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爱小城湿地美

2022-01-17本刊专稿张丕温

文化产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汾河公园

本刊专稿 张丕温

天气渐渐凉了,入冬后南迁的北鸟越来越多。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群鸟翔集、游人如织,爱鸟人士早早就在此拍照,生怕错过这大好时机。这时,一篇来自山西新闻网的消息让更多人感到了惊喜:报道说介休林业部门近日共观察到120多只黑鹳在介休汾河湿地公园栖息。

看到这一新闻报道,我喜不自胜,抢先一步到湿地公园一睹“芳颜”。湿地公园有一片不小的芦苇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枯萎的芦苇穗子都白了。芦苇深处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中水尤清冽,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池塘中有一群黑色的水鸟正在嬉游,它们游得悠闲自在,还不时地掠过水面,矫健的身姿、炫丽的羽毛在艳阳高照下显得格外美丽。

待我想走近用手机拍照时,它们却机警地躲进芦苇丛中不见了;不一会儿又从远处钻出来继续在池中游戏,但就是不让你靠近。我索性从公园入口处绕了好远的路抵达池边,走到了一处供人休息的木亭子跟前,看到一块木牌上写着国家一级保护珍稀鸟黑鹳的介绍。它们不是人工养殖,而是湿地公园的林木、水、草把它们吸引过来的,这里只是它们南迁越冬的中转站、临时的憩息地。随着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汾河的水质日渐好转,说不定将来这片汾河湿地会成为它们的永久栖息地。

在干旱缺水的山西说湿地好像是很奢侈的事。介休作为千年古县,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被人熟知的是介子推与绵山,还有至今无人能解的千年之谜——张壁古地道。但作为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子民,给我印象最深的变化就是这座小城的公园越来越多,在2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里就有5个公园。除此之外,城边上毗邻汾河的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则更美,给古老的城市平添了几分妩媚与秀丽之气。

公园拥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大湿地类和4个湿地型,总面积683.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69.74公顷,湿地率83.31%,也是我国鸟类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每年春秋季大批水鸟在迁徙过程中都会来此栖息。公园内有292种植物资源、120种野生动物资源。除黑鹳外,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疣鼻天鹅、白鹭、白琵鹭、苍鹭等,另有赤麻鸭、豆雁、绿头鸭、斑嘴鸭等候鸟上千只。

在这块湿地上,树林占了很大的比例,既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汾河的防护林带,密匝匝布满了粗粗细细的白杨树,这是主体,另有大量的柳树、楸树、松柏、金枝槐、山楂树、梨树等,此外还有两个果园。在围挡的公园中硕大的人工湖是经污水处理过排放到这里的中水,有排水口直通汾河。水边有密植的芦苇、蒲草,也有不少的荷花点缀其间,夏秋季节荷叶田田,绽放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里是我心中的一方憩园,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多少次留恋忘返,盘桓于这一方净土,一个人静静地聆听风的嘶鸣,鸟的呢喃……。湿地公园仪态万方的美令人陶醉。

春来时,杨柳率先发芽,“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婆娑杨柳拂堤,袅袅娜娜,风情万种;嫩绿小草露头,青翠可人;布谷声声,冰开河潺,一派春光无限。梨树、苹果、山楂次第花开,洁白如雪,点缀于万绿丛中,格外醒目,让人心生怜爱。暮春时节,这里又是一个很壮观的洁白的世界:飞絮铺满了林间,一夜间宛如下了一场大雪,像一张厚厚的棉被罩住了地面,白茫茫一大片,踩上去软绵绵的。

盛夏酷暑,我喜欢一个人溜进林子里,独享那份凉爽与清幽。礼拜天钻进林中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随便找个干爽的地方,铺张报纸靠在碗口粗的大树上,展开书,读着自己喜欢的文章,微风习习,树叶窣窣,不时还会伴有鸟鸣声。困了干脆就躺在地上,拔一根野草的长茎,嚼在嘴里,静静地观赏着周围的一切美好景象,阳光穿过密林洒在脸上暖暖的,什么也不用想,“心鹜八极,神游万仞”。迷迷糊糊小憩一会儿,真好;仿佛让人进入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梭罗《瓦尔登湖》笔下的美丽世界。

有时邀三两个朋友去果园农家乐小聚,园中种了很多蔬菜,在树下摆一张不大的桌子,点几道可口的农家菜,如苦菜、黄瓜,清爽可口。这里最有特色的是炒土鸡蛋、炖土鸡,鸡就养在园内,不吃饲料,肉质很好。干炸小鲫鱼焦嫩鲜美,鲫鱼来自近在眼前的汾河,新鲜的活鱼,自然品质上乘。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大声说笑,开怀畅饮,热了光着膀子,不必担心雅或俗,想来“竹林七贤”也不过如此,只是莫做刘伶醉,适可而止。

大暑前后,是林子最热闹的时候,这里便是蝉的世界。成千上万只蝉在鸣叫,此起彼伏,长腔短调不绝于耳。这天籁之声是上苍赐于人间的礼物,任何乐器也奏不出这么美妙的乐章。宋代诗人陈德武词云:“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躲在绿荫深处。此音宁与人知,此身不与人欺。”躲在密林深处听蝉鸣宛如欣赏一场音乐会,妙不可言。

深秋了,湿地迎来了一年中最醉人的季节。漫步在林间,树叶、野草的清香和成熟的果香杂陈其间,沁人心脾;山楂树上红红的果子缀满枝头,像一盏盏点燃的小灯笼在摇晃;唧唧喳喳的喜鹊从一个枝头飞到另一个枝头,无疑是在尝鲜,这果子是它们的美食。金枝槐渐渐地由绿变黄再到深黄色,在秋阳的沐浴下显得金灿灿,迎风摇曳着像千万只黄蝴蝶翩翩起舞,美不胜收。

园中的鸟也渐渐地多了,不少南迁的候鸟在此栖息,林子成了莺歌燕舞的音乐场,“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常见的美景。汾河水清粼粼地流淌,拦河坝成了一个大水库,树木高大墨绿的浓荫倒映在水中,群鸟翔集,如梦如幻。有垂吊者悠闲地坐等鱼儿上钩,有牧羊人放牧,更有一个个骑行客飞驰急驶。夕晖晚照,河长水阔,长桥卧波,想到王勃诗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美景随处可见,真是赏心悦目。

每年秋天我都会去果园里买苹果,热情的主人会挎个包带着你来到树下,任你在枝间选果,直到满意为止。出于口感的喜好,我一般选红富士,甜脆中带微酸,吃着爽口。这里不用担心出现打药剂、上腊等的问题,尽可放心地摘、放心地吃、安心地买。

北风潇潇,枝头的树叶枯萎变干,林子里铺了一层厚厚的树叶。冬天到了。挺拨的白杨卸掉了大半年的盛装,枝杆直立如剑戟刺向蓝天。冬天是寂寥的,有几分萧杀。天气晴好的星期天,我也会到这里转转。脚踩在一层层枯叶上,还能闻到叶子散发的淡淡清香气。树的年轮又长了一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尘泥更护花。”落叶又何尝不是呢?它比花更厚实,是要腐要烂变作肥料去滋养树的根,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不然那树干怎会一年比一年的粗壮呢?

到了冬天,这片林子又是另一番天地,这里是麻雀、喜鹊、乌鸦的栖息地,远远地便能听到它们的吵闹声。我称它们是这里的“三剑客”。它们不是候鸟,是林子里的主人,终生在此栖息,生儿育女,祖祖辈辈,不离不弃。它们也是树林的“清道夫”,附近庄稼的“保护神”,它们是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保护自己的家园,与林子同呼吸,共命运。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在一马平川的介休,很难见到的野鸡竟频频出现在林子里,不时传来特别的“咯、咯、咯”的叫声,幸运时还能碰到飞过的靓影,让人惊诧不已。

如果说湿地是我们生存家园的“肾”,它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有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那么树林则是我们家园的“肺”。它不仅保持了水土不流失,涵养了水源,使汾河母亲河一天天变清变美,更吸纳、消化了大量的有害废气和尘埃,隔断了噪音污染,还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净化了环境。

如果漫步在这片林子里,清新舒爽的空气、满眼的绿色会让人有种世外桃源般的感觉,林子与汾河清流,各种水鸟、草类、人工湖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美化着这个城市的环境,呵护着我们的美丽家园。这里也成了城里人、附近孝义人节假日的打卡地。成群结队的游人,或租船乘兴于碧波蓝水间,或沿着平展的步道健步如飞,或一家人共骑一辆四人单车其乐融融地享受锻炼的乐趣,或几个友人自带乐器伴奏放声高歌畅享幸福生活的美好。这么舒适宜人的乐园谁能不爱?

猜你喜欢

汾河公园
陪汾河走一走
山西省汾河二库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名单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陪汾河走一走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夏日公园
在公园里玩
汾河水韵
秋天的公园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