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畜禽资源普查工作近况

2022-01-20晋美加措旦增欧珠袁齐涛次仁多吉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牦牛普查

文│晋美加措 旦增欧珠 袁齐涛 次仁多吉[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

由于工作基础、交通条件、人文地理等多种原因,第一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未涉及西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未对西藏自治区全覆盖,第二次青藏科考与农业资源普查仅开展牦牛种质资源调查,因此西藏自治区畜禽种质资源家底尚不清楚,许多优势畜禽种质资源情况尚不明确。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将西藏自治区作为重点调查区域,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难度大,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机遇。西藏羊、西藏山羊等都是将一个畜种作为一个整体品种对待,已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品种名录的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驼峰牛、樟木牛群体数量下滑,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西藏自治区畜禽资源概况

西藏自治区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长期的自然选择造就了其独具特色而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西藏自治区主要有猪、普通牛、牦牛、绵羊、山羊、马、驴、鸡8个畜禽种类,其中绵羊、山羊、牦牛占据西藏自治区畜禽资源主体地位,数量多,分布广。目前,西藏自治区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共有18个品种,包含15个地方品种和3个培育品种。西藏自治区15个地方品种分别是西藏藏猪、西藏牛、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驼峰牛、樟木牛、娘亚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类乌齐牦牛、西藏羊、西藏山羊、西藏马、西藏驴、藏鸡;3个培育品种分别是彭波半细毛羊、象雄半细毛羊、雪域白鸡。除此之外,还有江孜绵羊、浪卡子绵羊、昌都黑山羊、尼玛山羊、当雄牦牛、芒康鸡、樟木鸡等优良类群。西藏自治区曾先后引进荷斯坦牛、三河牛、巴克夏猪、约克夏猪等18个优良品种。

西藏自治区畜禽能很好适应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具有抗高寒、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始素材,是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品种资源,也是提高西藏自治区畜牧业竞争力的潜在优势。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2021年6月1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视频启动会议,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全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潘旭春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农科院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在藏全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技术专家组专家参加主会场会议。成立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专家组,结合西藏自治区畜禽资源情况制定印发《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和《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手册》。

2.层层培训,有序开展。启动会结束后,西藏自治区组织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技术培训,邀请区内外专家授课,对各个畜种的鉴别和方案进行了解读。培训主要涉及各地市县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同时发放技术手册,技术培训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建立全区普查信息微信交流工作群,推送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培训会议资料、培训课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普查方案、技术要求、各类普查表格、各市县普查工作汇报等内容。各地市在继区级普查技术培训展开市级普查技术培训,指导各县积极开展普查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普查工作落实落地。

3.上下联动,全面推进。西藏自治区7地市相继召开了普查培训和动员大会,确定普查人员,组织普查技术人员现场培训,并陆续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基层普查人员走遍村村户户,不漏一户一畜进行入户普查登记。西藏自治区普查办和地市普查工作组根据各区县填报情况适时地进行督促指导。同时,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官网推送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工作简报9期,各地市工作简报2篇。

三、主要成效

1.掌握全区畜禽遗传资源情况。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7地市80区县690乡镇5529行政村进行了填报,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录入完成90%以上,基本摸清全区8个畜禽种类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数据精确到群体数量、能繁母畜、种公畜数量,为全区畜禽遗传资源工作奠定了基础。查清了西藏自治区阿沛甲咂牛、日喀则驼峰牛、樟木牛等濒危畜种的最新数据,为下一步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可靠原始数据。

2.发掘一批新资源。2021年9月至10月,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陪同国家专家组分别前往阿里地区日土县,那曲市的安多县、聂荣县,日喀则市的岗巴县、仲巴县和山南市浪卡子县,完成了西藏自治区申报的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的现场审核并通过了现场审核。2021年10月27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一批新品种、鉴定一批新资源,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藏西北绒山羊1个新品种和查吾拉牦牛、阿旺绵羊、色瓦绵羊、霍尔巴绵羊、多玛绵羊、苏格绵羊、岗巴绵羊7个新资源。全区大体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系统新资源填报工作,全区8个畜种均有新资源填报,均有潜力成为新品种。

3.完成西藏驴重点调查工作。

青岛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专家组分别在日喀则市和昌都市进行西藏驴遗传资源先导性调查工作。在昂仁县、定日县、卡若区、察雅县等县区完成61头西藏驴外貌鉴定、体尺测量、采集血液和粪便样本的工作,采集血液样本183份,为后期对昌都地区西藏驴进行基因检测、分析、评价,筛查品种特征基因、标记基因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1.个别区县普查工作重视度低。农业农村部将西藏自治区作为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重点调查区域,将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作为普查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因此西藏自治区普查每个普查人员都身兼重任。然而,目前西藏自治区个别区县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落实效果差,普查技术人员不固定,身兼数职,影响普查工作的质量及推进。目前,普查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一,所以仍存在照片不规范、缺少照片、照片模糊等问题,填报数据异常,群体数量、能繁母畜、种公畜数量逻辑错误等问题。

2.全区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

自农业农村部下达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通知以来,通过新闻发布会、专家访谈等方式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解读,营造良好的氛围。西藏自治区虽然自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工作简报、制作短视频简报等方式进行宣传,但是效果甚微。虽然西藏自治区农牧工作者专业业务能力和畜禽保护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广大民众对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知情少,因此普查工作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部分畜禽遗传资源流失严重。过去,西藏自治区列入国家畜禽资源品种名录的日喀则驼峰牛存栏数量10000头,阿沛甲咂牛存栏数量共计4286头,樟木牛存栏307头,根据最新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系统填报数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驼峰牛资源流失近过去一半,阿沛甲咂牛、樟木牛面临绝种危险。除此之外,由于农牧业机械化、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西藏驴役用性能废退导致西藏驴资源种群数量显著下降,2007年共计存栏数量8.8万头,下降了过去的6倍。

4.重引进轻培育。尽管西藏自治区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畜产品数量增长,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育”的现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投入不足,设施与手段落后,造成品种混杂、资源流失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和工作、资料等方面制约,还存在许多问题。

五、采取的措施

1.强化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保护单位责任落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总结经验,提出西藏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重点工作和措施保障。强化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保护单位责任落实,健全保种场(区)活体保种与基因库遗传物质保存相结合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2.深度挖掘畜禽优异种质、优异基因,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新品种。畜禽遗传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培育新品种、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物资源。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为基础,形成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参与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多元化保护与开发的格局。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牦牛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跟着牦牛去巡山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