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千点墨,巨眼识幽奇

2022-01-07

名家名作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山水画画作中国画

容 铮

《武陵秋色烟雨浓》 曾德智/作

欣赏曾德智先生的画作,我们仿佛尽情饱览了一番仙境。

陈师曾先生有言:“山水画至盛唐李氏父子(思训、昭道)乃集大成。后经安史之乱,入中唐,更有王维、郑虔辈出,别开一种水墨淡彩之山水画。其画传于韦偃、王洽、王宰、项容之徒,以至于五代之荆浩、关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画增加了一个神奇的功能:鉴别画者和观者的学问、心胸、修养。即如曾德智先生的山水画,之所以能得到当世绘画大家的赞赏,和他背后的学问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西方艺术追求的是深刻、热烈,时时探寻生命的深层次意义。而我们东方智慧,特别是在受到佛教的影响以后,追求的是沉静、优雅,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感悟来寻求生命的真义。曾德智先生自幼饱读诗书、喜爱绘画,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学习中国画。

1987 年,曾德智先生就读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重庆分校,深得四川美术学院杜显清、王贤文,西南师范大学付易本、雷九泰诸位先生真传。他还曾一度跟随雷九泰先生到嘉陵江畔、三峡、大宁河等处写生,师法自然。之后的几十年,一直坚持写生、研习、创作并进,不断探索进取,可谓“遍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同时,他继续潜心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正是因为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这些艺术大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多年扎扎实实的艺术实践、专业正规学习,曾德智先生在中国画领域有了深厚的造诣,进步神速,终成大器。

观赏曾德智先生的画作,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严冬把植物的生命封存起来,直到春天降临,树、草、花都迫不及待地摇摇脑袋解放了自己,活动活动僵硬的枝条、叶子,把早已孕育在肚腹之中的嫩芽吐露出来,就像把自己的孩子放开来,在自由的天地里尽情玩耍。

远山青、近山黛,树木在岩缝里生根、生长,春风一来,翠绿满山。小船开始启航,在山峰之间自由游弋,绿波荡漾,渐行渐远。独驾一条小舟,在江心漂荡。江水冲击着小船,宛若尘世的喧嚣,要在这种喧嚣里把得住、立得定,才能谈得上“养吾浩然之气”。

细细的白练尽头,兀拔拔、黑黢黢的山岩在闪烁。山岩扩展开来,展现出两座巨大的山峰,刀削斧劈一般,露出累累苍斑,就在这些敞口里,孕育出了畸松、劲草,抵抗着山风的侵袭。虬结弯绕的巨松的枝干从岩缝一直伸展到半空,一团团刺猬样儿发散出来的绿松针晃人眼目。远处、再远处的枯树也都开始长出新枝,凝重而不失灵性。白云在其中缠绕、盘旋,把彼岸幻化成一派奇境。

沿着深山的小路继续往深处走,遍山苍翠渐欲迷人眼,流云缭绕,极目远眺,深山竟有一二人影—正旁若无人地临溪垂钓。

山风之下,是一座简陋然而洁净的茅屋。高士性简,一桌、一椅、一饭、一几,足矣。不可或缺的,是三五良朋,时时来访,在山水之间徜徉竟日:“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

……

欣赏着曾德智先生“峰峦峭拔,林木劲硬”的大作,不禁让人慨叹:真正的大师,必须如云彩一般,上能扶摇万里、变化无方,下能化而为雨、泽披万物,如滔滔大河一般奔流远去。

《情系山水间》 曾德智/作

猜你喜欢

山水画画作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