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孕产妇产后抑郁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观察

2022-01-07申宝慧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孕产妇产后产妇

申宝慧

(临沂市兰山区枣园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孕龄期女性都要经历孕期及产后两个必不可少的时期,尤其初产妇孕期经验缺乏,很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大出血等并发症,从而降低自然分娩率,剖宫产数上升[1]。除了女性身体上的损害,女性分娩过程中心理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体内激素的变化尤为显著,再加上孕期负重逐渐加强,分娩时疼痛剧烈,出血量过多等,产妇会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后期可严重影响孕妇睡眠[2]。因此,减少产妇身体损伤、提高自然分娩率、安抚好产妇负面情绪,提高产妇睡眠质量等非常重要,本文将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产后抑郁及妊娠结局方面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96 例。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孕妇;②孕周38 ~41 周孕妇;③胎儿发育完好,无缺氧、先天性畸形等;④孕妇依从性良好;⑤无家族遗传病史.排除标准:①有神经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护理的孕妇;②合并妊娠高血压或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③有传染病或家族疾病遗传史者;④孕妇有认知障碍,不能正常沟通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7 例)与实验组(49 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0 ~45 岁,平均年龄(34.21±3.18)岁,孕周37 ~41 周,平均(38.64±0.23)周,孕次1 ~3 次,平均孕次(2.13±0.32)次;实验组中,产妇年龄21 ~45 岁,平均年龄(35.53±2.32)岁,孕周37 ~40 周,平均(38.43±1.23)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42±0.53)次。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实施基础护理,包括告知患者及家属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讲解相关自我护理知识要点;要求患者尊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操作,护士给予相应的干预指导;医务人员对情绪焦躁不安的孕产妇给予安慰,尽可能的对其进行开导。

实验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根据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相对接受新事物程度来进行干预。每位患者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需对要负责每一位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充分掌握,结合每位孕产妇的实际情况,采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1)基础知识科普:若是孕产妇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并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护理工作者可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孕产妇讲解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有关流程,向孕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的优势,让其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理论体系,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其掌握问题的速度可能比较偏慢,护理人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耐心反复的讲解关于分娩的知识点强调自然分娩的优点,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比如放映视频、开展讲座等方法,使患者充分掌握这些要点后,能够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计划。(2)心理强化干预:运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根据产妇负面情绪的源头展开个体化疏导,护理负责人员进行床旁询问,借助扎针输液时间,了解孕产妇状况,试探其心理状况,根据其家庭氛围给予安慰、鼓励,可以与其聊些生活中的小事,使其产生共鸣和亲切感,缓解心里压抑的气氛。(3)肌肉放松法:首先让产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护理人员旁白做指导,先做面部肌肉收缩,在放松,分别持续大约30 s,再依次做胸部、手臂、臀部、腿部及脚部的锻炼,锻炼时力度应适中,重复10 个循环,早晚各1 次。(4)调动家庭支持:护理负责人员应充当产妇与家属之间的桥梁,一边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诉求,一边与其家属多沟通,将两方的问题融合,鼓励产妇家属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谈心聊天,给予产妇足够的心理支持,使家庭氛围更加温馨,增加孕产妇归属感,利于身体恢复。(5)冥想锻炼:根据产妇个人喜好、性格,转换合适的轻音乐,使其心情达到最放松状态,指导其平卧,在责任护理的引导下,跟着轻音乐的变化调整呼吸,想象自身处于大海或者温馨的花园中,感受鸟语花香、水声、风声等,以达到心理开阔疗法。

1.3 观察指标

(1)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率、胎盘早剥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大出血率。(2)两组孕产妇产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测结果,并对分数予以记录。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3]。(3)患者及家属护理后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剖腹产例数、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比较[n(%)]

2.2 两组孕产妇产后SAS 与SDS 评分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孕产妇SAS 与SDS 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SAS 与SDS 评分对比( ± s,分)

表2 两组护理后SAS 与SDS 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例数SASSDS实验组4940.23±4.5341.52±2.53对照组4753.43±4.9350.42±3.63 t 13.6713.88 P<0.05<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护理后满意度对比[n(%)]

3.结论

妊娠会对孕产妇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其产生大量负面心理情绪和神经内分泌的障碍[4]。持续的负性情绪会对产妇身体稳态发生不好的变化,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影响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会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5]。因此,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孕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妊娠结局和护理依从性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更多的关注产妇生理功能状态恢复,对其心理行为的干预缺乏针对性、人性化,从而对母婴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6]。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发展,以科室患者特点开展的护理模式即心理护理干预,将成为临床护理干预的核心。从以上研究显示出实施产科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孕产妇,其自然分娩率更高,发生胎儿窘迫、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的状况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体现了给予心理干预的优势。

综上所述,产科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产后抑郁及妊娠结局方面的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孕产妇产后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