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022-01-15容向荣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容向荣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体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关注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对于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提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体育训练效果,帮助学生形成体育健康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策略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曾说道:“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是中国战略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国领导人都非常关注青少年健身运动发展,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体育锻炼。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责任重大,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和发展人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训练的有利条件,在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当如何开展?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意义

体育教育绝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开始形成良好自我的认知,培养良好的品德,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在体育学科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体育学科具有竞争性、团队性等特点,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竞争观念。另一方面,体育学科以实践为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最好途径,可以把体育学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学科的教学作用。除此之外,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使得体育教学面貌不断改变,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宣扬优秀精神

在体育运动中就蕴含了丰富的体育精神,而这些体育精神就可以作为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将体育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的展现出来,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继承和学习优秀的体育精神。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发送一些具有体育精神的教学视频,从而营造出思想品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图像的情境内容感受体育运动中的竞技、拼搏以及爱国精神,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比如,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优秀运动员比赛的精彩图片,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运动员在受伤后仍然参加体育竞赛的案例,让学生学习运动员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意识。再比如在体育与意志品质培养方面,笔者也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残奥会”运动员的精彩视频,和学生一起观看运动员的竞技比赛,让学生感受运动员的坚强意志和优良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总而言之,信息设备可以为体育教学营造真实的体育情境,强化了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真实体验。

(二)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目标

在初中体育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和体育教学的目标进行融合,体育教学的目标指的是学生在体育课堂训练中所必须要达到的高度,通过设置体育目标让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在体育教学时需要结合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制定体育课堂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巧,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比如在教学“体育学习的目标设置”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体育运动技巧,笔者在教学中以耐力跑教学作为案例,结合体育课程的标准,为学生制定了学习耐力跑的课程计划,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掌握耐力跑的动作技术”“通过学习耐力跑动作技术提升800米、1000米跑的能力”。在坚定的理想信念下,克服困难,从而为中考必考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合作与对抗类的体育比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体育竞争观念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大多数初中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体育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尤其是对抗类的比赛,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且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在球类项目教学时,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比赛项目:例如篮球的运球接力比赛以及足球运球接力比赛。2V2,3V3或5V5篮球、足球对抗赛,同时让有一定篮球、足球基础的学生担任裁判,笔者则对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与纠错,培养学生在对抗中形成良好的竞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学生在这样的比赛过程中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保持了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四)体育考评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一直以来,在初中体育中衡量学生体育学习的指标就是体育成绩,只注重体育成绩而忽略思想品德教育显然是相矛盾的。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笔者认为可以在体育考评过程中增加思想品德考评指标,同时也能够更加展现出体育考评的公正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一方面,体育成绩作为学生考评量化依据,可以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另一方面,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团结拼搏、努力合作的精神也是体育学习的表现,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成绩,提升自己的信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测评中,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学习压力大,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广大的体育教师可以融入德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提升体育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花美林.探析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31):115-116.

[2]黄城文.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3(8):151-151.

[3]黄彦.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2020-4):49-51.

(作者單位:江门市新会区创新初级中学,广东  江门  52900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