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他汀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2-01-07胡月华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硬化血小板脑梗死

胡月华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脑部供血中断导致的脑组织坏死、软化,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常见于50 ~60 岁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原因,而临床研究则表明,血小板活化与血小板聚集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1-2]。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药物一直是临床首选,其具有较为理想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本文就强化他汀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ACI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收治的ACI 患者90 例,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进行分组,其中编号为奇数的45例为研究组,编号为偶数的45例为参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②发病24 h 内入院;③均为首次发病;④近2 周内未服用他汀类药物;⑤年龄在18 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内药物过敏;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④存在酒精、药物滥用史。研究组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龄47 ~68 岁,平均年龄(57.36±4.99)岁,病程8 ~21 h,平均(15.47±3.51)h;参照组中: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龄46 ~68 岁,平均年龄(58.15±4.69)岁,病程9 ~22 h,平均(15.61±3.4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神经保护剂治疗,部分颅内压过高的患者给予20%甘露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采用强化他汀治疗,使用的药物为瑞舒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80670,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20 mg,1 次/d;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强化他汀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65051,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每次100 mg,1 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00542,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次75 mg,1 次/d,以上所有治疗均持续3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比较,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周,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进行对比,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与C 反应蛋白(CRP),抽取患者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3)疗效判定以NIHSS 评分改善情况为根据,其中NIHSS 评分减少90%~100%为基本痊愈;NIHSS 评分减少46%~89%为显著进步;NIHSS 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NIHSS 评分减少低于18%为无效[4-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 s,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3 周研究组4535.96±4.3518.54±3.16参照组4536.01±4.5224.62±3.74 t 1.3597.524 P 0.7820.000

2.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s)

组别 例数IL-6/(pg·L-1)CRP/(mg·mL-1)治疗前治疗后3 周治疗前治疗后3 周研究组 45 82.74±5.66 31.98±3.65 12.45±3.08 3.23±1.54参照组 45 82.48±5.45 44.22±4.61 12.48±3.11 7.34±1.96 t 1.0288.3361.3417.856 P 0.8510.0000.6590.000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3.讨论

ACI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往往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因此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6]。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ACI 的主要原因,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7]。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在药物的选择上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中选用的药物为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其能够调节血清HDL-C 的水平,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8-9]。同时,本文也采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选择的药物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二者都能够很好的抗血小板聚集[10],但有阿司匹林在抑制TXA2 合成的同时,也会抑制PGI2的合成,所以其抗血小板凝聚的功能会有所削弱,但两种药物共同作用,是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周,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数据基本一致(P>0.05),而治疗后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8%,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7.78%(P<0.05)。

综上所述,强化他汀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CI,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硬化血小板脑梗死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