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Meta分析

2022-01-14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健步柔韧性北欧

吴 进

(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健康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热点[1]。定期参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大有裨益,可以改善机体心肺健康、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2]。帮助老年人选择合适且高效的健身方式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至深至重的后效和意义[3]。

健步走是国内外老年人参与频率最高的健身运动[4-5]。例如,来自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指出,在澳大利亚有43%的65岁以上老年人会参与健步走,这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只参与健步走[6]。我国老年人从事体育锻炼项目虽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但总体而言健步走最受欢迎[5]。

北欧式健步走(Nordic Walking,NW)或称执杖走(Pole Walking,PW)要求运动者双手持握登山杖进行健步走,在行走过程中提高了上肢的活动。运动时吸氧量、心率以及热量消耗均高于徒手健步走[7]。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外有关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健康效应的研究数量较多,但由于干预方案、结局评价工具以及受试者特殊性等因素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且缺少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的系统评价,不利于老年人参与北欧式健步运动方案的制定与开展。这突显出探索老年人参与北欧式健步走的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本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健康促进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旨在探索老年人从事北欧式健步走的锻炼效果,为北欧式健步走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严格遵守《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要求并根据PICO原则设计研究方案。

1.1 文献检索

检索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 “nordic walking、nordic poles walking、polestriding walking、poles walking、elderly、aged、old subjects、older adults”等为英文检索词,以“北欧式健步走、执杖走、北欧走、老年人”等为中文检索词,对PubMed、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portDiscus、中国知网和万方5个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自各数据库建立起至2021年7月18日,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以及会议论文。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实验。2)研究对象为年龄在55岁以上的普通老年人。3)实验组干预措施为北欧式健步走,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健步走、健康知识讲座、拉伸与力量训练等干预手段,持续时间≥5周。4)结局指标包括:力量指标:握力、肱二头肌弯举、坐-站测试(Chair-stand test)、最大伸膝力量;有氧耐力指标:抬腿测试(2-min step test)、6分钟走测试;柔韧性指标:坐位前伸展(Chair sit & reach)、上肢活动度测试(back scratch);平衡能力指标:闭眼单脚站立、Berg量表、综合平衡测试;体成分指标:BMI;行走功能:计时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5米快速走。结局指标完整,基线可比。

1.2.2 文献排除标准

1)未明确交代研究类型。2)无法从文献中提取完整的结局指标。3)无法获取全文。4)重复文献。

1.3 数据提取

由两位经过培训的检索人员采用独立双盲的方法提取文献,并记录关键信息,包括:研究编号、第一作者、发表年份、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受试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干预方法、干预持续时间、频率、周期、结局指标。

1.4 质量评估

研究人员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以及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hysiotherapy Evidence Database,PEDro)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当存在分歧时共同讨论决定。

1.5 统计分析

采用RevMan 5.4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和绘制图表。采用卡方检验并结合I2统计量定量判断异质性。当p≥0.1,I2<50%时纳入文献间异质性较低,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p<0.1、50%≤I2<75%时,具有中等异质性;当异质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或分析异质性原因(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Meta回归)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当p<0.1,I2>75%,各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效应值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of Difference,SMD)及95%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477篇,其他途径补充1篇;其中英文472篇,中文6篇,并在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中删除177篇重复文献,去重后保留301篇;阅读标题及摘要,剔除265篇;阅读全文后排除24篇。经研究者独立筛选达成共识,最终纳入12篇RCTs研究,均为英文期刊论文。文献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实验(表1),涉及492名被试,年龄范围在55~90岁之间,其中6项研究均针对女性,其余6项研究为男女混合。实验组干预措施为北欧式健步走,对照组干预措施包括传统健步走、健康知识讲座、拉伸与力量训练等。

表1 纳入研究文献基本特征

2.3 方法学质量评估

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12项研究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且交代了受试者基线情况,具有平行可比性。有3项研究明确表明并严格执行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随机数字表和计算机随机)。所有研究均未采用参与者盲法,但有2项研究使用了评定者盲法。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风险偏倚结果如图2和图3。使用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研究中包括4篇高质量和8篇中等质量文献(表2)。

表2 各文献PEDro量表得分情况

图2 总体偏倚风险评估示意图

图3 各文献风险偏倚评定结果

2.4 Met a分析结果

2.4.1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肌力的影响

1)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肌力的影响

5项研究(n=186),共6组数据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肌力的影响,5项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16%,p=0.3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上肢力量(SMD=0.77,95%CI[0.50,1.05],p<0.000 001,图4)。

图4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力量影响的森林图

2)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响

7项研究(n=279),共8组数据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响。其中6项研究使用坐-站测试评价老年人下肢力量耐力,且存在中等异质性(I2=67%,p=0.009),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将Panou等(2019)的研究剔除后,组间异质性较好(I2=26%,p=0.2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下肢力量耐力(MD=1.52,95%CI[0.62,2.42],p=0.000 09,图5)。另一项研究使用最大伸膝力量评价老年人下肢最大力量,同质性较好(I2=0%,p=0.9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最大伸膝力量可能没有显著性影响(MD=-0.39,95%CI[-19.34,18.56],p=0.97,图6)。

图5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力量耐力影响的森林图

图6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最大伸膝力量影响的森林图

2.4.2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有氧耐力的影响

6项研究(n=296)测量了干预前后老年人有氧耐力指标,其中5项研究选择正向测量工具,而1项研究选择反向测量工具[13],因此实际纳入Meta分析的研究数量为5(n=231)。5项研究间存在中等异质性(I2=66%,p=0.02),异质程度可接受,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有氧耐力水平(SMD=0.47,95%CI[-0.01,0.95],p=0.05,图7)。

图7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有氧耐力影响的森林图

2.4.3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

1)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柔韧性的影响

3项研究(n=71)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柔韧性的影响。3项研究间存在高度异质性(I2=92%,p<0.000 01),对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将Panou等(2019)的研究剔除后,组间异质性较好(I2=0%,p=0.4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柔韧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D=-1.42,95%CI[-6.54,3.70],p=0.59,图8)。

图8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上肢柔韧性影响的森林图

2)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柔韧性的影响

4项研究(n=195)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柔韧性的影响。4项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7%,p=0.3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下肢柔韧性(MD=3.72,95%CI[0.76,5.78],p=0.01,图9)。

图9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下肢柔韧性影响的森林图

2.4.4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

5项研究(n=160),6组数据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36%,p=0.1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SMD=-0.12,95%CI[-0.46,0.22],p=0.49,图10)。

图10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森林图

2.4.5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行走功能的影响

7项研究(n=264)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行走功能的影响。其中5项研究(n=213)使用计时走测试评价老年人步行稳定和灵敏性,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57%,p=0.0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行走稳定和灵敏性(MD=-0.48,95%CI[-0.72,-0.25],p<0.000 1,图11)。另2项研究使用5m快速走评价老年人行走速度,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16%,p=0.28),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行走速度可能没有显著性影响(MD=0.11,95%CI[-0.03,0.24],p=0.13,图12)。

图11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步行稳定和灵敏性影响的森林图

图12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步行速度影响的森林图

2.4.6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BMI的影响

4项研究(n=163)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BMI的影响。4项研究间同质性较好(I2=0%,p=0.8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对老年人BMI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D=-0.84,95%CI[-1.83,0.66],p=0.10,图13)。

图13 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BMI影响的森林图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系统回顾北欧式健步走干预措施对改善普通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分析截止目前该领域发表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旨在探索老年人从事北欧式健步走的锻炼效果,为北欧式健步走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依据。

现有研究认为,相较于传统健步,北欧式健步走可以通过提高运动时肌群的激活程度,进而促进肌力发展,且上肢肌肉的激活程度要优于下肢[20]。本研究结果表明,北欧式健步走能够促进老年人上肢及下肢力量耐力,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然而,不同研究对下肢肌力提高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行走时的路面情况有关,例如Takeshima等的研究是在平坦的沥青路面上进行[17],而Lee等的研究则是在跑步机和户外山地或丘陵中进行[10],具有一定坡度,对下肢肌群刺激更加深刻,肌力提升更显著,提示研究者可以就不同坡度北欧式健步对下肢力量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仅有1篇RCTs研究涉及下肢最大力量导致结果可靠性较低,因此需要更多研究验证北欧式健步对老年人下肢最大力量的影响。就上肢力量而言,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提高握力以及肱二头肌肌力[21],基于这一共识,有研究探讨了佩戴不同重量手杖对上肢肌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加手杖配重虽然可以刺激手臂前摆时肱二头肌,但对生理及生物力学指标无影响,因此不建议增加手杖配重[22]。

关于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有氧耐力的影响,已有研究认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有氧耐力水平。例如,一项实证研究表明,经常参与北欧式健步走的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摄氧量[23]。另有两项综述性研究均得出了相同结论[24-25]。本研究与已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机制可能在于长期的北欧式健步走一方面提高了老年人心脏的泵血机能,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机体摄氧量[26]。另一方面,乳酸清除效率的改善,为机体长时间运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两者共同作用提升有氧耐力水平。另外,运动强度是影响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往往是通过标准化的心率估算运动强度,未考虑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因此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考虑个人最佳的健步走速度对个体有氧耐力的影响。

关于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现有研究多关注下肢柔韧性,认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提高老年人下肢柔韧性,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对纳入研究的干预方案分析后发现,有些研究在每次干预前会指导受试者进行热身活动,且未公布热身活动的具体内容,如果热身中涉及拉伸动作,那么将无法确定是热身运动还是北欧式健步走改善了受试者的下肢柔韧性,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就上肢柔韧性而言,不同研究间的结果存在差异。例如Parkatti等[9]和Takeshima等[17]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另外,有证据显示上肢柔韧性的改善依赖于针对性的专项练习[27]。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在北欧式健步走训练的基础上融入专项柔韧素质练习,探讨混合干预对老年人柔韧性的影响。

现有研究就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似乎尚未达成一致,本研究呈现阴性结果。对纳入文献的平衡能力测量指标与对应结果归纳并分析后发现,采用单脚站立测试的研究多倾向于阳性指标,而采用其他测量方式如Berg平衡量表[12]或综合平衡能力[17]的研究多倾向于阴性指标。因此,可以推测不同的评价方式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差异。单脚站立测试较为单一,仅能体现被试静态平衡能力[28]。而采用随机性更高,且更为综合的测试工具能充分反映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综合平衡能力的影响。此外,基线平衡能力较好的受试者在接受干预后往往会出现阴性结果,同样会导致研究结果不准确。因此,在未来研究中须全面考虑平衡测量指标与受试者基线水平。

纳入研究中共有7篇涉及北欧式健步走对老年人行走功能的影响,其中5篇采用计时走测试受试者行走时的稳定及灵敏性,结果表明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行走稳定和灵敏性,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9]。其原理可能在于北欧式健步走提高了受试者下肢力量,同时上下肢配合更加协同,从而增加了行走时的功率输出与稳定性[30]。2篇采用5米快速走测试受试者的行走速度,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8,12],对干预方案分析后发现Figueiredo等[12]研究中被试主要为处于康复阶段的老人,身体情况较差导致干预前后步行速度无显著提高,提示未来研究中需要提高被试一致性,进一步验证该指标。

BMI是反映身体肥胖程度的“金标准”,超重或肥胖对老年人的危害更深[31]。一项关于北欧式健步走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Meta分析研究中指出,北欧式健步走对受试者的BMI并无显著影响[32],与本研究结果相左。这可能是由于干预方案不同造成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基线身体素质与体力活动水平低,所接受北欧式健步走的强度和量稍低。须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显示北欧式健步走能够显著降低老年人BMI,但纳入文献中均未交待是否严格控制了被试的饮食摄入。因此,须谨慎对待本研究结果,同时还需要通过更多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4 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干预方案(时间、周期、频率等)的差异、被试者变量、环境因素等额外变量均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

1)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相对较低,所有研究均未采用参与者盲法,大部分研究也未明确评定者盲法,只纳入中文及英文文献,可能产生语言偏倚。2)纳入文献中结局指标不统一,可能增加异质性。3)被试基线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结局指标可能受到被试已有运动素质的影响。4)具体干预方案在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分析时难以细化,可能产生偏倚。5)缺少长期的随访数据,难以评估干预的长期效应。

5 结论

本次分析的目的是评述北欧式健步走对促进老年人体质健康的作用,包括提高肌力、发展有氧耐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平衡能力、提高行走功能以及体重控制6个方面。结果表明,北欧式健步走有利于提高老年人下肢肌肉耐力、有氧耐力以及下肢柔韧性以及行走稳定和灵敏性能。在平衡能力、下肢最大力量、步行速度以及体重控制方面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同质性较好的研究提供更加强健的佐证。综上,北欧式健步走具有一定的潜在健康价值,值得在老年人健身中推广。

猜你喜欢

健步柔韧性北欧
北欧纯电小钢炮 沃尔沃C40
老年人健步走要点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怎样健步走才科学
健步走在产业扶贫路上
——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
北欧投资与风险防范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北欧有个“军火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