果推广辐射到学校其他专业或项目,促进学校政校合作办学的深化与发展。

“五融通”是指政校通过共同进行区域旅游景点英语资源建设与实施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成果转化五个层面进行融通合作。政校双方共同参与本项目课题研究,并通过资源建设及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培养区域旅游景点英语专业人才,学校师生通过提供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政校双方通过区域历史文化景点的学习与传播共同实现文化传承目标。

(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校合作机制

政校合作机制是“维护和促进政校合作正常运转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和措施。”[5]本项目合作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成立了合作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及监督委员会等,用以指导及监督项目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双方不断完善和优化运行机制建设,借鉴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政、校、院”合作共育农村医学人才运行机制[5],形成了功能较完善、运作较顺畅的政校合作运行机制。九个机制包括指导机制、契约机制、互联机制、调控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与反馈机制,为两个主体、四个组织、五个层面的合作发挥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五、结束语

政校合作共同育人是新型且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也是政府参与学校建设的重要途径。政校合作开展区域旅游英语资源建设是双方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特色打造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形成了符合双方利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本研究政校合作机制比较顺畅,有效地满足了政校双方的需要,在推动地区旅游英语资源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及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达到了1+1>2的效果,实现了社会、政府、学校与学生“四赢”的目标。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区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分割区域
美人鱼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