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分析

2022-01-07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革新骨瓣高压氧

陈 光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11)

重型颅脑损伤对于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大,临床需要重视治疗方案的选择,去骨瓣减压手术为经典治疗方案,该种治疗手术取出部分颅骨后达到扩大颅内容物空间的效果,该种术式适用于颅内高压控制困难的患者,应用该种术式治疗后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力。临床中去骨瓣减压术术式很多,可根据术中患者病情表现决定是否切除掉非功能区脑叶进行减压治疗[1]。临床上为保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促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可对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观察高压氧结合该种术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6 月—2020 年12 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6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革新组与参比组。革新组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平均年龄为(41.98±7.65)岁;参比组男性23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龄为(42.16±8.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患者接受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手术,术前使用抗炎、止血药物稳定生命体征,进行气管切开术使用有创呼吸机维持患者呼吸作用,接受营养治疗提高手术耐受力。患者接受手术,作减压骨窗时,需要适当扩大和缩小骨窗,颧弓上耳屏前1.0 cm 作手术切口,保护好颞浅动脉和面部神经颞支。分离头皮、肌瓣,打开骨瓣时,紧邻皮缘下进行开窗操作,清除血肿时处理脑膜中动脉与蝶骨嵴处注意保护,使用电刀彻底治疗,硬膜下止血,避免术后再次发生迟发性硬膜下血肿。剪开硬膜时,需要充分暴露额、颞、顶叶、颅前窝和颅中窝,将发生血肿、挫伤的脑组织彻底清除。完成血肿清除工作之后,需要进行减压治疗,此时需要采取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脑膜前需要扩大骨窗,缝合硬脑膜,缝合颞肌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防止硬膜下引流管持续引流减少脑部水肿。

革新组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同参比组,另还需要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当患者受伤后的1 ~2 周时间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之后进入高压氧舱治疗。0.2 MPa 压力条件下进行高压氧治疗,增加压力时间20 min,患者需要吸氧治疗1 h,中间时间段休息10 min 之后,进行缓慢减压,患者后续再次接受20 min 高压氧治疗,共接受1.5 h 高压氧治疗,休息后20 min 高压氧舱治疗逐渐将压力降低至与环境一致。患者每天接受一次高压氧治疗,连续治疗10 d 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中间可间隔2 ~3 d时。若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时有严重并发症、病情突然加重,正常治疗2 ~5 个疗程,平均治疗3 个疗程即可。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判断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手术后分值越高说明恢复效果越好。(2)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患者术前术后意识状态进行评价,分值越低表示手术对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越好。(3)记录治疗总有效率,显效:身体机能恢复,发生残疾为轻度;有效:发生残疾,包括中度和重度,需要家庭照顾者才能生存;无效: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革新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比较( ± s,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革新组4323.67±3.8913.61±4.72参比组4323.74±3.9118.46±3.27 t 0.97459.4726 P>0.05<0.05

2.2 两组意识恢复情况评分比较

革新组术后意识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情况比较( ±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意识恢复情况比较( ±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革新组436.28±1.7111.59±2.34参比组436.46±1.928.54±2.01 t 0.89479.1742 P>0.05<0.05

2.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革新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率升高与交通发展有关,使用影像学手段确定患者存在颅内血肿之后,需要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技术清除血肿恢复患者大脑正常的血液供应,出于抢救患者生命和恢复患者大脑功能的治疗需求,临床上推荐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实施该项手术治疗后患者颅内的压力可显著下降,多数患者接受该项手术后的生命体征平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接受紧急开颅手术治疗颅内损伤,常规骨瓣开颅手术中视野范围小,同时处理颞级损伤效果差,患者脑干受到压迫极易并发脑疝,预后极差,针对该情况临床上推荐使用标准化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2]。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术中视野较好,方便医生高效、准确处理受损颅内组织,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发生风险低,血肿块清除效果好、可避免脑干受到压迫。当前临床上对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治疗时机存在较大争议,争议集中在患者昏迷程度、瞳孔扩大以及CT 中线偏移后发生脑疝是否决定立即开展手术,对于不符合脑疝标准是否需要提前开展该项术式,是否对减缓大脑神经损伤和预后改善有较好的作用。本文中将继发性颅内压作为手术时机判断标准,因此需要持续检测患者颅内压力[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手术时需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由于术中去除颅骨,术后存在感染风险,术中创口也会对患者造成切口疝风险,术中处理血肿不当存在脑梗塞、脑积水、颅内出血、硬膜下积液风险。其中硬膜下积液时多数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存在的手术风险。研究指出,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存在情感障碍、认知障碍后遗症风险,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发生上述后遗症的风险仍旧较大,为缓解上述并发症风险,可以进行颅骨修补术缓解和预防并发症,需要注意行颅骨修补术也存在并发症风险,存在血肿形成、骨皮瓣下沉以及吸收风险,因此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患者后续接受颅骨修补术也需要进行详细身体评估,确定适应证再行手术[4]。鉴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脑受损之后由于病变组织的存在,血液供应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此时脑组织处在缺血缺氧的状态,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该种不良状态,但是仍然需要更加有效直接的治疗方法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情况,本文中使用高压氧治疗方案,高压氧舱的特殊环境加快患者体内呼吸作用、新陈代谢作用,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需要注意,为让患者使用高压氧舱适应效果更好,加压和减压都需要过渡时间,中途增加休息时间,可让患者更加顺利地接受高压氧舱治疗[5]。针对接受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需要注重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需要重视预防术后感染,使用循证医学的理念结合患者治疗期望为患者选择康复治疗方案,促使患者身体机能得以恢复。

综上所述,使用高压氧联合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革新骨瓣高压氧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