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分析

2022-01-07陈玉燕丁苗苗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马斯洛肠癌状态

陈玉燕,丁苗苗,曾 俊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普外科 广东 深圳 508102)

肠癌是指发生于直肠或结肠的恶性肿瘤,临床以直肠癌居多,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发生变化,容易被患者忽视,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为中晚期[1]。常规护理干预以疾病为护理中心,虽能保证患者生活起居,维持其身体机能,但对患者心理需求干预较少,致使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导致患者预后质量较差[2]。而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尽力满足其两方面需求并结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确保患者生命需求的同时,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重拾生活信念。基于此,本研究将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肠癌患者护理中,旨在分析其对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我院治疗的84 例肠癌患者,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 例。观察组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40 ~80 岁,平均年龄(64.41±7.46)岁,病例类别:黏液癌3 例,腺癌36 例,未分化癌3 例,癌症分期:Ⅰ~Ⅱ期37 例,Ⅲ~Ⅳ期5 例;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7 例,年龄42 ~81 岁,平均年龄(64.43±7.41)岁,病例类别:黏液癌4 例,腺癌35 例,未分化癌2 例,癌症分期:Ⅰ~Ⅱ期36 例,Ⅲ~Ⅳ期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满18 周岁以上;②所有患者病理诊断为肠癌患者;③认知、精神功能无障碍者;④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预期生存期超过6 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①癌细胞扩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功能障碍者;③精神疾病史;④沟通障碍者;⑤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由护士给予患者护理照料、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等常规干预举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一对一单独沟通的方式,全面收集患者个人信息,并根据信息对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2)建立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挑选2 名专科护士、2 名心理师、1 名营养师、1 名康复师组成干预小组,组员以马斯洛护理干预为核心理念,根据患者各方面相应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依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的并发症防治方案,同时可播放舒缓的音乐,配患者聊天分散其注意力,缓解身体疼痛;每日更换床单和被褥,进出时动作轻柔,为其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4)干预小组组员可轮流由1 名或2 名组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需求与变化,同时安慰患者如:“现在医学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你一定要主动配合我们进行科学的治疗,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守护您的健康”;鼓励患者家属或友人给予患者关爱、陪伴、交流以及心理支持。(5)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心声,对其积极配合治疗、日常护理给予肯定与赞美,如:“您真棒,你这么积极的配合我们工作,相信您的病情一定会有所改善的”;同时将过去成功恢复的事件与患者进行分享探讨,使患者内心感受被重视,坚定自身康复信念。(6)为患者传输自我护理指导,消除患者无力感,使其充分意识到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就能一定能够做到。两组患者均接受干预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干预前后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分:重度抑郁≥24 分,中度抑郁17 ~24 分,轻度抑郁8 ~16 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进行评分:重度焦虑≥29 分,中度焦虑21 ~28 分,轻度焦虑14 ~20 分,可能焦虑7 ~13 分。(2)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包括面对(8 项条目)、回避(7 项条目)、屈服(5 项条目)3 个维度共计20 项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各维度评分越高越提示倾向于这种应对方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组别 例数HAMD 评分HAMA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42 21.83±6.33 13.53±2.93a 24.23±7.29 13.56±2.26a对照组 42 21.82±6.32 18.65±3.56a 24.26±7.34 18.32±4.21a t 0.0077.1960.0186.456 P 0.9940.0000.9850.000

2.2 两组MCMQ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MCMQ 各为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 评分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CMQ 评分比较( ± s,分)

表2 两组MCMQ 评分比较( ± 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回避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42 14.25±2.14 22.64±2.75a 22.75±2.74 11.82±1.83a对照组 42 14.26±2.15 17.92±2.41a 22.73±2.72 16.27±2.13a t 0.0218.3650.03310.269 P 0.9830.0000.9730.000组别 例数面对屈服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4216.51±2.166.42±1.61a对照组 4216.54±2.2112.02±2.06a t 0.06213.881 P 0.9500.000组别 例数

3.讨论

肠癌属于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我国肠癌病发率每年以4.3%的速度攀升,早期预防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可一定程度降低病死率。有研究显示,部分肠癌患者因手术改变排便途径,需佩戴造口袋,对患者生活及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而常规护理干预往往对病情进展较为关注,容易忽视患者生理及心理实际需求,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其依从性[3]。因此,如何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纠正其不良应对方式,对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是选择相对私密的沟通方式降低患者抵触心理,使患者更愿意倾诉内心真实想法与需求,并由专业的护理干预小组,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及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强,利于患者接受的干预措施,使护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优化患者住院环境,为其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用品,并采取柔和礼貌的进出方式,使患者内心感受来自医务人员传递的爱心与尊重,避免患者负性情绪产生[4]。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行动中,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被重视,并意识到自身积极配合治疗,积极面对病魔才能够尽快恢复,坚定治疗信念;此外,医务人员通过与患者分享成功案例,鼓励赞美患者每一次主动面对病魔的举动,使患者心理韧性得到强化[5]。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 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MCMQ 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将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肠癌患者日常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纠正其错误的应对方式,使预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究其原因可能是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通过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互动沟通,使其内心防备与负性情绪得以释放,同时利用亲情手段使患者感到来自外界的关爱,使内心康复信念被无限放大,促使其能够主动积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面对以后的人生[6]。

综上所述,临床对肠癌患者采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纠正其应对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马斯洛肠癌状态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状态联想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