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与钠代谢的关系

2022-01-07孙雪松高月荣宋志宙马洪山

关键词:醛固酮钠盐左心室

孙雪松,高月荣,宋志宙,马洪山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大同 037000)

2012 至2015 年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7.9%(标化率23.2%),且总体患病率呈增高趋势[1]。左心室肥厚作为高血压常见的靶器官损害引起广泛关注。高盐摄入目前被认为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表明,高盐低钾膳食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且高盐摄入独立于血压,负性作用于心肌结构[2-3]。另有研究表明,24 h 尿钠、钾排泄可准确评估钠、钾的摄入情况[4],因此明确钠代谢与高血压靶器官左心室肥厚间的关系,可为高血压可能的干预治疗提供借鉴。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9 月就诊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31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排除标准:根据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可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获知情同意。

1.2 研究分组

INTERMAP 研究显示,我国北方人群的平均盐摄入量大于12 g/d,远大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6 g 标准[5]。6 g 盐摄入量相当于尿钠100 mmol/24h,12 g 盐摄入量相当于尿钠200 mmol/24h[6],按此标准,把患者依据24 h尿钠水平分为:A组(尿钠≤100 mmol/24h),B组(100 mmol/24h<尿钠≤200 mmol/24h)和C组(尿钠>200 mmol/24h)。

1.3 24 h尿标本留取

常规饮食下,嘱患者8:00排空膀胱,从此时开始计时,把24 h 所排出的尿液全部贮存,包括第2 天8:00 排出的尿液。若留尿时间小于24 h 或24 h 总尿量小于500 mL 均剔除。于检验科采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钠及尿钾含量。

1.4 血生化指标测定

留取尿样当天采集患者全血样本(2 mL),采用日立tcs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钠、血钾、肾功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

1.5 肾素与醛固酮检测

患者空腹并卧位4 h后,静脉采血1 mL,于2 h 内统一送检。采用血管紧张素及125I 醛固酮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肾素(PRA)及醛固酮(ALD)水平,计算醛固酮与肾素之比,ARR(ARR=ALD/PRA)。

1.6 左心室重量测量

由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心脏超声技师,采用GE Vivid E9 超声成像系统(探头频率为1.5 至4.0 MHz),测定LVEDD、LVST、LVPWT。按照Devereux 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M=0.80×1.04×[(LVST+LVPWT+LVEDD3)-LVEDD3]+0.60),LVMI=LVM/体表面积。

左心室肥厚的判断标准:男性LVMI>125 g/m2,女性LVMI>120 g/m2。左室肥厚程度分级标准:轻度肥厚LVMI<145 g/m2;中度肥厚145 g/m2≤LVMI <165 g/m2;重度肥厚LVMI ≥165 g/m2。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描述,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其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检验;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M±QR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检验水准x=0.05。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 组患者的年龄(F=0.333,P=0.717)、性别(χ2=2.972,P=0.226)、高血压病史(F=0.958,P=0.386)、吸烟情况(χ2=2.135,P=0.344)、饮酒情况(χ2=0.543,P=0.762)在各组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3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3 组患者的24 h 尿钠(H=111.494,P<0.05)、24 h 尿钾(H=13.854,P=0.001)、钠钾排泄比(H=45.188,P<0.05)、血钾(F=5.857,P=0.004)、总胆固醇(F=3.865,P=0.024)、甘油三酯(F=3.806,P=0.02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 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BMI、血钠、尿素、肌酐、HDL、LDL、肾素、醛固酮与A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3 3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3 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除LVPWT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LVEDD、LVST、LVM、LVMI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LVEDD=12.435,P=0.002;HLVST=18.786,P<0.05;FLVM=9.629,P<0.05;FLVMI=7.643,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组患者的LVEDD、LVST、LVM及LVMI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LVE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3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比较

2.4 钠代谢与LVMI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LVMI 与24 h 尿钠显著正相关(r=0.336,P=0.008,spearman 相关),而LVMI 与血钠、血钾、尿钾、尿钠钾排泄比间均无统计学关联。

2.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以LVMI 作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及可能有意义的因素,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一般生化指标、钠代谢的相关指标(24 h 尿钠、24 h 尿钾、钠钾排泄比)等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4 h尿钠水平是LVMI 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钠是低尿钠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病风险的12.465 倍[OR尿钠95%CI=12.465(5.947,18.983),P<0.05],见表4。

表4 LVMI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的控制率仅为6%,知晓率和治疗率也较低[1]。血压水平的持续升高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等系统病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心脏损害[7],这可能与外周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有关。左心室肌为保证心脏正常泵血功能,超负荷工作造成心肌缺氧、心肌胶原细胞增生、心肌重量增加,最终发生心肌肥厚[8-9]。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目前已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表明,高钠盐摄入可引起血压升高,此现象在盐敏感患者中更为明显[10]。INTERSALT 横断面调查显示,反映钠摄入量的24 h尿钠排泄量这一指标与血压水平显著相关[11],且高盐和低钾在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12-13]。本次研究发现,随着钠摄入量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也不断增高,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钠盐摄入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临床干预试验也证实,降低钠盐摄入可同时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14-15]。

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系统受累的主要预测指标,有研究表明,通过减少钠盐摄入量,不仅可降低血压,也可延缓左心室肥厚。数据显示盐摄入量和左室质量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2~0.61),且该关系独立于包括BP之内的其它因素。减少钠盐摄入能够有效降低左室质量[16-17]。一项对10 位男性高血压患者开展为期6周的限盐干预试验,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从6.2 g 降到1.7 g,随访发现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显著降低[18]。另一项长达1 年的高血压控盐干预试验(每日控制到5 g/d)显示,1年后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显著降低。秘鲁J.Jaime 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采用25%氯化钾替代钠盐,可降低人群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率约51%(校正性别、体质量等因素,该数字增加到55%)[19],提示钠盐可能作为高血压血压控制及改善靶器官受损的干预靶点。

目前关于钠钾排泄比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尚无定论,本次研究未发现钠钾代谢比对于左心室肥厚的独立效应,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基于相关干预试验,长期随访等探索钠钾排泄比在高血压疾病进展中发挥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钠盐摄入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病风险,对高血压人群开展合适的控钠盐策略,可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脏受累,并改善高血压的预后。

猜你喜欢

醛固酮钠盐左心室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钠盐添加剂对制备碳化硅的影响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miR-2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低钠盐=送命盐?
瑞舒伐他汀对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醛固酮水平影响的研究
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