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测定对小儿肺炎抗感染治疗的指导作用

2022-01-07宋亚兰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抗生素小儿肺炎

宋亚兰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儿科 江苏 新沂 221400)

小儿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多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是我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临床治疗时,抗感染是基础和关键,如何选择药物种类,成为医生关注的重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人体发生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它在血液中的水平明显增高,是感染性疾病的常用标志物。相关研究称,测定PCT 水平,既能了解机体的炎症状态,也能为抗生素的选用提供依据[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68 例肺炎患儿为对象,分析了PCT 测定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7 月—2020 年12 月,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68 例,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34 例进入对照组,偶数编号的34 例进入试验组。对照组男、女分别20、14 例,年龄2 ~11 岁,平均年龄(5.73±2.24)岁;病程3 ~14 d,平均(7.36±2.95)d。试验组男、女分别18、16 例,年龄2 ~10 岁,平均年龄(5.54±2.16)岁;病程4~13 d,平均(7.68±2.6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依据《儿科学》[3],经胸片、病原学等检查确诊;②年龄1 ~12 岁;③病程≥3 d;④有完整的病历资料,家长知晓本研究且签字确认。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器功能不全;②神经功能障碍;③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变;④药物过敏禁忌等。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确认有抗生素使用指征后,经验性选择抗生素药物。(1)怀疑细菌性肺炎:使用阿莫西林钠(生产于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公司,批号H20023499),剂量按照50 ~100 mg/kg 计算,分3 次注射。(2)怀疑支原体肺炎:使用阿奇霉素(生产于沈阳第一制药公司,批号H20000426),首先静脉滴注,1 次/d,剂量为250 mg;3 d 后改为口服用药,1 次/d,剂量为250 mg。(3)怀疑病毒性肺炎:使用利巴韦林(生产于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二厂,批号H41025474),2 次/d,按照5 ~7.5 mg/kg 计算。治疗时间为7 d。

试验组患儿依据PCT 测定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入院后、治疗第3、7 天,分别测定PCT 水平,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频率。治疗3 d 后,如果PCT 水平没有降低,就要更换抗生素;当PCT 水平<0.5 μg/L 且症状消失,即可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

(1)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发热、气促、咳嗽等症状均消失,X 线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减轻,X 线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恢复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X 线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为无效[4]。总有效率是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2)分别在治疗前、后,规范采集患儿静脉血液3 mL,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PCT 水平,正常参考值:PCT <0.5 μg/L[5]。(3)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以抗生素使用、症状体征消失、住院天数为代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抗感染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抗感染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PCT 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儿的PCT 水平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CT 水平比较( ± s, μg/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CT 水平比较( ± s, μg/L)

组别 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P试验组 343.87±0.76 0.43±0.1425.9560.001对照组 343.92±0.72 0.52±0.1926.6230.001 t 0.2782.223 P 0.7810.029

2.3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 s, d)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 s, d)

组别 例数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试验组 345.34±1.185.58±1.396.37±1.75对照组 346.20±1.346.43±1.657.45±1.88 χ22.8082.2972.451 P 0.0060.0240.016

3.讨论

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严重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流行病学显示,小儿肺炎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小儿器官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低,发生肺炎的概率高[6]。临床治疗时,因患儿个体差异大,应充分结合患儿的个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往抗感染治疗,医生经验性用药,不仅对医生的专业技能经验依赖性强,而且存在盲目用药的情况,可能耽误治疗时机。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血常规、病原学检查项目的开展,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和支持。PCT 是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反映出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PCT 在2 ~10 μg/L,说明全身性感染,很容易发展为脓毒血症;PCT >10 μg/L,患者多合并严重脓毒血症或脓毒血症性休克[7]。基于这一原理,治疗过程中动态测定患儿的PCT 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决策,合理选择抗生素类型。用药后,如果PCT 水平下降,说明抗感染效果良好;如果PCT 水平不降反升,说明需要更换抗生素类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68 例患儿,从统计数据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近,说明抗感染治疗是有效的。但是,试验组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缩短,且治疗后的PCT 水平更低(P<0.05),说明根据PCT 水平指导用药的效果更好。周云[8]的研究显示,小儿肺炎抗菌治疗过程中,监测PCT、CRP 水平并指导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康复进程,和本文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测定降钙素原水平指导小儿肺炎抗感染治疗,能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改善实验室指标,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抗生素小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抗生素的故事
认识肺炎
小儿涵之三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