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2-01-18唐河辉

成才之路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唐河辉

摘 要:當前,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在持续推进,教育国际化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促进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探究高职学生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国际交流参与等方面的基本现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融合发展,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与创新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路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5-0001-03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基于此,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机会,着力推进符合国际化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新常态。本调研从某高职院校随机抽样选取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针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究。

一、关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访谈

1.调查目的与实施

被试学生所属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工作创新优秀单位、省市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以该校为样本展开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示范性,可提供有益的案例参照。本次调查发出问卷400份,收回问卷400份,有效问卷400份。本次调查利用访谈法、文献法等收集相关资料,通过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

2.调查数据与分析

被试学生的性别比例:男生92人,占比为23.0%;女生308人,占比为77.0%。被试学生主要来自财会、金融经贸类专业,生源地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全国15个省市。调查数据及分析如下。

(1)学生对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调查数据显示,367人(91.8%)认为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33人(8.2%)选择“不明确”,0人选择“不需要”。

(2)学生在学历、技能、出国等方面的自我规划。调查数据显示,328人(82.0%)倾向于“国内学历提升”,314人(78.5%)倾向于“相关职业技能提升”,32人(8.0%)有“海外留学(相对为长期)”的意向,48人(12.0%)表示希望“体验海外留学(相对为短期)”。

(3)如有机会出国学习或游学(研学),学生的想法与意向。调查数据显示,如有出国学习或游学(研学)的机会,学生有参与意向的人数为265人(66.3%),没有参与意向的人数为135人(33.7%)。可见,有国际交流参与意向的学生显著增多。

(4)如有机会出国,学生自评有欠缺的方面。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自己缺乏“跨文化知识”的人数为355人(88.8%),认为自己缺乏“国外安全知识”的人数为290人(72.5%),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外风土人情”的人数为282人(70.5%),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外饮食文化”的人数为221人(55.3%)。

另外,调查数据显示,96.7%的学生没有出国经历,仅有3.3%的学生有出国经历(主要包括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看法,本调研对“是否对中外文化差异感兴趣”也进行了调查,发现近80%的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感兴趣,同时学生普遍具有中国文化自豪感。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校有必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结果与讨论

1.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其一,高职学生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持积极态度;其二,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自豪感,但自评在国际视野形成方面尤其是对国际跨文化的了解比较弱;其三,高职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比较少,如有机会出国学习或游学(研学),学生的参与意愿达66.0%;其四,90%以上的高职学生认为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与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国际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会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常态。本调查发现:其一,如有出国学习或游学(研学)的机会,学生有参与意愿的达66.0%,这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契机;其二,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覆盖面还不广,参与程度还不深,与第三方合作开展科技攻关的能力及国际技术应用实力还不强。高职学生也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缺乏与国际较高层次的资源及信息的链接。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需要以国际竞赛、技术交流、教育合作项目、中华文化推介等为载体,进行多方联动,这将促进广大师生的跨文化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在国际化中进行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多元化融合,逐步形成院校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1.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通常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完全是即时显现,甚至多年以后才会发挥作用,这说明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重任,助力学生实现大国工匠梦,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有德有才的技术技能人才。

2.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家国情怀。高职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社会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看待问题不全面、不深入,但他们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价值观引导,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引导、文化引领等作为培育土壤。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意愿,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价值观和政治素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并学会用国际化视野看待和思考问题,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才。

3.正确认知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育目的是相对稳定的,但教育特征在不同时期是有所不同的。当前教育的国际化、信息化、普及化、终身化特征越发明显,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育形式、评价标准等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教学设备、教育手段及教育教学方法等融入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些均是时代发展赋予教育的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输入的投入、教育输出的结果的呈现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创新。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特征、教育特征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利用大学生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中国文化自豪感,主动承担起青年大学生的时代使命。

4.融通中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

从全球化与本土化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从院校视角看,培养时代新人是各院校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培养时代新人、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其次,要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双向融通。高职院校需要把握学生的成长特点,努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对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教育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融合,需要结合实际,完善机制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因此,高职院校要培養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的深度融合,能够让新时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并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

5.面向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是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要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积极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明显的反权威的话语诉求,辅导员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照本宣科、单调刻板,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加之“话语意图明显”,就容易遭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夯实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面对高职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和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难,辅导员要采取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领学生,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悦纳度、实效性。

6.践行“三全育人”,打造思政育人工作特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打造思政育人工作特色。在各项育人工作中,教师要将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有意识地、科学合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国际语言能力不存在优势,但是他们爱好广泛,组织沟通能力突出,渴望有参加国际竞赛的机会,而这些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建设,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成长意识,另一方面要把握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学生积极打造参与国际技能竞赛的平台,运用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覆盖面、参与度、理念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打造思政育人工作特色。

四、结语

总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加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进行有机融合,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正确认知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通中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国际化深度融合;面向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践行“三全育人”,打造思政育人工作特色。

参考文献:

[1]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姚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6).

[3]霍惠芝,蔡畅.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应对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0).

[4]文君.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贸大方案”探索[J].北京教育,2017(09).

[5]郑洋.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9).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Tang Hehui

(Chongq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ongqing 40216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tinue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alent cultivat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ogn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discuss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work path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oute; talen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