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离子药蒸联合针灸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2-01-07廖学斌王美玲林声展涂加富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面神经针灸离子

廖学斌,王美玲,林声展,涂加富,赖 维

(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康复科 广东 惠州 516081)

周围性面神经炎(peripheral facial neuritis, PFN)是一种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周围性面肌瘫痪,典型表现为口眼歪斜。西医治疗上主张采取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然而临床恢复缓慢[1]。中医则认为PFN 的发病多是因风邪乘虚入侵手足阳明之脉所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也衍生出多种治疗方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多是单纯的中医治疗。中医对PFN 的治疗上,纳米离子药蒸是借助现代技术实现传统中药熏蒸,这可保证药物浓度与渗透性,患者无痛苦并且操作简单[2]。而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对于PFN 患者的疼痛缓解有一定的效果。基于中医治疗的特点,在本次研究中就纳入了60 例PFN 患者,探讨了应用纳米离子药蒸联合针灸治疗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PFN 患者。纳入标准:①均满足相关的诊断标准,其中西医的诊断上主要是参照《神经病学(第6 版)》[3],中医的诊断上参照的标准是《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②均为第1 次患病,具有良好沟通交流能力,精神状况良好;③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纳入患者到相关组别,并且在研究过程也都表现出主动的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无法耐受相关治疗的患者;③精神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30 例,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0 ~56 岁,平均年龄(45.12±2.24)岁;面瘫部位:左侧20 例,右侧10 例。对照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 ~56 岁,平均年龄(44.96±2.21)岁;面瘫部位:左侧19 例,右侧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具体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改善血循环等药物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鼓腮、耸鼻、抬眉、努嘴等面部表情训练,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连续治疗12 周。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米离子药蒸联合针灸治疗方式,具体如下:(1)纳米离子药蒸。应用智能型中药熏蒸自控治疗仪对病变侧的面部做纳米离子药蒸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控制温度在40 ℃左右,治疗仪同患侧皮肤的距离为22 ~30 cm,以患者自觉温热为宜,每次熏蒸时间30 min,1 次/d,每周熏蒸5 d 休息2 d,持续2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12 周。(2)针灸。取患侧阳白、地仓、四白、迎香、攒竹、颊车、翳风穴位,健侧选合谷穴,取患者仰卧体位并且对所需针刺的穴位进行消毒,采用华佗牌0.30 mm×70 mm 规格的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针刺方式采取捻转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25 min,翳风得气后则可进行艾灸,在距离皮肤3 cm 部位点燃,以面局部出现红晕为宜,1 次/d,持续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采取House-Brackman 分级量表评价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率应用尼莫地平法计算[5]。痊愈:面部所有区域均恢复正常;显效:轻微的面神经功能减弱,在面部无表情即处在静置情况下张力值正常,但是轻微的面部用力却可出现不对称,但不对称较轻,不仔细观察无法发现;有效:面神经功能减弱仍旧较为明显,在面部处在静置的情况下可有正常张力值,而出现面部紧张情况出现非对称的情况;无效:未达有效的疗效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治疗前与治疗12 周均采用面部残疾指数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躯体功能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面神经功能越好;社会生活功能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面神经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的各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 周的治疗,两组躯体功能评分均提高,社会功能评分均降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社会生活功能治疗前治疗12 周治疗前治疗12 周实验组 30 65.25±4.25 82.12±3.15* 72.25±4.33 40.12±3.29*对照组 30 65.05±4.21 76.01±3.66* 72.31±4.36 53.41±4.18*t 0.2609.1440.07510.103 P 0.796<0.0010.940<0.001组别 例数躯体功能

3.讨论

PFN是一种神经麻痹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这一群体,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西医通常是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应用西医药物治疗能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是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中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6]。

在治疗的过程中,利用智能型中药熏蒸汽可智能检测药物浓度,这样可以保证药物浓度、药物渗透性,有助于将风寒、风热湿邪从体内祛除到体外,改善机体局部血液循环,恢复PFN 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并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在熏蒸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针灸的方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主要是针灸作为中医经典的治疗手段,该方式可以实现舒经活络的效果,使得面部神经肌肉功能得以恢复[7]。现代西医研究也表明,采取中医针灸的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兴奋肌肉、神经组织,并且促进肌纤维的主动收缩,在针刺的作用下也可使肌肉得以主动收缩及舒张,促进肌纤维正常血液循环以及引起淋巴液回流,改善神经缺血情况并提高肌张力,让面部肌肉功能可恢复正常;针刺也能促进神经水肿的吸收,缓解神经受压情况,使得患者可顺利的恢复神经自我调节功能。对PFN 通过纳米离子药蒸结合针灸治疗,通过中医治疗方式的协同作用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观察经过12 周的不同方法治疗,治疗疾病的效果上比较,表现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远比对照组更高,表明较单一西医方法治疗,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实现对面神经功能的改善,并且研究中也对治疗前后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结果显示在治疗12 周后躯体功能评分均提高,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降低,但是在各评分变化上均是实验组要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这提示纳米离子药蒸结合针灸治疗的方法对PFN 患者的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良好的治疗方法实施以改善面部美观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PFN 应用纳米离子药蒸结合针灸治疗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并且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提高面神经功能及恢复面部美观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面神经针灸离子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钢渣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的吸附-解吸特性
铝离子电池未来展望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