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地区戎狄人群的装束复原研究
——以玉皇庙墓地为例※

2022-01-06张文珊邵会秋

草原文物 2021年2期
关键词:装饰品复原墓葬

张文珊 邵会秋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春秋时期,在中国北方地区分布着被称为戎狄的人群,他们经营农业,畜牧业也十分发达,但和战国时期的胡人不同①,他们并不是游牧民族,中原人群对待戎狄和胡人的方式也完全不同。虽然戎狄与中原诸侯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他们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方面都与中原人群有很大的区别,文化上也得不到中原各国的认同。

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戎狄人群非常活跃,他们不相统属且彼此攻击,既与中原人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也多次与中原各国发生过战争,伐邢、入卫、灭温、伐郑、败周师、侵齐、侵鲁等记载不绝于史②。但中原文献中,对戎狄人群的生活习俗记载并不多,尤其是关于戎狄的服饰和装饰,仅有简单的描述,如“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披发左衽”等。而且戎狄人群也缺乏自身的文献记载,所以戎狄人群具体的服饰穿戴并不十分清晰,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因此,我们将尝试对这一方面进行专门讨论,通过个案研究,来复原古代戎狄人群的装束。

关于中原人群的装饰复原研究,已有许多比较系统的著作③。在缺乏文献记载的欧亚草原地区,也有一些可以参考的研究成果,如斯基泰武士复原④,阿尔然二号王冢⑤、伊塞克古冢⑥以及阿富汗“黄金之丘”发掘的六座高等级墓葬墓主人的服饰和装饰复原⑦,还有哈萨克斯坦Maytan墓地女性的装饰的复原研究⑧等,这些研究将不同装饰风格的女性、贵族和武士形象以十分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中国北方地区,也有从考古学材料出发,对墓葬人体装饰进行研究的相关成果,如对腰带的复原研究⑨和青铜服饰品的研究⑩,还有研究者尝试复原马家塬墓地的服饰及人体装饰品11,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本文的讨论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笔者认为理想的人体装饰复原研究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既需要有随葬丰富装饰品的墓葬材料,也要有一定可利用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可供参考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在中国北方地区,军都山玉皇庙墓地比较符合上述条件。

玉皇庙墓地位于北京延庆军都山,是玉皇庙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墓地。玉皇庙文化作为燕国西北部的土著遗存,是东周时期冀北山地非常有特色的一支考古学文化,该文化上限大致在春秋中期,晚到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末期可以延续到战国中期12。分布范围大致西起张家口地区,东至滦平、隆化一带,集中在太行山脉以北的冀北山地。据统计,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墓葬约800多座13,大部分墓葬有殉牲,墓葬随葬品丰富,尤其是人体装饰非常发达,以青铜器为主,集中分布于墓主人的颈部和腰部。玉皇庙文化与中原文化差别明显,属于典型的戎狄遗存。学术界对玉皇庙文化的族属存在着不同意见,比较流行的有“山戎说14”和“白狄说15”两种观点。从地望和年代上看,玉皇庙文化都与文献中记载的白狄相一致,军都山墓地所代表的狄人从河西黄土高原经过鄂尔多斯和晋北地区,最终到达桑干河谷东端。在玉皇庙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绝大多数中原式礼器和车马器等,均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没有战国中期以后的器物,这与《史记》中赵襄子元年灭代(公元前457年)的记载相符合,因此,玉皇庙文化与白狄人群关系密切。不仅如此,从考古学材料看,玉皇庙文化与燕山以北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很可能在形成过程中融入了部分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人群。夏家店上层文化属于山戎遗存,所以无论如何,玉皇庙文化都是北方戎狄人群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玉皇庙墓地的考古学材料出发,全方位考察墓葬人体装饰品的种类、出土位置和使用方法,揭示玉皇庙文化的服饰特征,并选取典型墓葬,结合文献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对玉皇庙人群的人体装饰和服饰进行复原。

玉皇庙墓地出土的人体装饰品,集中分布在头部、颈胸部和腰腹部,以下我们将综合装饰品的种类和具体出土位置、墓主人性别和等级等信息,分别梳理上述三个部位出土的装饰品特征,揭示玉皇庙人群人体装饰风格。

(一)头部装饰

从玉皇庙墓地发表的材料看,头部装饰主要包括耳饰、覆面饰和发饰三大类,个别墓葬中还发现额饰。玉皇庙人群流行螺旋形耳环,材质主要为青铜,左右耳下一般各佩戴1件,耳环下往往附有数颗绿松石坠珠(图一,1)。在玉皇庙墓地中,出土此类耳环的墓葬占比达69%16,说明这类耳饰是玉皇庙文化人群较为普及的配饰之一;在死者的面部或头骨附近发现覆面扣饰物的墓葬占玉皇庙墓地的51.75%,每座墓葬中出土的覆面小铜扣数量一般不超过5枚且多位于前额、眼眶、鼻骨、颞骨和下颌处(图一,2),这种以小铜扣连缀于麻布巾上作为死者覆面装饰物的习俗,不分男女老少、身份高低,在玉皇庙人群中普遍流行17;目前发现的玉皇庙人群的发饰多为人字形铜坠饰和联珠棍形铜坠饰,出土位置一般为死者的左右肋骨处和腰腹部,大都分为2组,大致呈对称分布(图二)。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判定18,这类铜坠饰的用途应为束发饰品,由此,也可以大致推测玉皇庙女性的发型和发式。除上述三类装饰品外,在YYM302中发现墓主人头部前额处“一”字形排列14枚小铜扣和33枚小白石珠,自前额延伸至双耳后,呈弧形紧贴在头骨上,呈弧形紧贴在头骨上(图一,3)19,在YYM6中也发现十余枚小铜扣组成的类似额饰,这两座墓葬均为成年女性墓葬,玉皇庙墓地中明确出土此类额饰的墓葬也仅此两座。

图一 玉皇庙人群头部装饰

图二 玉皇庙人群的束发饰品出土位置图

在五座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螺旋形耳环材质为黄金,体现出墓主人身份更为尊贵。此外,等级较低的墓葬中,墓主人耳环下附出的绿松石坠珠数量少于高等级墓葬;在性别差异方面,直径较大的螺旋形耳环20,大都出自女性墓葬,男性较少佩戴大型的螺旋形耳环。用于束发的人字形铜坠饰和联珠棍形铜坠饰,多见于各等级的女性墓葬中,但男性也可以使用,不属于女性专属的装饰品。

整体来看,玉皇庙人群的装饰差异,在头部体现的并不十分明显,无论身份等级、男女老少,均佩戴附绿松石坠珠的螺旋形耳环,下葬时面部覆盖缝缀小铜扣的覆面,而且女性多以人字形和联珠棍形铜坠饰束发。

(二)颈、胸部装饰

玉皇庙人群的颈部装饰主要有动物形牌饰和串珠项链两种。

玉皇庙墓地中出土动物形牌饰的墓葬共70座,出土位置多位于死者锁骨交接处(图三,1)。牌饰造型包括虎形、马形、犬形和鹿形四种动物形象(图三,2-4),其中,虎形和马形牌饰的出土数量最多,延用的时间也最长,相比之下,犬形和鹿形牌饰发现的数量较少。每座墓葬一般仅出一件,材质以青铜为主。牌饰背面有1-2个穿鼻,便于系挂,结合其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可以判定此类牌饰是一种项饰;串珠项链是玉皇庙人群最喜爱的装饰品之一,超过半数的死者颈部佩戴此类饰品(图三,7)。串珠主要有石珠和铜珠两种,也有少量的蚌珠和骨珠。每串项链由数颗至数百颗串珠组成,最多的一串达两千多颗。石珠的种类包括玛瑙珠、绿松石珠、绿松石管、白石管、黑石管、小白石珠和小黑石珠等(图三,8、9),铜珠的种类有粟粒形铜珠、纺锤形铜珠和小铜扣等。项链多由单一质料的石珠或铜珠串联而成,个别则由两种不同材质的串珠组合而成。铜珠项链末端,经常附1件匕形铜坠饰。每座墓葬中出土的串珠项链一般不超过三件,其中,铜珠项链一般不超过一件。串珠项链多位于死者颈部,较长的可达胸、腹部。

图三 玉皇庙人群颈、胸部装饰

玉皇庙人群的颈部装饰存在一定的男女差异,例如动物形牌饰仅出于男性墓葬及个别少儿和婴儿墓中,不见女性死者颈部出土此类牌饰,可见动物形牌饰是以成年男性为主体的装饰品21。虽然玉皇庙的男女都佩戴串珠项链,但是由于动物形牌饰为男性特有的颈部装饰,而且一般不与串珠项链共出,所以,使用串珠项链的女性多于男性,单个女性死者颈部佩戴的项链数量多则可达3-4串,男性多1-2串,说明女性更热衷于佩戴串珠项链。玉皇庙地中出土铜珠项链的女性墓葬近40座,而男性墓仅9座,说明在铜珠项链的使用中女性占绝对优势。

在等级差异方面,动物形青铜牌饰见于各等级的男性墓葬中,无论身份高低均可佩戴,但在一座高等级的男性墓葬YYM18中,死者锁骨处出土一件金虎形牌饰,体现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此外,在三座高等级男性墓葬中,死者颈部各出一件金璜饰,呈月牙形,两端各有一穿孔,也是穿绳佩戴于颈部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装饰品,而且仅限于高等级的男性使用(图三,5、6)。

整体看来,玉皇庙人群十分注重颈部装饰,动物形牌饰和串珠项链是最常使用的饰品。而且,玉皇庙人群的颈部装饰体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和等级差异。

(三)腰、腹部装饰

在玉皇庙人群的装饰系统中,腰腹部的装饰最能体现出男女差异。女性墓葬中,腰腹部发现的装饰品很少,相比之下,她们更加注重头部和颈部装饰。而男性则不然,腰腹部是男性装饰系统中最丰富的部位,等级越高,腰部的装饰就越繁杂。

玉皇庙男性的腰腹部装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腰带装饰,二是敝膝装饰。腰带装饰一般以腰线为中心进行分布,敝膝装饰则主要分布在身前的腰际至膝盖之间。

腰带上的装饰品以各类青铜带饰和带钩为主,还有少量的带扣、铜环和骨环等。金东一在其博士论文《玉皇庙文化青铜器研究》22中,专门对玉皇庙文化的腰带饰做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其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青铜带饰形制多样,背部多有一钮,或中间有贯通的穿孔,多装饰在腰际一线,部分可延伸至大腿,个别墓葬在大腿位置的带饰末端还系挂野猪形垂饰(图四,12)。每座墓葬中出土的带饰10-100件不等,按照造型和纹饰可分为几何纹带饰和动物纹带饰:几何纹带饰有卷云纹、回纹、反S纹、双S纹和三棱形带饰等(图四,1-5);动物纹带饰包括犬形、三鸟头纹、野猪形、鹿形、马形和羊形带饰等(图四,6-11)。其中,食草动物纹带饰和野猪形带饰不用在腰线部分,只用在大腿上,很可能在制作时就考虑到要在大腿上排列,因此,这类牌饰中间均为纵向贯通的穿孔(图四,8-11)。

图四 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饰和野猪形铜坠饰

玉皇庙文化的带钩发现于30座墓葬中,每墓1件,按照造型可以分为鸟形、蟠龙形、瑞兽形、马形和几何形等(图五),带饰与带钩及带扣可以组合使用,但也有单独使用带钩的情况。

图五 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

敝膝多以皮革制成,上面多装饰各类服饰铜泡和双联小铜扣等。服饰铜泡多对称分布在盆骨和股骨处,包括素面、放射纹、粟粒纹、团兽纹、涡纹和圆圈纹铜泡等,每座墓葬中出土的服饰铜泡数量大多不超过5件。

以YYM18为例,墓主人是一位高等级的男性。该墓出土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其中,腰部的装饰尤为繁缛。死者的腰部装饰主要由腰带饰和敝膝装饰组成(图六)。腰带和敝膝示意图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墓葬中各类腰腹部装饰品的使用方法和装饰部位。同时,依据装饰品的出土位置,也可以对玉皇庙男性的服饰和装束风格做出更加合理的推测。

图六 玉皇庙墓地YYM18出土的腰带及敝膝复原示意图

相较于男性,玉皇庙女性的腰腹部装饰十分简单,依据考古学发现的材料,玉皇庙女性的腰腹部基本不见装饰品,这可能与女性注重头部和颈部装饰,而不在腰腹部做过多的装饰传统有关。同时,也不排除女性腰腹部装饰品的材质可能为有机质,因此未能保存下来。

对玉皇庙人群进行装束复原研究,不仅需要从考古学材料出发,对出土的装饰品进行系统的梳理,还需结合古文献和其他相关的考古学材料,对以玉皇庙为代表的戎狄人群的发型和服饰进行全面的考察,以此为依据进行的复原研究才更加客观。

《论语·宪问》中记载“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据此,不少学者因此认为披发左衽是戎狄族的装束特点,但“披发左衽”只是概括性的描述,进行科学的复原研究仍需要更多的考古学材料加以佐证。

东周时期,中原地区广泛流行的服装式样为深衣。《礼记·深衣》中记载:“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深衣的特点,是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便于举步又不致内裤外露。与中原的深衣不同,中山王墓前采集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铜俑器足,这件器物展示了戎狄武士的形象,俑头披散结小辫,上身穿窄袖左衽长衣,衣长至臀部,饰回纹和涡卷纹,腰系宽带,左右胸部有泡饰,窄袖紧口,左衽有纽结或小勾结,领口为方领而非尖领23。中山国属于白狄,与玉皇庙人群关系密切,这件戎狄武士铜俑形象对玉皇庙人群装饰复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图七)。

图七 中山王墓前采集的戎狄武士铜俑器足

从玉皇庙发掘的材料看,玉皇庙男性的腰部装饰品十分繁杂,在几座等级较高的男性死者身前的腰部至大腿间,发现了以双联小铜扣围成的“围裙式”衣饰(图六,1)。在年代相近的周家地M45中也出土了类似服饰品(图八),报告中称之为敝膝,蔽膝由三条宽且厚的红色皮革组成,上缘用细皮革条穿系于宽革带上,近下缘钉缀铜泡,呈倒“品”字形24。玉皇庙墓地和周家地同属东周时期北方地区的土著遗存,且“围裙式”衣饰与敝膝均位于死者身前的腰际至大腿处,都用铜泡装饰,因此,可以推测,玉皇庙男性身前的“围裙式”衣饰也应为所谓的敝膝。周家地M45的墓主为男性,12-13岁,头部保存部分发辫,头顶左、右前方和左后方各有一条辫根,头左右两侧各有一段发辫,保存较好的部分均由三股头发编成。另外,在玉皇庙YYM9出土的服饰大铜扣表面有麻布痕迹,这可能说明当时服饰的质地为棉麻。

图八 周家地M45皮革蔽膝及出土位置图

参考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致推测玉皇庙男性发型为披发结小辫,上衣为方领,窄袖左衽,衣长至臀部,下衣可能为长裤,身前腰部至股骨处有红色皮革制成的敝膝遮挡且多装饰铜泡。

玉皇庙女性的装束也十分具有自身特色。玉皇庙女性胸部和腰部多对称分布人字形和联珠棍形铜坠饰,为发辫末端的束发装饰(图二),因此依据考古出土材料可以推测,玉皇庙女性有单股或两股对称的发辫,垂于胸前。这种发型也见于同时期欧亚草原地区的阿尔然二号王冢女性装束上(图九)。

图九 图瓦阿尔然二号王冢女性复原图25

在河北平山县鲜虞墓中出土的战国铜鉴上26,女性皆穿长衣,头梳牛角形发髻,这种服饰及发型明显属北方少数民族之形象。中山国灵寿城3号墓出土的薄片状女性玉人佩均着各式圆领对襟方格纹长裙,束腰窄袖,头结牛角髻27(图一〇)。在战国早期贵族墓中出土的祭祀狩猎刻纹铜鉴和狩猎宴乐纹铜盖豆的装饰图案上也保存着极为相似的女性着装形象,穿的也都是束腰窄袖长裙,头梳牛角形发髻28。这种牛角形发髻可能源自白狄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在陕西宝鸡的茹家庄西周邢姬墓中出土的铜俑梳牛角形上卷之发髻,白狄与秦原来同属雍州,宝鸡出土的铜俑可能属白狄人群的形象29。侯马晋国人形陶范上也有头梳牛角髻的女子形象,晋国本就与戎狄杂处,互通婚姻,因此晋国出现北方戎狄民族女性形象是不足为怪的,这反映出从西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和西北地区一直存在着这种牛角形发髻30。结合前文提及的玉皇庙女性胸前留单股或双股发辫,推测玉皇庙女性可能头顶梳牛角双髻,后面的头发捆束为发辫。

图一〇 中山国灵寿城M3出土的女性玉人俑

在玉皇庙墓地的唯一一座甲级女性墓葬YYM2中,墓主人头顶附近发现缝缀绿松石珠的皮条残件,周围还散落双联小铜扣,可能为头部发髻上的装饰品,在墓主人的右尺骨下,发现用于束发的铜坠饰,表明墓主人留有单股发辫,长度可延伸至手腕附近。在墓主人左右脚附近一周有74枚“人”字形铜坠饰,显然不是鞋子上的装饰,很可能是缝缀在长裙底部边缘的坠饰。

依据玉皇庙墓地发现的考古材料,并结合中山国及其他邻近地区的相关资料,可以推测玉皇庙女性可能头顶牛角形双髻,还留有单股或两股发辫,身穿圆领窄袖对襟上衣,束腰,下身为方格纹及地长筒裙。

另外,根据墓葬的人骨研究,玉皇庙墓地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4.67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7.48厘米。玉皇庙男性颅骨长宽绝对值较大,颅高较高,中等偏高的上面结合中等的面宽,面型偏狭,中等的鼻型和中等的眶型,鼻前棘不发达,颧骨高而宽转角圆钝,面部站立位置显得较平直。女性颅骨颅面形态与男性基本相似,只有少量的性别差异,如阔鼻型的出现率高于男性,面部垂直位置的面突度较男性稍显前突等。从体质特征看,玉皇庙人群与东亚蒙古人种华北类型最为接近31。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取了玉皇庙墓地保存较为完整、随葬品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墓葬(M18和M2)进行装束复原研究。

1. M18装束复原研究

玉皇庙人群武装化程度极高,一半左右的成年男子随葬兵器,而且随葬兵器的墓葬其规格普遍较高,随葬品非常丰富。其中YYM18是其中等级最高的男性墓葬之一,发掘报告称之为“酋长级”的墓葬。墓主人年龄40岁,身高1.79米。墓葬出土的人体装饰品种类多样,保存的也较为完好,出土位置等信息也十分明确(图一一,1)。墓主人披头散发结小辫,左右耳各佩戴一只螺旋形金丝耳环(图一一,2),耳环下各附三颗绿松石坠珠。颈部锁骨处佩戴一件金虎形牌饰(图一一,3),胸前还有一串绿松石项链。上衣为方领,窄袖左衽,衣长至臀部,下衣可能为长裤。腰右侧悬挂一件花格剑,腰带身前正中为青铜带钩与铜环钩挂在一起(图一一,4、5),身后有六条野猪形带饰,每条带饰上段各有一铜环与腰带相连,末端膝盖处悬挂数枚野猪形铜坠饰(图一一,6)。身前腰部至股骨处有红色皮革制成的敝膝,敝膝一周装饰双联小铜扣(图一一,7),上面还缝缀蜷曲动物纹和涡纹铜泡(图一一,8)。从这些信息出发并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复原出M18的男性墓主人形象(图一二)。

图一一 YYM18遗物分布及出土器物图

图一二 YYM18男性装束复原图

2.YYM2装束复原研究

YYM2是玉皇庙墓地唯一一座高等级女性墓葬,墓主人30-35岁,身高1.5米左右。死者骨质腐朽严重,整个人架腐朽为粉状,尚能辨别出大体轮廓(图一三,1)。

图一三 YYM2遗物分布及出土器物图

女性墓主人头顶牛角形双髻,发髻可能由缝缀绿松石珠,并装饰双联小铜扣的皮革带饰固定(图一三,2、3),剩余的头发扎成一股长辫,垂至右手腕处,发辫末端用一串连珠棍形铜坠饰捆束(图一三,5)。身穿圆领窄袖对襟上衣,束腰。颈部佩戴两串项链:一串十分精致,由红玛瑙珠、绿松石珠、螺旋形金串珠和白色骨珠组成(图一三,4),下端还串连9枚绿松石珠、8枚包金铜贝(图一三,6)和12枚联珠棍形铜坠饰,延伸至腹部;另一串由绿松石珠和小黑石珠组成。下身为方格纹及地长筒裙,裙子下缘还缝缀一周人字形铜坠饰(图一三,7)。以这些信息为基础并结合上文的分析结果,我们复原出M2的女性墓主人形象(图一四)。

图一四

以上我们对玉皇庙人群装饰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尝试对其人体装束进行了复原研究。由于有机质的服饰和装饰无法保存下来,尤其是服饰色彩和纹饰等方面信息十分缺乏,可利用的相关文献记载也很少,因此在复原研究过程中笔者存在一些主观推测的成分。但即使如此,笔者的研究结合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上努力保证复原的客观性。

人体装饰和装束是人群审美意识的直接表达,更能反映族群观念与文化内涵。玉皇庙文化作为戎狄人群的重要一支,与中原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对其人体装束复原研究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戎狄与中原人群的区别,本文的研究只是初步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对今后戎狄人群装束复原研究提供参考。

注 释

①林沄:《戎狄非胡论》,《金景芳九五诞辰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②杨建华:《<春秋>与<左传>中所见的狄》,《史学集刊》1999年第2期。

③孙机:《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

④Jacobson, The Art of the Scythians: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ulture at the Edge of the Hellenic World, New York ,1995.

⑤Von Konstantin V. cugunov: Der skythenzeitliche Furstenkurgan Arzan 2 in Tuva, 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 · Mainz,Berlin,2010. K.V.Chugunov, H.Parzinger, and A. Nagler: AN ELITE BURIAL OF THE PERIOD OF EARLY NOMADS IN TUVA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2001 Russian-German Archaeological Expedition,Archaeology, Ethnology &Anthropology of Eurasia, 2(10)2002。

⑥Claudia Chang edit. Of Gold and Grass: Nomads of Kazakhstan, Published by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Arts & Education CA, 2006. Akishev K.A.: Issyk Mound: The Art of Saka in Kazakhstan, Moscow 1978.

⑦ Fredrik Hiebert, Pierre Cambon, Afghanistan:Crossroads of the Ancient World, the British Meseum Press, 2008.

⑧A.A.Tkachev, N.A.Tkacheva: The Andronovo Age Women’s Costume, Based on Finds from Maytan, Central Kazakhstan ,Archaeology,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Eurasia, 46/2(2018).

⑨潘玲、王宇:《东周时期中国北方系腰带研究(一)》,《边疆考古研究》(第21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潘玲、孙丹玉:《东周时期中国北方系腰带研究(二)》,《边疆考古研究》(第23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⑩赵欣欣、杨建华:《东周胡服的考古学考察——以内蒙古出土北方系青铜服饰品为例》,《北方文物》2019年第1期。

11马芳芳:《马家塬墓地出土服饰及人体装饰品复原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12 杨建华:《再论玉皇庙文化》,《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 滕铭予、张亮:《玉皇庙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北方文物》2011年第4期。

14 靳枫毅:《军都山山戎文化墓地葬制与主要器物特征》,《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

15 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学探索》,《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6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墓地——玉皇庙》,文物出版社,2007年。

17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墓地——玉皇庙》,文物出版社,2007年。

18 Э.А.НОВГОРОДОВА:翻译版《东北亚洲与卡拉苏克文化》,高句丽研究财团,2005年,第226页。金东一:《玉皇庙文化青铜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

19 沈军山:《试谈山戎的人体装饰品》,《文物春秋》1995年第1期。

20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墓地——玉皇庙》,文物出版社,2007年。

21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军都山墓地——玉皇庙》,文物出版社,2007年。

22 金东一:《玉皇庙文化青铜器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第41页-49页、第141页-150页。

2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

25 K.V.Chugunov, H.Parzinger, and A. Nagler: D er skythenzeitliche Furstenkurgan Arzan 2 in Tuva,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2010年,214页,图226.

26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平山三汲古城调查与墓葬发掘》,《考古学集刊》第5期,第175页。

27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周南泉:《中山国的玉器》,《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第2期。

28 陈伟:《对战国中山国两件狩猎纹铜器的再认识》,《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29 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

30 何艳杰:《中山国社会生活礼俗研究》,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31 潘其风:《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墓地出土人骨的观察与研究》,《军都山墓地——玉皇庙(附录一〇)》,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675页-760页。

猜你喜欢

装饰品复原墓葬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新春满家园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庆新年
张灯结彩迎新年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透射光之炫丽