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 护理干预措施

2022-01-07栾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踝泵弹力袜血液循环

栾燕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妇科 264001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术中患者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激活凝血酶原系统,免疫活性因子聚集,受损血管处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血栓凝块随静脉血等进入下肢,患者如果发生急性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还会引发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患者术中没有进行保暖措施,也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3-4〕。本文分析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其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无认知功能障碍;③能够正常交流;④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⑤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⑥知情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的进行。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意识模糊者;③凝血系统障碍者;④有精神病史者;⑤心肝肾严重被损伤者;⑥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⑦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⑧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由同一人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日常锻炼情况、是否存在合并伤、是否做好保暖措施、是否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中是否使用软枕、是否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护理、是否进行正确的踝泵运动、是否穿戴弹力袜、是否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及血清D-二聚体水平。

1.3 患者深静脉血栓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通过仪器DIASONIC 2D gateway及PHIL-IPS IU22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CDFI) 检查,在入院3 d内完成检查,所有患者均在入院7 d内完成检查,方便及时发现术前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3天和第7天常规再行两次双下肢静脉CDFI检查,以确定有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发现血栓后确定是新鲜血栓还是陈旧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三组及以上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因素分析

在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有2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率为23.33%。年龄、日常锻炼情况、是否存在合并伤、是否做好保暖措施、是否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中是否使用软枕、术后是否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按摩、是否进行正确的踝泵运动、是否穿戴弹力袜及是否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均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影响(P<0.05),见表1。

表1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n=120),(n)

续表1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n=120),(n)

2.2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将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因变量,将患者年龄偏大、日常锻炼情况少、存在合并伤、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存在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中没有使用软枕、术后没有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按摩、没有进行正确的踝泵运动、没有穿戴弹力袜及没有采取血栓预防措施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上述10个因素均与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3 讨论

在120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有2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率为23.33%。年龄、日常锻炼情况、是否存在合并伤、是否做好保暖措施、是否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中是否使用软枕、术后是否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按摩、是否进行正确的踝泵运动、是否穿戴弹力袜及是否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均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具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年龄偏大、日常锻炼情况少、存在合并伤、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存在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术中没有使用软枕、术后没有使用气压治疗仪进行按摩、没有进行正确的踝泵运动、没有穿戴弹力袜及没有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均是导致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①年龄:年龄偏大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受阻,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5〕。②日常锻炼情况:日常锻炼较多,能够促进患者身体血液循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低〔6〕。③存在合并伤:宫颈癌术后合并外伤的患者,存在机体恢复能力较差、发生静脉血脉的危险性。④保暖措施: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保暖,会因寒冷刺激引起水肿,阻碍下肢活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7〕。⑤合并内科系统疾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下肢骨折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当下肢出现骨折后,运动困难,血液循环受到更大的阻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更大〔8〕。⑥术中软枕的使用:患者术中保持体位舒适,在脚踝、膝窝等处放置软枕,能够减少手术床对血管的压迫,消除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避免出现静脉血栓〔9〕。⑦术后气压治疗仪的使用:对患者使用气压治疗仪按摩腿脚,能够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⑧正确的踝泵运动:正确的踝泵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10〕。⑨穿戴弹力袜:弹力袜有弹性,能够让患者的下肢自由活动。普通的袜子将患者的脚部固定,无法动弹,导致血液循环不畅。⑩血栓预防措施: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11〕。对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措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存在的危险因素,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性干预。①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同时,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病因及危害〔12〕。②预防血液浓缩:术前,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实际凝血情况。目前临床中多采用灌肠方式清洁肠道,但是有可能引发血液浓缩,导致体液过度丢失,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医护人员应该遵医嘱给予患者术前补液,同时依据患者肺功能、心功能情况为患者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和总量,以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3〕。③术中护理: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另外,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在患者脚踝、膝窝等处放置软枕,减少手术床对血管的压迫〔14〕。④术后护理:使用空气压力治疗仪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指导患者正确穿戴弹力袜及正确进行踝泵运动。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⑤定期检查:指导患者定期检测凝血酶的指标,同时观察下肢肤色,关注下肢温度等〔15〕。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踝泵弹力袜血液循环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踝泵运动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晕针后踝泵与髋泵操作疗效差异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的腿部锻炼法
静脉曲张患者怎样选择弹力袜?
妇科手术后如何选抗血栓弹力袜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下肢静脉曲张的必备神器
——弹力袜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