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挚友何平的三件事

2022-01-18王德滋

银潮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何平教务处工作

文>>>王德滋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

何平(右三)等六人在匡亚明塑像前的合影

何平是我的挚友,我们相识相知已超半个世纪。202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何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1962年,何平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分配来南京大学工作。他在南大先后担任过化学系总支书记、历史系总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处和学生处处长、党办主任兼校办主任等职务。他在南大是职务变动最多、工作最忙碌的干部。1963 年,我从地质系调至教务处,担任副处长。何平的夫人姚平也在教务处工作,为人热情,和我的夫人洪奉青感情融洽。那时,他们家住金银街,我们家住在大钟新村。由于两个家庭频繁地往来,我对何平的接触也多了起来。

何平从不炫耀自己的革命历史,我最近读姚平的回忆录,才知道他17岁读高中时就参加了革命,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东台、如皋、海安一带的农村早就是新四军活动的根据地,他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斗中负伤,成为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

在我的记忆中,何平党性很强,觉悟很高,有三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革”初期,匡亚明校长挨批斗,造反派夺了校党委的权。不久,造反派分裂为两派,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1968 年,接到中央通知,要求做好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当时南大的学制为五年,共有六届学生需要分配,工作量非常大,涉及几千人。工宣队、军宣队不熟悉学校情况,因此感到棘手。因为何平做过人事处处长、学生处处长,熟悉业务,遂被委托主抓这件事。何平需要组成一个专门的班子,除了学生处原来的一些干部参加外,还需要从全校教师和干部当中抽调一些人参加。毕业分配工作政策性很强,而且涉及个人利益,两派都想挤进来。何平同志立场鲜明,态度坚决地说:“我是党的部长,不是‘派’的部长。调人是根据工作需要,不应该考虑这派那派。”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原则立场。

何平离休后,于2000 年检查出患有晚期胃癌,但他的思想并不紧张,与夫人商量后,动了大手术,将胃全部切除。有一次我去医院探视,他谈笑自如,谈论国家大事。他还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阅读报刊。出院回到家中,他与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去他家中探视,在客厅里,何平谈“反腐倡廉”问题,说:“这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的大问题。”“腐败分子是长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必须毫不留情地切除,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他的精神投注于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无胃之人,与病魔斗争了20年。

何平主张改革殡葬,主张死后不留骨灰,向大海、大地撒掉骨灰。他与姚平志同道合,早就与红十字会签订了协议,志愿捐献遗体。

何平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我写了几句感言,希望后辈继承和发扬何平的精神,这是我们对他的最好纪念:缅怀故友,心潮难平。公正无私,清廉自律。立德树人,师生楷模。斯人已逝,精神不朽!

猜你喜欢

何平教务处工作
冒领“死者”补贴,村文书的伎俩终被揭穿
Classroom Interaction:How far is it,Where should we go?
“革命”夫妻战友情
不工作,爽飞了?
好处费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学校教务处在推动学校变化方面的探索
选工作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