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山区云岭牛产业培育“树苴模式”

2022-01-20罗金旺王开德云南省楚雄市树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曾灼三李庆华云南省楚雄市树苴乡党委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楚雄市云岭肉牛

文│罗金旺 王开德(云南省楚雄市树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曾灼三 李庆华(云南省楚雄市树苴乡党委)

陶少华 董华志(云南省楚雄市树云犇养殖专业合作社)

金显栋 黄必志(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亐开兴*(楚雄师范学院)

树苴乡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北部,深处哀牢山腹地,距楚雄市鹿城镇145千米,北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南华县一街乡接壤,南与楚雄市八角镇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相连,地跨东经100°53′~100°0′,北纬24°54′~25°06′之间,东西横距9.5千米,南北纵距21.2千米,国土面积134.6平方千米。树苴乡境内多为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村落分散在三尖山、打挂山、梳头山、五街河等高山河谷中,山脉纵横交错,沟箐网织其间,最高海拔2700米,最低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为83%和87%,气候多样,年均气温15.7℃,年降雨量870毫米。

树苴乡是典型的农业乡,草山面积广、牧草种类多,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肉牛养殖具有一定的饲草资源和群众基础,农民经济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对肉牛产业扶贫的任务与要求,2019年3月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云南省草动院”)成立了树苴乡肉牛产业脱贫攻坚专家小组,以尽快推动整乡草地畜牧业健康、绿色生态发展,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主要着力于:云岭牛新品种推广;派出专家帮助树苴乡建立乡村振兴产业试验站,用于开展云岭牛产业与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开展对口帮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和合作社为主、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打造全新脱贫产业链,促进当地畜牧业养殖方式的有效转变,对草牧业提供科技服务及培训支撑,以及南方现代草地改良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树苴乡党委政府鼎力打造“企业+基地+农户(脱贫户)+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将云岭牛产业作为“一乡一业”重点培育,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为契机,推动全乡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促进农民快速、持久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一、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1.工作思路。以国内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和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为契机,及时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围绕2019年全乡脱贫,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培育壮大云岭牛产业,推动肉牛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2.产业布局。在树苴乡7个村委会适宜小组大力发展云岭牛产业,重点在树苴乡九街村、迤能村、树苴乡片区扶持发展适度规模云岭牛养殖,建设云岭牛集中育肥养殖基地。

3.发展模式。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脱贫户)+科技”模式,大力发展云岭牛适度规模养殖,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4.发展目标。2019至2021年年底,树苴乡新增云岭牛及云岭牛杂交犊牛1000头(2019年300头,2020年300头,2012年400头),云岭牛产值突破1400万元。之后逐年增加,扩大养殖规模。

二、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工作举措

1.实施基础夯实工程,坚持以养牛户为主体,项目工程引路,抓基础强后劲。成立肉牛产业发展专班,编制《树苴乡产业党建强村富民先锋行动实施方案》《树苴乡肉牛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及2019年实施规划》和《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和2016年两次实施每次100万元的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共建成标准化牛舍7195平方米,青贮窖500立方米,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3.3公顷,改良草山166.7公顷,带围栏草地43.3公顷,购置饲草收割机10台,牛用无绳电子秤1台。

2019年以来,先后争取楚雄市农行、楚雄市农商行“肉牛贷”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常年饲养肉牛5头以上的农户扩模增效。组织动员全乡养牛群众到项目区参观学习,耳闻目染科学养牛的好处;积极按标准盖牛舍建草山,由此标准化牛舍逐年增加,总量达11320平方米。

草山面积逐年扩大,总面积达560公顷,田边地角、路旁沟边见缝插针种植皇竹草,象草已成为树苴养牛群众的新潮;粮改饲成效明显,青贮玉米、小麦、大麦、蚕豆秆糠年储量达1200吨(青贮窖1000立方米,袋装600立方米);常年农田种植一年生黑麦草3000亩,年产鲜草15600吨,年产干稻草、玉米秆、小麦秆、大麦秆2000多吨,有干草收储棚约3000立方米。目前树苴乡肉牛养殖户达3287户,占全乡农业户口总户数78%,牛存栏5882头(云岭牛1032头),其中能繁母牛3022头(云岭牛228头)。

2.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坚持集散结合挖潜力,建中心培大户,积极吸纳脱贫户。培育“123”主体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即建成1个集中养殖示范区(迤能挖补地山)、2个养殖示范小区(大迤能和马家村)、300户常年存栏5头以上养殖大户,目前均已建成。2019年7月,挂牌成立楚雄市树云犇肉牛养殖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采取上下联动,内联外合方式,着力打造肉牛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引导,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疫病防治,推动传统低端的肉牛养殖向绿色、健康、优质肉牛方向发展。

7个村兽医、5个冻精改良点加盟合作社,组成专业服务队,建立健全了树苴乡肉牛养殖档案,共开展科技培训8期,统一防治疫病6次,累计冻精改良6900多胎,推广全价饲料5000多吨;联合楚雄树苴华兴特色种养殖发展基地和楚雄市光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培强316户常年养殖5头以上大户,带动树苴乡3287户农户养殖肉牛6000多头;组织乡域内22户肉牛贩运户开展肉牛收购贩运,3年累计出栏肉牛15000多头,产值2亿多元;动员脱贫户加入合作社,现有386户贫困户(占全乡脱贫户的66%),685头母牛加入合作社,开展科学饲养技术统一培训、品种统一改良、疫病统一防治等统一管理,脱贫户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3.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坚持组织协作扩产提质,切实发挥合作社和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整合各级农业部门支持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0多万元,建成一个50头以上的云岭牛补饲基地,与楚雄云锦达云岭牛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云锦达”)合作,收购散养户6月龄云岭牛杂交牛,集中补饲45天后,高于市场价每千克2元的价格交售云锦达集中育肥;建成一个100头以上规模的云岭牛集中示范基地,现已集中示范饲养52头。

楚雄市种养殖光保合作社、徐昌发养殖大户向云南省草动院引进云岭牛种公牛2头、种母牛2头,向云锦达引进云岭牛种公牛2头,进行场内本交改良繁殖,效果明显,两家现已成功受孕46胎,新增云岭牛32头;由云南省草动院免费提供冻精,乡域内5个冻精改良点通力合作,3年累计放置云岭牛细管1106支,成功受孕1076胎,新增云岭牛1032头,云岭牛扩繁按预期顺利推进,实现了3年发展目标,发展前景欣欣向荣。

4.实施科技增效工程,坚持科技支撑助力加推,靠品种增收益,向技术要效益。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得到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和帮扶。云南省草动院及时成立肉牛产业脱贫攻坚专家小组,组成专家团队,并首次与乡镇签订技术帮扶协议,在树苴乡共同建立云南省委组织部扶贫项目云岭牛产业示范基地。首次与乡镇建立培训帮扶机制,邀请云南省首批高端外籍“云岭英才”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梅塔·瓦那帕教授到树苴调研与授课。2019年以来,专家团队4次赴树苴调研和培训,培训学员280余人,实地对肉牛品种改良、青贮制作、人工草地建设,圈舍标准化建设、规范选址等技术进行指导。

树苴乡政府分批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小哨示范牧场学习培训,组织10余名服务队员和养殖大户参加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大会交流学习。全面推行重大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提高乡村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疫病防控、现代肉牛养殖技术能力和水平。同时,树苴乡政府与云南省草动院建立联系机制,与云锦达合作签订发展合作协议,建立购销合作机制,开拓养殖户市场空间,指导树苴乡专业服务队,开展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肉牛安全生产、粪污利用等环保技术的推广运用,切实提高农户肉牛养殖科学化水平。

5.实施创新提质工程,坚持产经互助良性循环,既做强肉牛产业链,又推广牛粪还田种草。开展高产优质饲草种植与区域饲草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推广青饲料储存及优质精饲料补充饲喂技术,加强对基础母牛高效养殖与犊牛培育饲养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全省肉牛市场的信息收集,及时了解和分析各地肉牛市场运行情况,科学指导肉牛的出栏和买卖。加快推进树苴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冷链物流建设,完善肉牛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多方位拓宽肉牛市场交易平台。

云锦达首次与乡镇签订产业链合作协议,云岭牛高于市场价2元保底回收。树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建立驻合作社首席技术员机制,科技支撑助力加推抓在日常,融入经常,贫困户养殖效益稳步提升。同时,推广牛粪还田种草约300公顷,一条“牛粪还田→种草养牛→牛粪再还田”的良性循环经济链条已经形成。

三、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1.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合作社做好云岭牛扩繁与冻精改良,做好牛群档案、防疫、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与龙头企业对接,养殖户每出栏1头云岭牛及其杂交牛给予合作社补助50元。

2.对云岭牛群体扩繁的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扶持方式,养殖户在云岭牛杂交犊牛新生7天后,合作社建立档案,实施免疫程序。到出栏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养殖户每出栏1头云岭牛及其杂交牛给予养殖户1000元奖励。

3.对用地保障的政策。积极协调国土、林业等部门合理规划肉牛养殖用地及办理审核手续。坚持农地农用、集约用地的原则,鼓励利用荒山、荒地、废弃地等发展种植高大草云岭牛养殖,倡导养殖户进入规模养殖场(小区)集中养殖,提高畜牧养殖和节约用地水平。

4.其他配套扶持的政策。多渠道整合和统筹产业发展资金和争取项目切实加大对云岭牛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肉牛养殖小区或集中养殖区域通水、通电、通路、治污等配套设施问题。

四、树苴乡云岭牛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优质肉牛产业发展专班,定领导、定专班、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对重点养殖示范村,明确2名以上畜牧技术人员专抓,罗列任务清单逐项抓落实。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任副组长,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合作社社长、各村党总支书记为成员,专班下设办公室和成员负责日常工作。

2.落实工作责任。云岭牛产业发展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乡级指导、合作社和村级推进抓落实”的原则,扎实推进实施工作。乡级相关部门做好政策落实、行业指导、资金支持等工作,合作社和各村按照“抓重点、破难点,培育壮大村产业”原则,抓好云岭牛产业发展的推进实施工作。

3.完善发展机制。在实践中完善和落实云岭牛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探索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党组织、党员、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用自己的养殖实践带领群众参与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4.强化考核督查。树苴乡党委、政府把云岭牛产业发展工作列为乡对各村和有关单位站所的考核内容,实行产业发展季度上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

五、综合效益分析

在专家组的现场指导和培训下,2019年3月以来,树苴乡云岭牛产业群体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树云犇”肉牛品牌初具成效,采购商贩络绎不绝,每周调运到各大牲畜交易市场的肉牛7~10车50余头,一条自然环境与云岭牛养殖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循环链“树苴模式”初具雏形,为山区乡镇发展优质肉牛养殖探出一条新路子,树苴乡云岭牛之乡建设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2019至2021年3季度出栏肉牛超过1.5万头,出栏产值2亿多元,受益农户3827户,其中脱贫户386户,真正把“肉牛产业”做成了树苴乡巩固脱贫成果的重点脱贫产业。

猜你喜欢

楚雄市云岭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肉牛口炎咋防治
云岭“普法列车”开到旅客身边
楚雄市公益林管护现状及对策
云岭凭吊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把最美的花儿献给妈妈: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