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TIR 与血浆BNP 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2022-01-07江奕文欧剑飞刘凯东苏红英

医药前沿 2021年33期
关键词:负相关心衰血浆

李 萌,江奕文,欧剑飞,林 贤,刘凯东,苏红英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内分泌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心力衰竭是指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求的进展性综合征[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等[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3]。另一方面,糖尿病作为一类高发的基础性代谢疾病,近年来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以心力衰竭为代表的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故较之于非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更加注重患者的长期预后[5]。由此可见,探讨科学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对于尽早识别糖尿病心衰,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既往,曾有研究证实血浆脑钠素(BNP)是预测心力衰竭的独立因子,而患者72 h 内的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评估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参数[6]。故本文就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TIR 与血浆BNP 的临床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男性37 例,女性23 例,患者年龄50 ~75 岁,平均年龄(67.3±6.3)岁,平均病程(4.8±2.4)年。根据心功能分级,Ⅱ级22 例,Ⅲ级23 例,Ⅳ级15 例。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②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随访数据全面的患者;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瓣膜病等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或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酶联免疫法测量BNP。其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722 动态血糖胰岛素泵,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设置个体化的高、低血糖报警值(设定血糖<3.9 mmol/L,>20 mmol/L 为报警阈值),每小时监测观察血糖变化情况,持续监测72 h,统计所有患者的TIR。

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活动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Ⅳ级: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即使在休息时也可出现心力衰竭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 和TIR 值比较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 0.828,P<0.05);患者的TIR 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 -0.286,P<0.05),见表1。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 和TIR 值比较( ± s)

表1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 和TIR 值比较( ± s)

注:#与心功能Ⅱ级相比,P <0.05;*与心功能Ⅲ级相比,P <0.05。

组别血浆BNP/(ng·L-1)TIR/hⅡ级313.8±102.216.2±2.8Ⅲ级538.6±177.6#12.8±2.3#Ⅳ级873.4±220.4#*8.7±1.2#*

2.2 血浆BNP 和TIR 值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TIR 随BNP 水平的上升而降低,呈负相关(r= -0.254,P<0.05),见图1。

图1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血浆BNP 和TIR 值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据有关报告,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且以每年200 万的速度急剧递增[6]。因心力衰竭的5 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临床上2 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非糖尿病患者4 ~8 倍,因此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并实施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7]。故基于此,本文就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TIR 与血浆BNP 的临床相关性进行分析。

本文结果表明,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浆BNP 水平与呈正相关,与TIR 呈负相关,且TIR与BNP 呈负相关(P<0.05)。首先,BNP 是由心室肌内膜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多肽类激素,其在心室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大以及血管炎引起血管损伤时可释放入血,当心力衰竭发生时,血浆BNP含量会升高。有研究发现,当患者血液中BNP 的浓度高于100 pg/mL 时,对其进行检测对心衰确诊的灵敏性高达90%以上,特异性可高达80%,故当前临床将BNP 水平作为心功能分级的重要指标[8]。另一方面,TIR 是指24 h内葡萄糖处于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 ~10 mmol/L)的时间,其高低可以反映患者体内血糖稳定性[9]。与常规HbA1c 相比,TIR 可反映血糖平均水平、血糖波动及高低血糖持续时间等多个参数,能全面了解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变化,更有利于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10]。

综上所述,通过探讨发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TIR 及血浆BNP 均呈相关关系,故在疾病早期可通过测量患者血浆BNP 含量以及TIR 评估患者心肌功能改变,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该方法可为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负相关心衰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