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疗

2022-01-21

科学中国人 2021年30期
关键词:线粒体生物钟菌群

肠道菌群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睡眠是一个复杂的节律性生理过程,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长期睡眠不足还会使得人们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肠道菌群作为“微生物-肠-脑轴”功能的关键调节者之一,在神经精神类疾病、神经发育等领域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接受睡眠剥夺后粪便菌群的受体小鼠出现外周及中枢炎症水平的增高,以及认知功能的显著受损,并且神经炎症和菌群代谢物水平均与小鼠的认知受损程度显著相关,提示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参与介导睡眠剥夺引起的认知受损,而炎症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中介作用。

研究模式图(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网站)

肿瘤缺氧微环境研究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刘青光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发现,在乳腺癌和肝癌细胞中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以HIF依赖性方式由缺氧诱导表达,PADI4反过来被HIFs募集到HREs,从而参与HIF靶基因转录。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的羟基化和泛素蛋白酶体降解减弱,因此HIFα稳定并转移到细胞核中,其与HIFβ形成异二聚体复合物,进而结合靶基因启动子中的缺氧反应元件(HREs)激活转录。该研究表明靶向HIF和/或PADI4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研发可能是乳腺癌和肝癌患者的一种新治疗策略。

睡眠、生物钟、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平勇课题组总结了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和阿尔茨海默病(AD)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重点分析这些因素对肠道菌群影响的一致性。相关成果发表于Gut Microbes。睡眠和生物钟紊乱(SCRD)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够明确且可能较为间接,比如睡眠障碍或通过影响饮食等行为进而改变肠道菌群,但是早期睡眠和生物钟紊乱与肠道菌群的交互作用可能促进了AD病发。文章强调了睡眠/生物钟紊乱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比如一些肠道致病菌群上升和有益菌群的下降会导致肠道壁膜的损伤,促进系统炎症发生,破坏血脑屏障(BBB)引起脑局部炎症等,最终导致AD。

肝再生增强因子减轻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新机制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安威教授团队发现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ALR)可通过促进Parkin途径的线粒体自噬,保护肝脏免于缺血/再灌注(I/R)损伤。相关成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研究发现,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所致的冷缺血/再灌注(cold I/R)模型中,腺病毒过表达ALR可显著增强肝细胞线粒体自噬,减轻肝脏损伤;热缺血/再灌注(warm I/R)损伤模型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 H/R)模型上,敲减Alr可显著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导致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损伤。ALR促进线粒体自噬的作用与线粒体外膜融合蛋白Mitofusin-2(Mfn2)表达密切相关。

新冠病毒流行变种具有逃逸人体细胞免疫的普遍特点

清华大学药学院谭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腾川等人合作,鉴定新冠肺炎康复者的细胞免疫表位发现新冠病毒变种的细胞免疫减弱的现象。相关成果发表于Cell Reports。新冠病毒的变种为什么能够具有这么强的传染能力?该研究解释了这个原因。文章通过T-Scan技术筛选并鉴定了4条新冠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的关键性抗原表位,而新冠病毒关注变种(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至少突变了其中一条关键性抗原表位,揭示了逃逸人体细胞免疫是新冠流行变种的普遍特点。除此之外,作者筛选到的冠状病毒保守性抗原表位,也为后续的冠状病毒的通用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响应Granzyme B (GzB) 的荧光报告系统(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网站)

新冠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网站)

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新机制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肖国芝团队揭示了Pinch蛋白在脂肪组织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Diabetes。研究发现,在肥胖小鼠和肥胖症患者的脂肪组织中Pinch蛋白的表达较高。在正常饮食状态下,脂肪细胞敲除Pinch基因后并没有观察到健康小鼠明显代谢改变,但下调Pinch表达可有效缓解由高脂饮食造成的肥胖小鼠脂肪异常积累及胰岛素抵抗。此外,Pinch基因敲除会促进肥胖小鼠脂肪细胞凋亡,而敲除脂肪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分子Caspase8后,则可以有效逆转Pinch基因敲除所造成的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缓解等。因此,Pinch蛋白可能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II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鼻咽癌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中南大学熊炜、曾朝阳等发现circRNF13通过与SUMO2结合介导鼻咽癌(NPC)糖酵解。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 Cancer。鼻咽癌是鼻咽部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这项研究鉴定了一种新的circRNA分子circRNF13(circBase ID:has_circ_0001346),它在NPC中低水平表达。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了NPC细胞中circRNF13的增殖和转移。进一步研究表明,circRNF13直接结合并稳定SUMO2 mRNA,通过SUMO化和泛素化的方式上调SUMO2的蛋白水平并促进GLUT1降解,从而抑制NPC的糖酵解过程和增殖、迁移和侵袭。

老人降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伟丽、蔡军团队发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目标为110至低于130mmHg的强化治疗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目标为130至150mmHg的标准治疗。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当前指南基于对老年患者收缩压目标的建议不一致。美国医师学会/美国家庭医师学会指南中的目标低于150mmHg,欧洲指南中的目标为130至139mmHg,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指南低于130mmHg。该研究进行了STEP试验,对我国60至80岁高血压患者中强化治疗(收缩压目标,110至低于130mmHg)是否比标准治疗(目标,130至低于150mmHg)更能降低心血管风险进行了评估。

猜你喜欢

线粒体生物钟菌群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与脓毒性心肌病发病机制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MFN2调控线粒体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智能生物钟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神通广大的生物钟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为什么我们还保留着线粒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