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春大米:珍“硒”初心

2022-01-19肖丽

江西农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米业宜春基地

文/肖丽(本刊记者)

宜春大米,天生珍硒。

穿行于江西各个城市之间,每每都能看到这一宣传语。硒,作为宜春大米最天然、最大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接受。

从零到一,宜春大米品牌的承建企业——宜春市袁州区中州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米业”)也经历了几年市场磋磨。“结合宜春区域优势及市场需求,我们将‘珍硒’确定为宜春大米品牌核心定位,争做‘中国硒米第一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接受‘硒’这一概念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州米业总经理梁文晋告诉记者。

以“硒”为贵

硒,是人体和动物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被国内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称为“生命的火种”, 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乙肝天敌、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第21种氨基酸、糖尿病患者的福音”等美誉。但是,硒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其不均的,中国更是缺硒大国,因环境缺硒而引发的人类疾病不在少数,“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就是因缺硒导致的疾病。

然而现实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富硒农业的发展都相对滞后于人们对硒的认识。补硒实际上是一个全民健康工程,但是目前的市场推广体系并没有达到与之相匹配的标准。

我国富硒农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近10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富硒产业逐步发展的同时,富硒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也随之而来。宜春大米在推广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因包装设计、标注等方面标准不明确而产生的问题。

2013年11月11日,国际硒研究学会在合肥揭牌成立,这是一个集合了国际硒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国际科技组织。与此同时,我国多个省市出台了富硒食品地方检测标准,如湖北、陕西、山东、江西、广西等。但当时我国尚未出台富硒食品国家统一标准来规范这一市场。

2017年6月2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推出了新的富硒食品国家标准GB 1903.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富硒食用菌粉》,这被行业看作是政府对中国富硒食品行业的一次大规模整顿,也为中国富硒食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WS/T 578.3-2017《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3部分:微量元素》规定:中国健康人群,成人每天硒元素平均需要量为50 μg,推荐摄入量为60 μg,最高摄入量为400 μg。

国家发布的这一补硒标准,从官方角度给硒行业受众和硒产业从业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数字依据和标准。

“硒”强农业

江西是一个富硒大省,富硒土地资源面积达1.39万平方千米。2019年10月,我省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培育天然富硒农产品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富硒”,把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力争到2022年,全省富硒农业综合产值实现600亿元以上,富硒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富硒农产品认证达到200个以上,省级以上涉硒龙头企业达到50家。

结合富硒土壤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我省规划了“赣西富硒区、赣南富硒区、环鄱阳湖富硒区”三大产业板块,按照“主导产业突出、多产业并行”发展思路,赣西富硒区重点发展富硒大米、富硒中药材、富硒畜禽、富硒康养等产业,赣南富硒区重点发展富硒蔬菜、富硒水果等产业,环鄱阳湖富硒区重点发展富硒水产品、富硒茶叶等产业。通过以上三大产业板块的联动发展,推进全省形成富硒农业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格局。

不仅于此,我省还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建设了一批有规模、有标准的富硒水稻、富硒蔬菜、富硒中药材、富硒茶叶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等种植类示范基地和富硒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突出抓好涉硒企业总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和富硒农产品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的富硒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打造富硒种养示范基地和富硒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带动全省富硒农业发展,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若干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涉硒龙头企业。

做优“硒品”

宜春作为我国三大富硒地之一,获评“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和“世界硒养之都”称号。据史书记载,后汉书《郡国志》有云“宜春南乡有温泉,以生卵投之即熟,水中犹有鱼焉。”这就是明月山温汤镇的温泉,以“富硒”闻名,水质无色、无味、无硫磺气。

中州米业2000多亩连片的富硒水稻基地,就位于温汤镇附近,从明月山上流下的富硒山泉浇灌着这片土地,优质的地理环境和稀缺的富硒土壤,孕育出品质卓越的宜春大米。

“宜春大米”作为全省唯一指定富硒产品,在中宣部建国70周年江西发展成就发布会展出。在2020年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上,中州米业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富硒产业重点企业”。袁隆平院士也曾为宜春大米题词“吃富硒大米,做健康状元”。

虽然成绩斐然,但发展过程依然艰难。梁文晋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在省外经常被抽检、罚款,基本都是因为富硒标准不统一。”

标准是富硒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支撑。现行的富硒标准约有115个,宜春市也制定了7个地方硒标准。但富硒产品要卖向全国,尤其是港澳台地区,甚至国外,就需要采用全国性的标准认证,但国家标准较少且不全,各地标准认证体系差异很大,导致市场认可度低,甚至不敢使用“富硒”标识。

江西省富硒农业研究院宋振江博士认为,我省的富硒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加快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积极向国家部委、“国字号”协会争取一批涉硒国家级名片和荣誉,同时加强富硒品牌认证以及品牌监测。

猜你喜欢

米业宜春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四月轻语
宁夏昊王米业 建优质稻米订单基地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宁夏昊王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创新运营模式 深化为农服务
我的基地我的连
宜春
光明米业长江农场土壤养分等级评价与施肥策略研究
相聚遥望春秋——古船米业有限公司“贺新春劳模、先进、退休职工”代表座谈会偶感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