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

2022-01-13张艳萍张伟平

山西青年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学术分析

张艳萍 张伟平

1.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3.湖南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要求,学术英语EAP列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提高阶段的课程。Bruce[1]指出学术英语课程是需求驱动的,它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的需要。杨惠中[2]提到越来越多国内高校已经开设学术英语EAP课程,大学英语教学中呈现出学术英语教学的高潮。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将面对更多来自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需求,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了专业与英语学习,考虑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革。

一、需求分析与学术英语EAP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最早于1943年提出需求理论。Richterich[3]最先运用需求分析理论到英语教学中。Hutchinson & Waters[4]指出任何课程的设计都是基于学习者的需求。王银泉[5]基于需求分析,提出了建设大学英语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柯应根[6]认为需求分析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可应用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张艳萍[7]讨论根据学生需求设置模块化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从而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蔡基刚[8]指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应向专门学术英语转移,才能充分满足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截至目前,国内对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学术英语EAP课程构建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零散。罗娜[9]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来了解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英语需求;黎闯进[10]在需求分析基础上强调加强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建设,关注教材及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李韬等[11]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学术英语需求分析多关注学习者,而兼顾教师、教材和社会需求等角度进行的分析研究不多。本文主要从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师需求两方面,从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角度,运用需求分析理论设计开展学术英语EAP实验教学,并进一步构建适应不同层次的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学术英语EAP教学模式。

二、基于需求分析的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

(一)需求分析问卷调查

本文研究将根据需求分析设置调查问卷。调查拟回答的问题有:

1.学生希望开设具体什么内容的学术英语EAP课程?

2.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学术英语EAP课程的学习情况怎样?

3.学生希望以什么方式教学及考核学术英语EAP课程?

4.教师希望从哪些方面对学术英语EAP课程进行改革?

调查共回收186份学生答卷。学生均是本科二年级学生,在最关注的学术英语教学内容方面,学生普遍关注和自己专业内容相关的学术英语,也对学术论文写作及发表较为感兴趣;关于目前学术英语课学习中的关键和难点在哪,缺乏学术英语相关写作经验的学生人数占到56%,对于学术英语词汇及表达不了解的学生占到40%。关于以什么方式开展学术英语教学,65%学生愿意尝试分层次学术英语教学,对于混合式教学63%的学生表示接受,近80%学生希望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时间各占总学时的一半,68%的学生希望老师开展教学前给学生资料提前了解信息,线下对于学生的问题能及时解答讲解。对于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的考核方式,82%的学生希望有平时成绩考核,设置题目学生中63%的人数希望有开放式的题目,而对于网络考核37%的学生表示愿意尝试。调查采访了四位教师。教师反映学术英语EAP课程教学内容中专业英语术语较多,提高了教学难度。同时,学生普遍学术英语知识薄弱,不同专业的学习侧重不一样,教师不但要授课讲解语言知识,同时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提议分层次进行学术英语教学,而对于线下课堂教学学时非常有限的问题,建议通过线上课堂来消化和补充课堂内容。

(二)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实验教学

1.根据学生需求及英语水平,研究选定两个班设为实验班,一个班为理工专业,另一个班为人文专业。理工专业学生男生居多,动手实操能力强,擅长电脑操作,教材选定内容相对专业性强,设定为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人文专业学生男女比例均衡,教材内容偏基础普适性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强,设定为基础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为两个班级分别设立学术英语分级教学方案。不同级别的教学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如设定为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班级,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设定为基础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班级,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主要侧重于强化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2.根据不同专业,实施具体学术英语分级教学。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及实操性。比如,教师通过建立线上课堂,向班级学生明确学期教学目标及要求,发布小组任务,给予学生自主准备时间,上传相关资料,安排学术英语线下汇报活动。学生就单元内容或者专业问题选取好汇报主题后,经过学习资料充分的搜集整理过程,然后线下用PPT展示内容,并进行学术英语口语汇报,当小组汇报完后,紧接着班上其他学生就话题进行提问,汇报组成员进行现场解答。如果问题发现有学生不太了解的地方则交由汇报小组课后继续寻找相关资料,并上传分享到教学网络平台,若有必要有些小组将要求做进一步的现场小组汇报答疑。基础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强调扎实基础,重视学术英语的积累和巩固,更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精确度。通过不定时开展班级学术英语词汇拼写及翻译、学术论文阅读及写作、学术讲座听说训练等活动强化语言输出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术知识素养。

3.开展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学生学期综合考核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学生平时表现及课堂活动参与度打分,而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考试。对于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班,教师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过程性评价中将有线下和线上两部分,而基础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作业练习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价中,除了有教师打分之外,还有学生相互打分的方式。

比如,学生进行小组学术英语汇报完后,先经由学生提问环节,然后其他学生对小组的学术汇报进行点评。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做好相关记录,并随时就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到监督者和管理者的作用,并最后通过期末测试对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4.关注学术英语EAP课程教师需求。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研究过程,完整的需求分析可以开展于研究前,也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可以包括客观的教学条件及资源分析,也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期待等分析。教师在一线通过教学实验能及时反馈情况,比如有关专业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反馈混合式教学面临的网络资源建设等问题,而对于基础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教师反馈学生在学术论文阅读及写作中的诸多问题,教师授课想解决所有学生问题感觉困难,且教师本身获得的专业相关知识有限,期待学术英语课程教师开展教学团队合作。

通过教师的及时反馈,了解教师的需求,课程建设不仅需要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同时需要教师个人及团队的建设。对于学术英语EAP的课程教学,因其内容专业性强,更需要打造一群语言能力强且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不仅个人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也应熟练。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对教师的需求分析不仅能及时反映问题,还可以开展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学术英语EAP课程后续调查研究。综合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分析及课程后的反馈意见,并跟踪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不断调整及完善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学术英语EAP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模式。

(三)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构建

通过一学期的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实验教学,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英语学习层次及需求,拟构建如图1所示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

图1 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

通过需求分析进行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分为基础学术英语课程和专业学术英语课程,课程设置侧重点不同,考虑到学生不同英语层次,充分满足学生不同个体需求,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彰显学生个性化及自主性学习特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教学完成后可运用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等进行效果分析,根据教师反馈结果对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方案予以不断完善。

三、结语

学术英语EAP课程兼具专业性及学术性的特点,是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也是目前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教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本文基于需求分析探讨学术英语EAP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开展一学期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实验教学,有侧重地根据学生特色和需求展开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技能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开展需求分析兼顾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从学术英语EAP课程科学建设和师资培养发展方面,尝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学术英语EAP课程分级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并满足当代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学术分析
生态学术名家薛富兴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Units 13—14解题分析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